网络资源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8-29 09:24:56

网络资源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内容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涉及到很多和网络资源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如果善于利用网络上的有关资源,这不仅可以给理论知识教学带来极大的丰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范畴与维度也可以很大程度得到拓宽,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教师在组织教学环节时就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相关的网络资源,可以合理利用网络上和教学主题相关的题材,或者是引入生活中互联网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来辅助理论知识的讲授。这些方法都是很好的尝试,能够充分体现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网络资源 应用

将网络资源引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展开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让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变得清晰直观,学生理解与吸收这些知识的效率会大大提升。教师要善于灵活的进行课程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要能够有针对性的利用这些网络资源,突出教学主题,这才是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方式。

一、用视频资源来丰富理论课教学

教师首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一些视频资源来实现对于课本中理论知识的教学辅助,这种方法的效用十分明显,学生也容易理解及接受。课本中其实对于很多教学主题的介绍都比较简单,加上语言上偏理论化,这不仅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存在难度,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教师要在意识到这些问题存在的基础上来有针对性的化解这些障碍,可以结合教学主题在网络上找寻一些具备支撑作用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来更生动形象的理解教学主题,最后有效掌握相应知识点。

如,在讲解“网络给人们提供的服务”这个章节时,如果直截了当地讲解,老师讲起来生硬简单,学习的内容只能靠学生发挥想象力,所以学生听课注意力不会长时间集中,课堂气氛会变得更加僵硬。但如果加上一段生动形象的视频,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回到课堂上,眼睛的聚集点就会集中到黑板(白板)上。随着视频中那些学生其实十分熟悉的网络服务的片段的呈现,学生立刻能够抓住这部分知识点的核心,能够迅速理解课本中的内容,教学效率大大得到了提升。教师要意识到网络资源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发挥的辅助效果,并且善于灵活利用这些内容,这可以在丰富课程的同时也提升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学生生活经验进行知识类比

其实互联网以及各类网络资源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机会非常多,很多网络知识学生都比较熟悉,只是没有理论系统的探究这些内容。教师要了解学生已经有的一些背景知识,可以在课程教学中灵活的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理论知识的类比,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这些教学内容。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构建理论知识和学生在生活中利用互联网资源间的桥梁,能够让学生更加系统深入的认识这些内容,并且有效抓住这些知识要点的实质。

比如,在讲解“域名与域名的管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名字和派出所户籍管理部门相类比,这样容易理解。在讲解“DNS服务器的作用”的过程中,可以与中英文双语字典做类比,或者数学中的映射概念进行类比,这样就让这些理论知识立刻变得形象直观。还有,在“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一节“数据的传输过程”的教学中,提到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可借助现实生活中的邮局信件传送过程这个分层模型,让学生感知计算机通信类似于生活中的某个具体实例。这些类比非常有效的化解了这些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学生在理解上的障碍,让信息技术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也更加轻松。

三、解决学生在网络应用中碰到的问题

对于网络资源应用的维度可以进一步拓宽,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学生在生活中利用网络资源时产生的问题作为教学范例,透过对于这些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以更直观的形式认识这些知识点。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的渗透力度越来越强,网络资源也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个最为直接的手段。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随之产生的一些问题也会慢慢增多,不少问题都成为很多互联网用户的普遍困扰。教师可以挖掘与发现这些典型问题,将这些问题引入课堂,在引导学生分析探讨的过程中渗透相应知识点的教学。这种灵活的方式不仅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提升。

如在讲解“网络是如何工作的”这一章节时,我们可以联系实际,用一个问题贯穿整个章节。在前几年教学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是“家里有两台电脑,要想同时上网,是不是需要我去电信申请两个宽带账号?”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入网络的概念,按照这条线讲解网络的连接设备――路由器,从而解决家庭实际操作问题。这种灵活的教学设计不仅体现了网络资源在理论知识教学时的突出辅助效果,这种教学过程也是对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培养,会让学生在今后的互联网工具的使用中遇到问题时能够更理性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找到有效的解答方案,并且更加有效的利用互联网工具与网络资源,这才是信息技术课堂上更应当培养学生具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青、罗儒国. 基于网络学习行为的学习风格挖掘[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01).

[2] 谢焕强. 基于探究性教学下网络资源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2(04).

[3] 张玉波.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网络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中学)

上一篇: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实例的运用 下一篇:“国产四强”领跑国庆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