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中的问题与矫正措施

时间:2022-08-29 09:08:57

小学语文朗读中的问题与矫正措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教给他们必要的朗读方法,能使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但小学生在朗读时存在各种弊病,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使朗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小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1.“唱读”习惯严重

究其原因主要有:小学生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方法把握不好,不能够准确地把握朗读过程中的停顿、音调、语速;在低年级养成的拖腔拖调的习惯没有及时得到教师及家长的纠正。

2.“单个字读”现象严重

究其原因主要有:小学生在朗读时构词能力不强,导致一字一顿,速度过慢。低年级小学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停顿,养成用手指着读的习惯且没有得到及时纠正。

3.“添字”“漏字”现象普遍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读课文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开小差,从而导致看课文不仔细;课下及自读课读得少,练习不够,没有充分预习,对课文的内容不够熟悉。

4.吐字不清,语速过快

究其原因主要有: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应付了事,不能认真对待,只求速度,不求理解;教师对小学生的品味朗读指导不够,小学生无此意识。

二、纠正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朗读问题,对症下药,灵活运用其中的一些方法,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1.摆脱“唱读”的习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正确的范读,可以多放一些与课文相配套的朗读录音磁带,让学生模仿;尽量少安排齐读,根据学生模仿力强、好胜心强的优点,采用各种方式阅读,如请读得好的学生领读等,以此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提高其朗读能力,克服朗读中“拖腔拖调”的问题。

如《难忘的泼水节》一课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1961年,因为敬爱的和傣族人民共同欢庆了泼水节,因此,它是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要使学生融入文章之中,感受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学生都很喜欢读,因为喜欢,都想表现自己,但刚开始读时,学生把握不准节奏,不能充分表现课文中反映的那种让人热血沸腾、激动不已的心情。于是笔者就挑选了两位学生让他们进行比读。一位是读得较好的学生,一位是读得一般的学生。经过他们俩一读,学生踊跃发言:“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他们互相庆贺,互相祝福,是多么快乐啊!要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心连心,描写的句子要突出他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风俗习惯的语气”……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朗读中“拖腔拖调”的现象渐渐少了。

2.解决“单个字读”的问题

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根据语法,合理把握好大小停顿,多做示范,让学生模仿,注意不可过分、机械地训练,否则学生会把课文读得干巴巴,毫无味道。通过教师范读,可以让学生领会句子的停顿、重音及语调的变化,对于那些字数较多的长句子,范读是最好的方法。

3.克服“添字”“漏字”

教师可用个人、小组轮读和品评的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其中,品评的效果最为明显,学生在品评中须做到:动脑想,使思维处于一种紧张、兴奋的状态中;动口说,使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得到有效训练,品评朗读能养成学生用心读书的良好习惯。当学生朗读完一个片断或一篇文章后,不管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都应花时间组织学生讨论、比较,这样学生会听得很认真,不但可以将他们所学的朗读技巧用于评价别人的朗读,而且自己朗读时“多字”“漏字”的现象也会大大减少。

其次,注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比如:在语文课前五分钟开展朗读比赛,每次两人,每人两分钟,教师及时讲评记分,一轮下来,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会大有提高,学语文的兴趣也会更浓。

4.规范读音,合理语速

教师在给小学生布置朗读任务时,要特别注意强调朗读的时间和朗读的质量,不宜过多地强调朗读课文的遍数,要求学生把音读准,不能贪图快。在语文课堂上,加强品味性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朗读课文边体会感情,品味语言。

如《北京亮起来了》第三段有一句: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笔者请学生将“犹如”换成其他的词,学生会找到“好像”“就像”等。运用找近义词的方法,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犹如”的意思。此外,还可配合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立交桥上那斑斓多彩的灯光,像极了天上的彩虹。笔者还向学生展示了一系列美丽的灯光:明亮的照明灯、投射的草坪灯、变化多端的喷泉灯、异常亮丽的礼花灯……让学生展开自由的想象,运用“犹如”一词,夸夸自己看到的灯光。在看图想象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内化了“犹如”这一词,并且真切地感受到了夜晚的北京那独有的丰富多彩的美丽。这样能够很好地改变学生图快而不求理解课文导致的吐字不清的现象。

总结以上观点,在设计改进方案的时候要注意:一是端正学生朗读的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读、多读的习惯;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范读作用;三是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四是要求学生读思结合,读中品味。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工作,教师在指导学生改正朗读问题的同时,也要加强自己朗读基本功的训练。只有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正确地指导和点拨。

上一篇:奥运广告修辞术 下一篇:我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