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演讲》角色对白的人际隐喻意义探讨

时间:2022-08-29 06:04:19

《国王的演讲》角色对白的人际隐喻意义探讨

摘要:电影对白是一种口头功能语篇,具有日常交际口头语的特征,而人际隐喻虽是英文正式语体的主要特点,但为了使日常口语交际新颖,在交流中适当得使用人际隐喻修辞手法,能够使口语交际更加成功。人际隐喻在口语交际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电影《国王的演讲》中的角色对白为例,浅析了人际隐喻在电影对白中的功能和意义。

关键词:人际隐喻 电影对白 口头交际

一、人际隐喻及研究历史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Halliday在《功能语法导论》(1985:342)中主要在功能语法框架中提出了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这一概念。Halliday在区分两类隐喻“词汇隐喻(Lexical Metaphor)”和 “语法隐喻”的基础上,将语法隐喻主要分为两小类:概念隐喻(Ideational Metaphor)和人际隐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Halliday在系统功能语法中阐述了英语中的人际功能主要是通过语气(Mood)和(Modality)来体现的。我们知道几种基本的言语交际功能与语气系统之间存在着大致的对应关系:陈述功能一般用陈述语气,疑问功能一般用疑问语气,提供功能和命令功能一般用祈使语气。例如(1)Don’t go there now.(2)Do you think it is ok for you to go there now ? 若用疑问语气[如(2)]来表示祈使语气,则属于人际隐喻中的语气隐喻。情态是话语发出者用来表达自己对某事的态度和看法,英语中常用各种情态成分加以表达:(1)It is probably going to rain. (2)I think it’s going to rain. 把原来含有情态成分的句子,用另外一种含有分句来表示原来的情态意义,这就出现了人际隐喻中的情态隐喻。有如:‘And he’s been back with this girl since he’s been with Gertrude ?’ ‘yes.’ 上句表达的显然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却用了陈述句的形式。这就会出现表达形式与语气之间的不一致,这就是人际隐喻的修辞手法。后来,系统功能语言学学者Geoff Thompson 和 J.R.Martin ,相继丰富和完善了人际隐喻方面的研究。J.R.Martin在《系统功能语法教程》中对人际隐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类,以下更能体现他的解释:

Table 3.6 Example of Mood metaphor (J.R.Martin: 2010:67)

J.R.Martin对情态隐喻的解释和分类同他在功能语法中对人际意义的阐释是相一致的,他把情态隐喻分为情态化隐喻和意态化隐喻,并按照情态化意义和意态化意义的划分原则,下面是J.R.Martin对情态隐喻的解释和分类:

Table 3.7 Metaphorical realisations of modality (J.R.Martin: 2010:69)

二、人际隐喻出现在电影对白中的合理性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社会阶层的特性(体现在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教育水平,政治观点等许多方面)会长时间内决定一个人的语言行为,体现着说话人的情感和态度。电影中的角色对白,是在特殊情境下角色的口头语言交流。人际隐喻的运用与许多因素有关,特别是交际方式。一般来说,口语中的语法隐喻要少,但口头交际中,也不乏听到一些表达新颖的会话。有些时候会话交流者更倾向于使用人际隐喻的修辞手法,这样的交流风格也同人物的语言特点,社会地位,等因素相一致。因此,在电影对白中会有一些修辞手法丰富口头语言的形式。

三、电影对白中的举例分析

电影《国王的演讲》讲了国王(George VI)和他的语言矫正师(Lionel Logue)的故事。除了两位主要角色外,影片中的人物还有王后(Queen Elizabeth),威尔士公爵(Edward Ⅷ),首相(Stanley Baldwin)等角色。影片中,这些具有社会阶层特性的角色的对白,表现出了他们语言交流过程中语言特点。例如:在影片Duke of York见到他的第一位语言矫正师时,有以下几处:If your highness will be very kind as to open your hand ? (恳请殿下摊开手);If you would be so kind as to read ? (烦请殿下朗读)---在这样的信息交流中,交流者的意图是要求对方做某件事(I need you---),可是却用了含有虚拟词if 的疑问句的形式,礼貌地表达了自己的要求。这就是交流者通过人际隐喻的手法,巧妙地达到交流的目的。在影片中,不但有If --- ? 的形式,还有 Would you--- ? , Can’t you--- ? , Weren’t you--- ? 等句子,还有Noun phrase --- ? 的形式,比如:当Duke of York在工作室和Lionel Logue 谈话时,公爵想抽烟, Lionel Logue 的规则是工作室不许吸烟,出于对公爵和客户的尊重,Lionel Logue既没有要求也没有请求对方制止,只是说:“ my turf, my rules.” 这时,公爵自然地掐灭了烟。因此,在英语的交流中,即使是日常的口头交流,如果能巧妙地运用人际隐喻的方法,更有助于进行成功的言语交流。

人际隐喻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但有表示语气隐喻的语言形式,而且还有表达情态隐喻的语言形式,比如:当Duke of York第一次在工作室和Lionel Logue交谈时,他想让公爵谈自己的语言问题,不知该怎么问,于是Lionel Logue就这样先说: “ I believe when speaking with a prince, one waits for the prince to choose a topic.” I think---表示了说话者肯定的态度,并没有用certainly, 代替I think---的情态隐喻的表达方式。这样既把优先话语权交给了公爵,又表示出对公爵的尊重。这样的手法在影片的对白中多次运用,还有如:I am sure---, I thought---, I bet---, I don’t feel---, I imaged that---, I see---, I trust---,等多次出现表示情态化的隐喻。而且还有如:I’d like to---, I am willing to---, I want to---等表示表示意态化的隐喻。

四、结语

功能主义语言学认为语体的正式程度与语法隐喻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作为实现语法隐喻的主要手段之一,人际隐喻与话语交流也有着某种联系。实际上。人际隐喻的使用与话语交流者的身份,地位,所拥有的社会权势有着密切联系。根据人际隐喻的出现频率,可以预测交流各方的态度,身份,地位及交流的正式程度。本文尝试从人际隐喻的视角,对电影《国王的演讲》的人物对白中所出现的人际隐喻进行分析之后,探讨人际隐喻在表现角色的话语态度,话语语言特点,从而使观众更好地欣赏影片。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2] Geoff Thompson.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 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 J.R. Martin, Christian M I M Matthiessen, Clare Painter. Deploying Functional Grammar [M]. Bei 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0.

[4] Ronald Wardhaugh.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 wenku.省略/

上一篇:似是而非的梦幻世界 下一篇:声音成为语言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