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秘境白竹山

时间:2022-08-29 04:25:02

在一个洒满阳光的日子,我和几位朋友登上与大理点苍山遥遥相望的白竹山。白竹山海拔2610米,是云南省漾濞县南部最高的山,山中一条宛若游蛇的林间公路直通位于白竹山主峰下的白竹山寺庙。从寺庙出发,只需半个小时便可登上“一览众山小”的白竹山顶峰。

白竹山的得名,缘于山顶有三株银光闪闪的白竹。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顺着这三株直插云霄的参天白竹仰望,就可以看见天上的仙境。可惜对欣赏白竹这种美事,历来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三株神秘的白竹据说原是永平宝台山的镇山之宝。相传,明朝崇祯初年,宝台山金光寺开山祖师朱铸云游至此相中此地,为争宝地修建梵刹修行,曾以金鸡独立的方式与三只守山的卧虎斗法三天三夜,最后三只卧虎认输败北。落败的老虎只得叼起山上的白竹,乘着夜色匆匆向东逃去。当跑到天亮的时候,老虎发现自己正好站在一座万山来朝的雄峻山峰上,它便放下叼在嘴里的白竹,在这块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重新安营扎寨。这座山就是今天的白竹山。据当地人讲,直到现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鸡叫的时候,山下的不少村子里仍不时会看见一对蓝幽幽的光亮在白竹山顶的密林中时隐时现,据说,那就是朝山老虎的眼睛。

此次白竹山之行,我们深深地被其独特的林泉魅力所陶醉。这种魅力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静。徜徉在恍若仙境的白竹山的秀林美壑间,心是静默的,思绪是静默的,甚至连呼吸也是静默的。但这种沁人肺腑、寝近禅界的静不是洪荒的静,也不是寂寥的静,而是一种清幽的静、旷达的静、疏朗的静、空灵的静、澄明的静……只有置身于这座人迹罕至、尘世喧嚣不到的白竹山的莽莽原始森林中,你才会蓦然发现,静原来既是一种身心愉悦的美,也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享受。另外,白竹山上到处都是以锥栗树为主的高大挺拔、亭亭如盖的苍劲古木。而锥栗树不仅生命力顽强旺盛,还以盛产一种类似山板栗的香甜可口的佳果――锥栗果而倍受山民们的喜爱,特别是在那“斗米千钱”的饥馑荒年,锥栗果不知曾拯救过多少当地人的性命。凝视着一棵棵历经千百年风霜,却仍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锥栗树,除了会油然升起一种岁月的沧桑感外,还会感受到一种大自然对人类的无比慷慨的施予和深深厚爱。

对历史文化爱好者而言,白竹山的吸引力还来自其深厚的人文积淀。在山下的村民心目中,白竹山乃是一座充满灵气的神山。这除了源于关于白竹的那些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外,大约还与白竹山的山势走向相关。白竹山的山脉主要分为三大支:东边的一支向瓦厂方向延伸,南边的一支向鸡街方向飘落,西边的一支则经过龙潭向永平方向舒展。每一支山脉都犹如一条从天而降的巨大苍龙。难怪自古以来,龙潭、鸡街、瓦厂等地的村民都虔诚地对白竹山顶礼膜拜。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十五两天,村民们都要在白竹山上举行盛大的朝山活动。历史上的朝山活动曾经由山下12个较大的村落按民间十二生肖的年份轮流作承头人。朝山的日子里,穿着节日盛装的村民从四面八方涌上山来。他们在这里焚香礼佛、披红挂绿、宰鸡野炊。然后是尽情地唱山歌、对调子和翩翩起舞,尽欢而散……

美好的时光总是易逝的。我们无比惬意地遨游在空气清新怡人、碧阴隐天蔽日、天籁宁静和谐的白竹山的秀林美壑间,时而愉快地互相交谈着,时而各自静静地注目苍茫的远山沉思默想,时而拾捡几朵山菌、攀摘一些野果。不知不觉中,太阳早已渐渐西沉了。尽管我们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却还是不能不恋恋不舍地踏上归途。

上一篇:高校大学生欠费原因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河西生态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