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小学学校创新管理

时间:2022-08-29 03:47:29

与时俱进的小学学校创新管理

摘要: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要求一校之“家长”能够加强学校的管理模式,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决策力来推动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从规范学校管理制度、强化学校教学管理、创新学校教学理念、重视校本教研结合、学校管理的信息化等五个方面就与时俱进的学校管理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学校管理;与时俱进;创新管理

中新网1月24日电 教育部今日在其官方网站《2014年工作要点》。《要点》称,要着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出台幼儿园园长、小学校长、普通中学校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为此作为一名校务管理者,必须按照《要点》要求创新工作,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规范学校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校规校纪。古人说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前,大多中学都是以旧时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其管理者并没有根据学校实际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殊不知,过去的规章制度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并不利于当今学校管理工作的进行。而实践证明,只有有了正确理论的指导,才能使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前进。因此,学校各位领导尤其是管理者应该根据学校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校规、校纪,以规范学校的管理工作。

2、严格执行校规校纪。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且处于青春叛逆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通常不以为然。因此,学校对于学生的纪律管理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软硬兼施,而各位教师也应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规范要求。与此同时,教师也应以身示范,严格遵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教学工作,给学生树立榜样。过去,有很多教师钻学校的纪律空子以至于出现了很多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然而,学校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不良示范。因此,笔者认为,无论是教师或是学生,尤其是学校的高层管理人员,都应该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管理制度真正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起到保护的作用而非摆设。

二、强化学校教学管理

1、配备教学设施设备。学校的设备陈旧、办学条件差严重阻碍学校管理工作,配备配齐学校设备全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文化沉淀的表现,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深化,环境设施也得到加强。尤其是校园局域网的应用,使得师生的知识量得到不断地扩展。同时,也因为使用了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时展,学校的教学工作也从过去的以德育工作为主要方向逐渐转化为以德智体美劳等多方向全面发展。事实上,学校的教学工作能否得到加强,除了取决于学生的听课质量外,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是关键所在。因此,强化教学管理也是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任务之一。笔者认为,各校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奖励以调动其教学积极性,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强化教学管理工作。

三、创新学校教学理念

《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下》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国自古以来便有孟母三迁之说,由此可见,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随着我国课改的进行,笔者认为,学校也应该根据本校实情,逐渐革新学校的教学理念,形成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学校教学理念。一是将课改中所要求的科学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改变过去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充满趣味的课堂中学习。二是由于每个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只有慢慢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找到适宜本班学生的教学模式。好的教学质量是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肯定,由此可见,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重视校本教研结合

我们知道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学实践。教师的发展只有在学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对自己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影响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学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只要有进行教学研究的意识,就可以让研究贯穿于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从而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也可加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而校本教研正是以学校实情为出发点,以具体的教学实践为落脚点,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而开展的教学研究。由于教学活动的特殊性,教师的教学研究只有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才能产生实际效果、才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推进下,校本教研已经成为当下教师教育研究的主要渠道和途径。由此可见,校本教研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研究实践平台。

五、学校管理的信息化

一是面对信息时代的教育形式,中学的领导不但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以及学校的升学率,更重要的是重视学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以此来实现学校的管理工作对传统的传授知识管理的“扬弃”,进而实现对知识与信息的资源的管理。二是学校的管理也要接受新的变化和挑战,不断地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可以适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学校相应数据在本校的网页上进行公布,以利于学生查阅,这样不仅节省了学校的大量资源,也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进行。三是一个学校的优良传统应该在顺应时展的背景下得到传承,这样才能将学校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很好地体现在人们面前。

总而言之,为了提高办学水平,强化学校的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现代化学校的管理工作要求管理者与时俱进。及时地掌握教学工作的最新信息有利于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的决策。无论是基础教育或是素质教育,其教育管理的工作要与时俱进地革新、调整、发展,同时,还应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改革学校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教学管理的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梁伏其.浅谈加强中小学学校管理的几点做法[J].决策与管理,2013,(2).

[2] 杨一清.融入学校发展的人生[J].人民教育,2011,(8)

[3] 李玉宇.关于校本研修文化重建的若干思考[J]. 上海教育科研. 2007(07)

[4] 谢翌.学校文化重建个案研究 [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19)

[5] 吴佩芸.论学校合并后的文化重建[J].基础教育. 2009(08)

上一篇:关于初中数学解题中分类讨论思想的探讨 下一篇:自主管理,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