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时间:2022-08-29 12:25:24

谈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7条“培养目标”之一。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责任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才选择的一项重要指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师肩负的重要任务。

一、从培养习惯入手,增强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意识

责任感是一种良好的品德,是一个人对自己负责的体现。具有责任感的孩子对学习、生活和所负责的工作积极主动、一丝不苟,对他人,对集体很关心。反之,缺乏责任感的孩子常表现出马虎、自私、任性,不会关心他人,不会关心集体。因此,在当前的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增强自己工作的责任感,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班级管理及时到位,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如,自觉维护班级环境卫生,做到不抽烟、不吐痰、不随手抛杂物;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耐心、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大到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小到在班级中的言行举止,教师要处处给学生起表率作用。记得有一次,因怀疑班里一位同学的周记是抄袭的,本着对她负责的态度,我几次找她谈话,但她一直不承认,甚至还哭了。为这事我找了好几个学生进行了解,事实上我真的错怪了她,因为她周记中所写的内容、语气完全是在仿照电视上的某个节目,原因是她比较喜欢这个节目,于是就进行了模仿创作。知道这个结果,我该怎样对这个同学交代,不了了之吗?她现在肯定伤心极了,更何况我又找了那么多同学,在班级中肯定有了不小的影响,说我错怪她了,我的面子往哪放,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果断做出决定——向她道歉。上语文课,当我站在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真诚地向她说“对不起”时,她的眼睛湿润了,全班同学高兴地鼓起了掌。是呀,我并没有失去什么,相反我得到了全班同学的信任,为自己的错误勇敢承担责任,难道不是我们应该给学生做的榜样吗?

责任感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学习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观察中,我发现具有责任感的学生往往能以一种认真负责、勤于钻研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在面对学习中的问题也会积极主动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其智力会得到发展,学习获得提高。国内外有关天才儿童的研究发现,他们往往比平常儿童有更多的学习责任心,工作态度认真、细致。而这正是其学业突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要求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个字,做好每一次作业。对于书写马虎、不整洁的作业,我会毫不留情地给予批评,甚至要求重做。当然,学生的作业有进步我也会在他的本子上盖上一朵小红花,或者写上几句鼓励的话,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以更强的责任感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学生在学校里的劳动主要是进行自我管理、班级管理、清洁教室。我常对学生们说,保持教室的整洁,做好班级管理,维护班级荣誉,是每一位班级成员应尽的义务。我们在班级内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网络,实行班主任指导下的值周班主任负责制,下有班长、副班长、小组长等纪律督察组,小老师、学习委员、课代学等学习督查组,文体委员、值日组长等体育卫生督查组。特别在教室及本班的包干区设了很多绿色劳动岗位,每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实行了“劳动岗位责任制”,班内所有事务都落实到人,从值周班主任、班长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岗位和职责,做到班级的每一位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负责。学生分管的事务可以定期轮换,对积极主动完成本职工作的学生,班委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一时完成不了任务,但态度认真的学生,多鼓励,多指导,不随便指责,先帮他寻找原因,然后指导其克服困难,把承诺付诸行动,对消极对待自己本职工作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批评。总之,让学生明白要对集体中的每一件事和做出的每一个行为负责。

二、在生活中体验,增强学生对他人负责的意识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成长的环境比上辈优越了许多,许多人总是“以我为中心”,习惯于别人为他服务,不习惯主动为别人服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开展了“八个心”、“五个一”和“三个小”活动。“八个心”即尊老爱老,多给长辈孝心;努力刻苦求知,多让父母开心;勤俭节俭懂事,多让父母省心;游戏活动有益,多让父母安心;决不在外留宿,少让父母操心;相敬兄弟姐妹,多给父母慰心;倾听师长教诲,多让父母舒心;为国立志成才,不忘报恩之心。“五个一”即每天为父母做一次家务;捶一次背;说一句问候语;过年过节为父母做一张贺卡;洗一次脚。“三个小”即在家庭做孝敬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会做胸怀祖国、心理健康、勤奋努力、勇于创新的“小主人”。这样做,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品质。优良的班集体氛围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人格等各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既促进了学生积极的思想品质进一步的发展,又扼制并消除了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消极因素。

三、利用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之一。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如果离开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就不可能全面实现,人的发展也就不会完善。因而我们必须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必要性。因此,我常利用班会这一教育阵地,组织“祖国在我心中”、“还你绿色,我的地球母亲”等演讲会,激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富有责任感,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是教育的关键,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懂得“责任”之重,重于泰山,不断增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意识。

作者单位

浙江省桐乡市虎啸中心小学

上一篇:关于呼和浩特市借鉴湖南株洲模式建立市民公共... 下一篇:节约能源度危机 共创经济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