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荤素搭配少油盐/空腹不宜大吃海鲜/甜饮料不能当水喝/量力而为,适度饮酒

时间:2022-08-29 11:43:54

年夜饭,荤素搭配少油盐/空腹不宜大吃海鲜/甜饮料不能当水喝/量力而为,适度饮酒

年夜饭,荤素搭配少油盐

魏红

年夜饭可以说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不管是在饭店吃还是自家做,最关键的在于搭配。专家指出,要想吃得健康,重点要把握总量控制、平衡膳食、合理搭配、适当消耗等几个原则。

传统的年夜饭大鱼大肉居多,丰盛固然丰盛,却容易给身体带来伤害,健康饮食讲究的是均衡营养。人体每天需要保证水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的摄入,过量或缺乏都会有损健康。所以,年夜饭应掌握荤素搭配的原则:1/3素菜,1/3荤菜,1/3半荤半素菜。

其中,素菜宜选择绿色蔬菜,红色蔬菜(如胡萝卜、西红柿、南瓜等),食用菌(如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等),建议加上根茎类(如土豆、百合、山药、莲藕),以及豆制品。而荤菜,建议优先选鱼虾等水产类、鸡鸭等禽类、蛋类。此外,牛肉虽然是红肉,但它的总脂肪量比猪肉低一半,两者相比,建议优先选牛肉。

“少吃肉多吃蔬菜。”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王玉梅指出,吃三两肉就得吃一斤蔬菜,否则就会影响肉类在胃肠的消化及毒物排出。新鲜蔬菜是碱性食物,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还能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并能促进胃肠蠕动,使动物蛋白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的一些有毒物质尽快排出。

除了食物要搭配均衡,食物的做法也应多样化。可多吃点新鲜的沙拉,因为生吃蔬果保证了最大的营养含量,少吃煎、炸、烤的食物,最好是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做菜时,也尽量减少油、盐、糖的摄入量。不过生吃蔬菜,一定要注意卫生,必须彻底洗干净才能入口。同时也要多吃水果,水果可调节肠胃,如上火、便秘,不妨多吃些香蕉,因为香蕉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润肠功效。

当然,还要注意主食的摄入。过年,千万不要放纵自己敞开肚皮大吃鱼肉而不吃粮食,也就是不吃米、面、杂粮、薯类等。要知道,如果谷物、淀粉类食物的摄入量不足,而肉食吃得太多,就会增加胆固醇与热量的摄入,容易引起肥胖及并发症。

同时,也千万不要将点心如年糕、煎饺、油条等当成主食。这类食物脂肪、热量等含量较高,多吃对健康无益,还会导致体重增加。也不要单单只吃蔬菜或水果,因为水果和蔬菜主要是提供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其糖类含量不高,不能补充一天所需的热量。主食可以选择米饭、素菜包、饺子、窝窝头等,最好吃粗粮。切记:不要暴食,最好吃七八成饱。

另外,春节假期里吃的零食多、点心多,在正餐时需适当减量,否则易出现营养过剩。如果某餐荤菜吃多了,那么下一餐应多吃些素菜,以利体内调节,达到营养平衡。吃过多的荤菜会使人体内环境变成酸性,干扰正常的新陈代谢。

空腹不宜大吃海鲜

皑皑

海鲜是节日餐桌上不可以缺少的东西,那儿,吃海鲜要注意些什么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人们都认为吃海鲜好消化,因为它蛋白质质地细嫩,似乎不需要胃做太多工作。其实不然,蛋白质来了,就需要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胰脏也要加班生产更多的胰蛋白酶。蛋白质的消化总体而言比碳水化合物难,而且后期代谢更麻烦,会给肝脏和肾脏造成相当大的负担。因为海鲜含蛋白质比例高,吃的量往往又比较大,大量的蛋白质需要肝脏帮忙变成尿素,之后又需要清除尿素,大量的尿酸也需要排出,这些都是肾脏的活儿。

关于怎么吃海鲜,范志红提出几个忠告:

要吃来源可靠的海鲜,避免食用受污染的海鲜,以免食物中毒。

吃海鲜不宜一次吃太多,每次100克为宜。

不宜空腹大量吃海鲜或以海鲜为主要食物,应配合主食和熟蔬菜。

吃海鲜不宜配啤酒、甜饮料和果汁,宜配热粥、热汤吃。

肠胃功能差的人适合配合暖胃祛寒的香辛料,如姜、芥末等;痛风患者不宜食用辣椒、花椒等刺激性调料。

甜饮料不能当水喝

小秋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备了饮料,尤其是孩子们喜欢喝的甜饮料,比如碳酸饮料。假日期间,家长也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于是不少孩子将饮料当水喝。

其实,过多饮用碳酸饮料,会吸收过多糖分,产生大量热量,长期堆积,很容易引起肥胖。更为严重的是,过多饮用碳酸饮料,会增加肾脏的负担。碳酸饮料大都含有磷酸,大量磷酸的摄入会引起钙、磷代谢失调,影响体内钙的吸收。缺钙就意味着骨骼发育缓慢、骨质疏松。有资料显示,经常大量喝碳酸饮料的青少年发生骨折的危险性是其他青少年的三倍。所以,春节期间喝碳酸饮料一定要适量,也不要图痛快喝冰镇饮料。太凉的饮料可使胃肠道血管痉挛、缺血,出现胃痛、腹胀、消化不良等。

假日期间可以选用大麦茶或绿茶喝,因其能促进肠蠕动,减少油腻食物在胃中的停留时间,且最好是喝温热的,能解腻,又能保护肠胃。饱食之后,喝杯橙汁,可解油腻、消积食,并有止渴醒酒的妙用。因为橙汁中富含有机酸,有促进消化的作用。

另外,春节期间人们应酬频繁,往往忽略了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冬季天气干燥,温度偏低,充足的饮水能使人少受皮肤、呼吸系统等问题的困扰,对患有肺气肿、肺心病、肺结核、冠心病的患者还可起到减轻病症的作用。尤其是春节期间饮食燥热,更要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不要等渴了再去饮水。

量力而为,适度饮酒

甜甜

节日期间,有些人认为“无酒不成席”,于是总劝人喝酒,被劝的人就很为难:喝了伤身体,不喝伤感情,怎么办?营养专家指出,喝酒前一定要确认两件事:一是自己能不能喝酒?二是自己能喝多少酒?

其实,有些人是需要禁酒的。比如,患有肝炎或其他肝病的人,应当绝对禁酒,即使酒精含量低的啤酒也不能喝,以免加重病情。患有慢性胃炎的人不能饮啤酒,啤酒中的—些特殊成分能减少或阻止胃黏膜合成前列腺素E,这使胃酸损害胃黏膜有了可乘之机,喝了伤身。泌尿系统有结石的人,也不能饮酒,特别是饮啤酒。此外,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心血管疾病、肥胖病、肝胆疾病、癫痫以及老年痴呆等疾病的人也必须禁酒。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尽量少饮酒。就算是健康人,也要避免常酗酒。适度饮酒能增添喜庆气氛,对保健有一定的益处,但若嗜酒或酗酒,则会危害心、脑、肝、肾及皮肤等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提醒,喝酒之前最好吃点东西,一是能够在胃里形成保护,减少酒精对胃壁的刺激,二是酒精和食物混合在一起,能降低酒精的浓度,延缓酒精的吸收,还能摄入酒精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那么,喝酒前吃点或者喝点什么好呢?可以喝一些奶类和豆浆等蛋白质饮品,特别是酸奶,质地黏稠,往往还加入植物胶增稠剂,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有利稀释酒精,并延缓酒精的吸收。乳饮料虽然营养价值远不如牛奶和酸奶,但是其中含有增稠剂,也有一定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除了上述食物,喝酒前,还可以吃富含果胶的水果和蔬菜,如山楂、苹果、菜花、南瓜之类。这类食品要多吃一些才行,其中的果胶也有延缓食物成分吸收的作用,而且这些食品水分也较大,能帮助稀释酒精。

吃些富含淀粉的食物也有帮助。淀粉类大分子能和酒精发生结合,延缓酒精的吸收。富含直链淀粉的食物更为理想,比如豆类食品。这是因为酒精能够钻进淀粉分子的螺旋当中,形成“包合物”。还可以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粗粮、奶类、蛋黄、菇类等。必要时可以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对身体有益无害,酒精在肝脏中的代谢需要它的帮助。有些人认为喝醋可以解酒,但醋在体内的反应速度非常慢,起不到明显作用。

专家提醒,要尽量避免空腹饮酒,避免饮酒过快过多。尽量慢一点喝,分小口咽下。如果可能的话,马上再喝点乳饮料之类稀释酒精。饮酒的同时要正常吃饭菜,不要喝咖啡、可乐等提神饮料等,以免加大肝脏负担。

上一篇:对城镇居民晨练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冒险劳动,可以拒绝/女工晚育,咋休产假/窥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