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青海省城镇化建设的路径探讨

时间:2022-08-29 11:42:06

加快青海省城镇化建设的路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指出,我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因为城镇化的核心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青海的城镇化建设是亘古未有的重大社会变革,其核心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牧民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谋划。

一、青海城镇化发展历程

(一)解放初期国家在青海的大规模建设为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始,随着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大批来自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等省区的热血青年汇集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拉开了“聚宝盆”资源开发的序幕,为今日西部的格尔木、德令哈两市的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样如此,在国家“二五”时期和60年代初期的“三线”期间,把当时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毛纺、冶金、机床、化工等国家重点项目从东北、华北等地迁至青海布局,因而使西宁及其周边的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其城镇化率由解放初期的3.26%提高到“二五”期末1965年的5.67%,提高了2.41个百分点。

(二)改革开放加快了青海城镇化建设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青海的城镇化建设迈入了较规范、有序、科学发展的轨道。到“九五”期末的2000年时,国家根据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自然资源富集,东西部发展差距日益拉大的情况,青海在受益青藏铁路、盐湖资源等大项目开发带来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的同时,以较强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等“大提速”和人口的相继增加以及科技化程度的提高,加快了全省的城镇化建设,使其由1990年的34.76%提高到2000年的42.86%。纵观青海解放50多年城镇化发展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是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差距并不大,分别低于1.44和3.74个百分点。

(三)青海城镇化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近10年来,青海的城镇化建设与全国一样也进入了快速、平稳、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截止2012年底,全省拥有各类城镇142个,其中有青藏高原最大的区域性中心大都市—青海省会西宁市、西部戈壁滩上崛起的新兴工业化城市格尔木市和海西州府所在地德令哈市、即将设立的海东市—平安县城所在地。共有建制镇137个,城镇人口达到230余万人,城镇化率为47.44%,与同年全国52.57%相比低5.13个百分点。可见,随着全国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对青海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分析“十五”时期以来青海城镇化发展水平,从2000年的34.76%到“十一五”前三年的2008年的40.9%,8年期间提高了6.1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7个百分点。[ 苏海红《青海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城镇化发展与全省“四个发展”密切相关,是相辅相成的。尤其随着国家对藏区所给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其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建设一样将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力争到“十二五”期末的2015年达到50.5%。

(四)城镇化建设的聚集相应与辐射力带动了产业发展

“十五”时期以来,青海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藏区跨越式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通过采取生态立省、文化名省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了青海城镇规模的快速扩张和聚集效应。尤其以西宁、格尔木等为中心四通八达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与农牧区乡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其辐射作用相应带动了餐饮业、建筑业、运输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城镇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进一步体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裴成荣 付永洲《加快推进陕西城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广大农牧区的生产要素和工矿企业逐步向城镇聚集,优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为农牧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空间。

二、青海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青海既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又是中国藏区的核心区域,其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不仅对该地区,而且对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城乡差距和发展不足既是现实,也是各种问题与矛盾的症结所在。

(一)农牧民固有的传统生活方式短时间难以改变

千百年来,世居青藏高原的先辈们始终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但在当今瞬息万变,经济、信息、科技等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要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无疑对农牧民的生活方式还是浓郁的宗教习俗都是巨大的冲击,短时间难以改变固有的传统观念。所以,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加快城镇化建设,青海藏区要比其他发达地区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谋略上要更胜一筹。据此,加大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投入与工作力度刻不容缓。

(二)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仍然落后

由于青海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长期以来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落后,不但制约着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着人们向外拓展的视野和市场竞争力。长此以往,就觉得城镇化是城里人与政府的事,与农牧民无关。殊不知在高速公路、航空、网络交易等逐渐习以为常的今天,我们的农牧民难道还沉浸在深山老林之中“不知秦汉”。

(三)区域差异性大而发展不平衡

首先,河湟谷地集中了青海80%的科技资源、文化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以及70%多的人口,是青海城镇化发展最快、水平最高、辐射能力最强的地区,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区,在全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海西作为青海循环经济综合试验区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与民族团结示范区,在城镇化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无与伦比的自然资源与人脉资源。

(四)厚重的历史积淀与文化遗产保护任务繁重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亘古以来创造了博大精深的高原文明和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其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诺木洪文化和柳湾彩陶等不但在国内闻名遐迩,而且在世界上有重大的影响力。这些地方特色浓郁的历史文化对强化城镇内涵,提升城镇化水准、竞争力和城镇化品味意义重大,是城镇化发展中的宝贵财富。然而在城镇化建设中,对其文物古迹以及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任务相当繁重。因此,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将存在更名或迁移甚至消失的威胁,会失去原有特色。

(五)作为三江之源生态修复工程浩大而艰巨

青海被誉为“亚洲江源”和“中华水塔”,是我国乃至东南亚的生态屏障,其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所以,青海要实施城镇化战略,势必会影响当地原始、敏感而脆弱的生态环境,打破千百年自然形成的生态平衡。在城镇化过程中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大量农牧民向城镇集中,如处理不当必将导致环境污染、空气污染和身心健康。因此,我们一如既往继续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切实修复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绝不能使略有好转的生态环保功亏一篑。

(六)因急于求成出现了“城市病”

青海加快城镇化进程本无可非议,然而在其实施过程中所带来的诸如强行农牧民进城上楼、强行改变原有生产生活习惯、强行定时间完成指标等违背群众意愿,一蹴而就实现所谓城镇化的行为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青海的城镇化水平很低,地方政府以大量投资、城市扩容为主要内容的低效办法实现的城镇化是无法支撑和持续的。如此建立起来的城市营运效率不但低,反而使得堵车、污染等变成很难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不尽快解决已出现的“城市病”,那么我们的城镇化是无法继续下去的。不但“城市病”愈发严重,而且新问题层出不穷。

三、青海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路径探讨

青海的城镇化发展要把城乡在信息共享、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方面视为一个整体,在发展战略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政策上的平等、产业上的互补、待遇上的一致。

(一)逐步有序放开户籍管理制度

有序放开户籍管理制度是加快城镇化的重要一步,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表示,按照分类推进基本原则,政府有望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小城镇落户限制。国家将会“逐步剥离附加在户籍上的福利待遇,健全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尽管青海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城乡居民身份差别和权利不平等也还会继续存在。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分类推进的原则,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牧民转为城市居民仍是大势所趋。

(二)加快统筹城乡建设步伐为城镇化创造条件

紧紧围绕党的十提出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这一主题,切实加快青海城乡发展一体化与解决“三农”(“三牧”)问题是城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目前青海藏区与全国一样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故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在新的起点上统筹城乡发展,切实把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放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统筹谋划、把城镇化建设与“四个发展”统筹谋划、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统筹谋划。统筹的核心是让农牧民和城市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农牧区和城镇实现和谐发展;统筹的重点是统筹财力分配、统筹信贷投放、统筹资源利用、统筹设施建设、统筹劳动就业、统筹市场开发;统筹的关键是工业要反哺、城镇要支持、企业要带动、社会要帮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青海省委政研室课题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青海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青海经济研究》2011年第3期。]

(三)以现代小城镇促大中城市发展

青海除西宁、格尔木外,基本都是小城镇。加快城镇化建设现代小城镇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青海六个州府所在地与海东的平安都具备发展小城镇的优势和条件。首先,这些城镇小,大多人口不超过6万,在其建设中灵活性强,不存在西宁一样的人口、交通、上学、医疗、就业等“城市病”;其次,小城镇的氛围能够更好的促进文化传承和相对独立的发展,同时能够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交际交流等方面。所以,建设小城镇符合青海城镇化实际,以此促进大中城市发展。

(四)行之有效的各项措施是城镇化建设的保证

要充分利用青海地广人稀的特点,实施人口相对集中战略,促进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等产业发展,探讨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模式,为稳步推进藏区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深化农牧区经济特制改革,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居民就业机会均等化。同时加大文教医疗科技投入,精简乡镇政府机构,使国家更多的优惠政策惠及农牧民。加速发展低碳工业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综合能力,在财政分配格局上向“三农”倾斜,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统筹配置城乡优势资源,强化农牧区“三个集中”,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五个一体化”发展,构建青海多民族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

(五)创新工作思路使其研究有的放矢

针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和城镇化进展缓慢的现状,我们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探讨其发展规律,为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提供城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针对青海生态、资源与稳定上的特殊地位,加之东西部差异性很大,要探讨其发展模式有一定难度。所以,青海应当走独具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以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特别要把农牧区群众对祖国大家庭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贯穿始终,从理论到实践就有理有据。

参考文献:

[1]冯 雪.《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农村经济》1999,1).

[2]陆学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社会科学研究》2009,4).

上一篇:激励—“闪光教育”的法宝 下一篇:试论市政工程索赔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