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管理、控成本,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时间:2022-08-29 09:37:35

强管理、控成本,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34年由洲国设立的承德国立医院,1946年更名为热河省立医院,1958年更名为承德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1982年正式定名为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经过80年的发展,已成为塞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89亿元,编制床位1600张。年门、急诊100万人次,出院病人4.7万人次,手术室完成手术1.5万余例。

近些年,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加强各方面的成本管理,使成本管理工作得到了细化和深化,医院全员建立了成本意识,除院领导、财务科外,科主任也关心成本核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财务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一、医院规模不断增大,财务管理工作迎来挑战。

医院从2003年开始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 医院现建有HIS系统包括门急诊挂号及收费系统、门诊与住院医生工作站、住院收费系统、医疗保险新农合接口系统、LIS和PACS系统,电子病历书写与管理系统、护士工作站、病案管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卫生材料管理系统等等,信息化建设达到一定水平。

2005年医院新建16层住院楼投入使用,2010年二期建设的门急诊楼及地下停车场相继投入使用 ,同期兼并了一家拥有400张病床的民营医院,2010年,医院承担起了市政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新城医院的建设任务,新城医院定位为高水准、综合性三甲医院,占地面积178亩,建筑面积12.77万平方米,设计床位1200张,总投资8.2亿元,新城医院于2011年4月动工,预计2015年投入使用。短短几年间,医院规模迅速扩张,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相应地,医院的运行成本、工作量、劳动强度都大幅攀升,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

二、积极推进医院财务信息化,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财务信息化工作到位。为保证对医疗资源的计划和管理,对财务支出的有效控制,一是2005年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院财务部门、信息部门,以及软件工程师反复沟通协调,不断修改完善,设计出一套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财务软件和信息管理系统,在省内率先成功稳妥地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将所有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全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不仅全部脱离了手工记账,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将财务部门从繁重的日常核对、记录帐目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为更深入地参与医院的管理提供了可能。二是为了保证门诊与财务、库房与财务、住院与财务之间沟通顺畅,无缝衔接,从根本上解决和避免出现部门之间因沟通不及时、衔接不顺畅等原因造成的账账不符,账证不符、账物不符等问题,我院积极组织财务部门、物资部门、国资部门和网络中心人员进行调研、论证,不断编写程序并进行调试,通过建立“数据设计接口”的方式将医院HIS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系统、工资核算系统、成本核算系统联接在一起,从而将医院经营中的三大主要流程,即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管理流程有机融合,从而实现了基于业务事件驱动的财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使业务和财务数据融为一体,达到医院运营管理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统一,财务部门可以通过数据共享,自动接收业务部门的数据,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更及时地为管理部门和院领导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数据,更好的监督实物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应,省内多家医院到我院参观交流。

2、信息管理提升到位。以新《医院会计制度》为契机,为进一步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我院同金算盘软件公司于2011年11月份达成合作协议,根据我院的管理实际情况和要求,引进了会计核算模块、成本核算模块、万能接口模块,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医院网络中心、各物资管理部门等相关科室的配合下,金算盘工程师、HIS系统工程师和我院的财务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准备、数据格式设计,历经一个多月的密集设计调试,在新旧制度顺利切换的同时,金算盘财务成本一体化系统上线开始运行。

该系统利用我院已有的信息化基础,通过数据接口,对各项日常业务数据导入,自动转入财务系统和成本系统。如门诊收入数据,住院结算数据、工资数据、固定资产数据、药品材料购进领用发出数据、内部服务转账数据等经济业务数据,导入后的汇总数据为财务系统所用,完成各项凭证的自动生成并对明细账、总账予以记录,针对往来业务进行细化清理;完成银行对账工作,生成各类数据报表。所涉及的科室对象、项目对象为成本核算系统所用,即“财务成本一体化”。

成本核算体系依托于财务核算系统采集各类成本要素,为保证成本要素的全面综合,如水电费、氧气费、洗涤费、保洁费、绿化费、垃圾处理费等等,将设计好的EXCEL表格式给与后勤等部门,每月填制完以金算盘的接口程序导入到财务核算系统中,在生成凭证时,直接细化到各成本核算单元中,在保证了成本核算真实准确的同时,并为成本控制及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三、加大医院其他成本管控

1、强化高值材料的管理。医院的物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医用高值耗材在品种和取材上都是尖端产品,价格不菲,如导管、支架、晶体等,管理上稍有疏忽,都会给医院带来高额的损失。为了使高值耗材能有效的计划和使用,2009年医院从资源计划理念出发,对高值耗材的管理采用了零库存管理模式。在院领导带领下,经党政联席会决议由计财处负责牵头并联合采购部门、材料管理部门、手术室、介入治疗室、网络中心等相关科室,依据财务制度及医用耗材使用的相关管理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与软件开发商共同研发了高值物流管理系统,该系统作为HIS系统的外挂程序与HIS系统收费模块及金算盘软件做了接口,系统投入使用后对高值医用材料实行从采购到入库、退库、领用、收费进行条形码跟踪管理,每条条形码都关联着高值耗材的名称,规格型号、金额、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等基本信息。有利于医院对产品质量的了解,为解决可能发生的医疗争议提供第一手资料。所有条形码收费的高值耗材都是以实际收费确认入库出库,替代了以往科室以领代销的记账方法,避免出现材料账销实存的现象,降低高值材料占用资金,并控制了丢、漏、费现象的发生,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以制度强化成本管理。一是医院制定《关于工作人员差旅费等开支的管理办法(暂行)》,对于工作人员外出所发生的差旅费、学术会议费等各种费用,实行以科室为单位的定额包干制;二是制定《办公用品管理办法》,控制不必要的办公用品支出,医院不设办公用品库,每科室按人头制定办公费定额;三是公布了《关于公务往来接待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了餐费及住宿费标准。四是制定《车辆使用管理办法》,要求司机登记出车天数、行车里程,任务完成后凭“派车通知单”核销各项费用,严格执行“一单一报”,不得混合粘贴报销;

3、强化定额预算管理。以“尊重历史,合理增长,以收定支”的原则,合理确定预算收入支出指标,在临床业务开展、物资采购和项目建设上做到同步预算控制,将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纳入科学管理轨道,从而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果。通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医院处处精打细算,节约各项开支,如:业务收入增长随之现金流量增大,针对网上银行划转手续费增幅较大情况,积极与银行协商,要求降低银行手续费收费标准,财务费用降低50%。

4、强化“退费管理”。制定《关于科室退费管理的暂行规定》设专门退费窗口,办理退费时保留患者身份证或就诊卡复印件(如为代办,保留代办人身份证复印件、患者身份证或就诊卡复印件;患者为儿童,保留患者就诊卡复印件及代办人身份证复印件);通过建章立制,严格授权,严格审批,从而有效堵塞漏洞,保障医院资金安全。

5、强化实物监督管理。由财务部门、国资部门定期对医疗物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对于盘亏和损坏的实物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保证资产安全和完整。

6、强化成本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出台成本奖励激励约束机制办法,将其纳入各科室的考核指标,确保成本管理效果,提高全院职工的成本意识。同时,为加强成本管理效果,医院由财务部门牵头,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成本管理的宣传,树立节约意识。

作者:姜玉平,女,(1966--),本科学历,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医院财务与会计;Email:;

工作单位: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计财处,河北省承德市,邮编:067000

QQ:1098871831

上一篇:重叠综合征患者无创机械通气的有效护理措施 下一篇:浅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相互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