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时间:2022-08-29 09:21:07

高中化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化学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出了要求,将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方式加以推广.而化学教师也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进行了探索.但是依然有一些合作学习的模式没有被落到实处,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合作的效率.本文将立足于合作学习的定义及构成要素,对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发现,合作学习的开展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合作学习的优势还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为此,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中的经验,分析合作学习的定义与构成要素.

1.“合作学习”相关定义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关于合作学习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合作学习的主要创始人物之一约翰・斯莱文教授(美国)指出:合作学习是一项教学技术,这项技术是指导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与学习同伴一起开展的学习活动,并凭借整个学习小组的成绩获取教师的认可甚至奖励.王坦(中国学者)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体系,该体系在于指导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探究,达到预期的共同的学习目的,并凭借整个学习小组的成绩获得教师的认可甚至奖励.不过,我们也应该充分意识到,前述“教学策略体系”已经不能正确定义未来公民所应具有的合作学习能力了.2011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如此定义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为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而开展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互助互赖的、共同提高的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设计自己的教学,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亲切地与学生交流、对话,合作拓宽了思维的空间,使学生获得了更大的轻松和自由.

2.化学合作学习能力及构成要素

心理学家认为:能力就是为顺利完成某种预定的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独特的心理特征.据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化学学科的合作学习能力: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与学习小组中的合作同伴间的互动互赖,为实现共同的学习目的而顺利开展的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的生理特征与独特的心理特征.化学合作学习能力主要由合作情感、合作技能及合作意识三个方面构成.

二、高中化学小组合作的策略

对于化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笔者认为可以从对小组合作学习技巧进行指导、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反馈、培养学生分工意识三个方面进行指导.

1.对小组合作学习技巧进行指导

即便明确了化学学习任务,学生是否就一定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否就一定能够获得积极的化学学习情感体验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要达成上述学习目标,还取决于学习合作小组成员间的合理分工与相互合作.所以,我们必须在充分考虑多元智能因素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合理分工,迅速提高学习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技巧.教学金属钠这个内容时,我设计每4人一组操作Na和S实验.我建议一位学生在作业本中画实验装置图,一位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一位学生做最后陈述,一位学生掌握实验时间,并与其他学习小组交流.在我的指导下,每个学习小组都顺利完成了这次实验.

2.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反馈

小组的活动需要有人提供支持与分担困难,需要有人给予鼓励、赞赏与分享成功的快乐.实践证明:教师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会对活动的进程与最终结果产生巨大的正能量.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中的学生合作学习.倘若全班共有14个学习合作小组,那么,在每一节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亲临每个小组一次,并随时与所亲临的小组成员交流实验意见或者分享实验成果.在各个学习小组互相交流环节,只要时间允许,就应该鼓励各个小组派出代表上讲台陈述本小组的实验过程与实验成果.如果时间不允许,则可以考虑在课后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中展示未曾上讲台展示实验成果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的实验报告或者实验装置设计图等.总之,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学生设计装置图时或者在分组实验时,教师均必须努力融入学生的合作小组中积极参与讨论,与合作伙伴的身份分享学生的实验成果,或者与学生一道想办法完成实验,或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或者信息.在此互动的过程中,师生均能够体验到责任与分享、需要与被需要等诸多美好的情感体验.

3.培养学生分工意识

合作往往需要分工,在化学课上教师可以经常开展各种小组讨论、小组竞赛、分组实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分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分工意识.

(1)让学生了解分工的意义

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分工的重要性.比如,对于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往往学生单枪匹马无法解决,这个时候教师提出分工合作,就可以使学生轻松地克服难题,解决问题.

(2)让学生认同担任的角色

在现实社会中个体要担任各种社会角色,并按社会结构中为他规定的规范行事.在一些实验或讨论中,小组成员需要承担不同的角色.在自己担任某一角色的时候,必须认真完成任务,否则就会影响其他同学和整个小组的学习进程.在不同的比赛中,小组内的角色在互换,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尝试不同的任务.这样既能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又能使学生的努力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协调.笔者在教学中就会要求学生明确角色意识,认同担任的角色,并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中,从而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

以上,我们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探讨.在本文中,由于篇幅有限,我们探讨的问题还不够深入,也在实践方面欠缺更多的支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与研究中,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更好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上一篇:提高初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探索 下一篇: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习迁移理论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