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高职学生特点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时间:2022-08-29 09:13:19

把握高职学生特点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摘要: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和生物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全面分析,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职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进行初步探索。从激发学生兴趣、突出主体意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诸方面,着重提出了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特点;有机化学;教学现状;教学质量

一 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

1 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困难较大

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都是低于普通高校分数线的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起点较低,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学习困难相对较大。任课教师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难教,学生反映则上课听不懂,尤其是文化基础课程。

2 对高职教育认识模糊,学生自卑心理较为严重

一是由于高职院校属于专科层次教育,学生在本科生面前自然产生自卑心理。二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体制的不完善等原因,使社会和学生家长产生了一些偏见。认为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合并升格的,教师水平较低,学生底子薄,教学质量差,培养出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不如普通专科生,当然更不如本科生。

3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社会、家庭和学生对高职院校存有诸多偏见,似乎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完全是出于无奈。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只是想混个文凭,毕业后托“关系”找份工作;有的则是为了应付父母,逃避社会家庭压力和繁重劳动;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想学好一门专业,掌握一技之长,但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及所学专业缺乏了解,感到前途渺茫。

4 生活自理能力差,集体观念淡薄

高职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有部分出生在家境较好的家庭,父母过分溺爱,从小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任性、自私自利等坏习气。家庭过多的照顾,使他们怕苦怕累,生活的独立性、自主性、适应性等方面显得相对薄弱。又因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同龄群体生活的环境,导致他们的集体观念淡薄,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

二 目前有机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化学学习状况堪忧

(1)从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成绩来看,化学成绩普遍偏低。主要表现为:对化学元素符号记忆模糊、基本概念认识不清、基本原理理解不透、基本知识点掌握不熟练。知识相互混淆、更谈不上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从高职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不高。一是学生对化学等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重要性理解不够,急于求成。主要体现在学生一人学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学习专业课,比如医学专业的学生,总想能尽早与病人接触,开个药方什么的。二是入学时化学基础较差,导致了他们对化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厌烦,更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

2 教师的教学能力相对滞后

(1)教学观念陈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依旧照本宣科,内容缺乏科学性、实用性、适应性,没有充分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点,许多新知识、新内容及学科发展的新动向等没能及时地融入教学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根深蒂固。

(2)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仍是以已有化学知识的传授为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要方法,“满堂灌”现象较为普遍,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究性、实践性等教学方法不能被广泛地采用和推广。

(3)教学手段落后。教师在教学中还依赖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三尺讲台”的传统教学手段,高速发展的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职化学教学中未能有效地得以普及和应用。

三 积极引导学生重视有机化学学习

1 学习有机化学对学好专业课程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有机化学是高等职业院校农林生物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不但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后续教育至关重要,而且为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基础生物化、作物病虫害防治、药理病理、饲料与营养、农林牧产品加工等都需要以有机化学理论为指导,有机化学知识为基础,化学计算和实验技能为依据。随着人们对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人们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解释生命现象,这必将极大地促进农业科学的发展。所以,只有学好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其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生物类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2 学习有机化学对解释自然界生命现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有机化合物。例如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切细胞必需的组成成分,是生命现象和生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它们是存在于皮肤、肌肉、骨骼、神经和血液中等的主要物质;生命最基本的活动――新陈代谢,是由千百种化学反应组成,这些反应几乎都在相应的酶催化下进行的;动物体瞬息不停的呼吸作用,就是通过血红蛋白将新鲜氧气送到全身每一个细胞里去,同时把二氧化碳带走并排除体外。

3 学好有机化学对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例如: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人类大量使用的聚乙烯等塑料制品形成的各种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室内装修造成的以甲醛为主要物质的室内污染以及“三废”等,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危害。但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又离不开有机物:我们吃的饭菜,它含有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生活中常用的合成纤维、塑料、纸张以及大多数中西药物等都是有机物。

四 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1 注重研究教材,确保教学效果

(1)钻研教材内容,把握教学重点。高职有机化学所包含内容较多,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其要求和侧重点不同。我们必须本着高职院校基础理论教学的特点,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比如:畜牧兽医专业要把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碳水化合物、脂类化合物、蛋白质和核酸等作为教学重点。农林类专业,要强化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三大营养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与专业学习有关和工作应用相关的知识及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充分体现教学的针对性。

(2)强化知识联系,促使融会贯通。有机化学内容多而杂,规律性较差,往往被认为是一门只能“死记硬背”的课程。教起来枯燥,学起来乏味。但是,有机化学的系统性强,内容前后相互关联,平行扩充。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需要前挂后联,温故知新。使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总体思路明确,条理清楚,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3)重视课程开设,确保足够课时。鉴于生物类专业开设有机化学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学生化学基础差的现状,学校应必须开设有机化学课,而且要将课时数开够、开足,保证学生进一步掌握各种

综合能力所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

2 改进教学方法,凸现学生主体意识

(1)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根据有机化学知识特点,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多给予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使他们摆脱那种“生浇硬灌”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的t动权。在教学中多一些对话、问答、互动、交流等多边活动,采用“问题讨论法”、“主题研究法”等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2)营造宽松和谐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尊重学生的意志和人格,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在当好“导演”的同时,也要当好“演员”,积极营造与学生互动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学习。

(3)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发现、思考、想象的空间,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和新的教学体系,每节课都应适当给学生留出思考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时间及其展示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

(4)巧妙设计问题情境。问题情景的设计是创新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化学问题时,一方面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另一方面还要考虑问题设计的整体性、启发性、针对性及艺术性。如在讲解化学性质和基本原理时,可列举出生产生活中的许多实例,设计一些与实际联系密切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思考和回答,从而激起每位学生的内在学习潜力。

(5)培养学生科学质疑精神。实施创新教育,既要鼓励学生虚心学习他人经验,又要给学生科学质疑的权力,允许他们不断怀疑、挑战、创新探索,提倡不能“准书、惟师、惟上”,敢于和善于在学习和继承的基础上大胆质疑。通过在接受化学知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自觉质疑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形成尊师而不畏师,喜欢提问题的良好习惯,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材-教师-黑板”为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效率比较低。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多种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视听强化教学等紧密结合起来,使化学中一些抽象的内容通过动画、图表等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这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量,而且还可以将化学反应用动态效果表现其物质的结构变化,加深学生对各种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解,增强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比如,运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酶的作用机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等,可将复杂的过程简单化,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糖代谢过程的步骤多,但又不要求全部掌握,把糖代谢的具体过程制作成课件进行教学,一方面给学生以整体感,理解代谢是一个连锁反应,另一方面可有选择地讲解其中的重点步骤。

五 加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环节

1 发挥课堂演示式教学作用

有目的、有计划地在理论课教学内容中穿插一些课堂演示实验、虚拟演示实验或仿真训练,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使得抽象的、枯燥的有机化学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与示范性。如在讨论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时,在实验室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式,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了理解和记忆,收效显著;在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或手段时,穿插有机实验基本操作的视频演示内容。如蒸馏和分馏,普通蒸馏、减压蒸馏和水蒸气蒸馏等综合在一起讲授,将这几种基本操作的适用条件与应用范围加以对比与区别,学生不仅能认识各种分离、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且还能更明确地了解实验步骤,更准确地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既加深了理论知识,又促进了实验教学。

2 注重设计性实验教学

长期以来,化学实验课的内容设置多为验证性实验,这种方法对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及取得满意的实验结果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对培养、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极为不利。笔者通过多年的高职有机化学教学,认为设计性实验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拟出实验题目,学生经过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并根据实验室现有实验设备和条件拟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待教师初步确认实验方案设计合理并且实验条件具备后,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整个实验过程的每一步如试剂的称量、溶液配制及仪器的安装等都要求学生自己认真操作完成,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若出现问题需要自己动脑筋分析原因并加以克服。当然,学生有不清楚的地方可随时向指导教师请教,教师会耐心答疑。学生完成实验后进入实验数据整理阶段,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或小论文。

上一篇:高等学校校园电视台的构建探析 下一篇:浅谈档案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