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时间:2022-08-29 08:38:34

益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摘要: 积极开拓文化市场,文化产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城市的重要产业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联系益阳市产业发展实际,进行了利弊条件分析, 提出了增强产业竞争力应做好的几个方面工作。

Abstract: Actively exploring the cultural market, cultural industry has developed into a major industrial category and the city's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This article links the actu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Yiyang city, analyses the pros and cons and puts forward to enhance to enhance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from several aspects.

关键词: 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Key words: culture industry;developing;think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4-0226-01

0引言

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时至今日,文化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不仅推动本国和地区的发展,而且提升了国家和地区参与竞争的“软实力”。近年来,益阳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积极开拓文化市场,文化产业已发展成为益阳的一个重要产业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1发展势头良好

2007年,益阳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9.01亿元,比2004年增加2.6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2%。按可比价计算, 2004年-2007年,益阳文化产业年均增长12.3%。如果按照文化活动的延伸性分,文化产业又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核心层,主要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四个大类;二是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三个大类;三是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两个大类。从这三大层次看,核心文化层举足轻重,文化层发展迅速,相关文化产业层已具规模。

2发展存在差距

益阳文化产业的发展,从真正的产业化的要求来考察,尚处在一个起始阶段,总体实力比较弱小,且经营和服务水平还很低。主要表现在:①占全省的比重低。2007年,益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只占全省的2%,其总量只有长沙市的4.4%,岳阳的25%,株洲的45%,郴州的56%,居全省第7位。②对经济的贡献低。2007年益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2.2%,居全省第8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7个百分点,比最高的长沙市低7.2个百分点,比相邻的岳阳、常德低1.7和1.9个百分点。③以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发展基础较为薄弱。2007年全市文化产业“核心层”实现增加值2.18亿元,仅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4.4%,而全省这一比重达到了29.2%。

3有利条件分析

在现代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化不再仅仅是个单纯的文化问题,而是一个与经济交融,以产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个经济问题。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下形成的新兴产业,已在综合实力竞争中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虽然目前益阳文化产业总体实力比较弱小,对经济的拉动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益阳文化产业将迎来一个加快发展时期。

从全省来看,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文化产业已日益成为带动和活跃全省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我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2007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为446.2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9%。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产业如果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可以说这个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对此,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决策,将重点打造湘江流域、大湘西、潇湘流域三条文化产业带,选择和扶持一批重点发展区域,而益阳正处于潇湘流域带。

不仅如此,益阳已经具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所需要的良好的经济增长条件和深厚的社会资源。①经济的高速增长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支撑。据统计,2007年益阳GDP达417.62亿元,比上年增长14.8%。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保持持续增长势头。②丰富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综合条件。益阳地理条件优越,山水秀丽,景色怡人;其次,益阳历史悠久,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益阳人杰地灵,文化人才辈出。在文学艺术方面,益阳现有各类艺术家协会会员在2000人以上。③起点较高的产业设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搭起了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据统计,自“十五”以来,全市共完成各类文化体育休闲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近10亿元,这些文化体育设施的建成,不仅有效促进了益阳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提升了益阳的城市文化品位,而且也为益阳文化产业的发展搭起了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

4增强产业竞争力

文化产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加快益阳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必须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篇文章:①做好布局篇。根据益阳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在总体布局上应走园区集中、资源集中、经营集中的发展道路。应重点抓好益阳文化产业园(“三周”文化城)的发展,在行业结构上要重点做大新闻出版、休闲娱乐、文博会三大行业。各区县市也要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形成区域特色文化。②做好宣传篇。我们应对益阳市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认真细致的分类与评估,在进一步整合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对外广泛宣传益阳,争取更多的群众认识、喜欢益阳,来益阳休闲娱乐旅游,从而实现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③做好人才篇。益阳市文化产业能否做大做强,关键因素在于是否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管理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进一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健全人才激励为机制,大胆使用人才,积极主动地吸引优秀的外地文化企业人才到益阳发展,造就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为益阳市文化产业的腾飞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④做好投入篇。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没有盈利或者盈利小的文化事业单位、主体要多给予政策、资金扶持,积极扶持社会新闻媒体与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有民族特色的(如花鼓戏剧团)艺术团体。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大型休闲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要努力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经济条件较好、人口规模较小的县可将文化馆、图书馆合二为一建设,农村要因地制宜建设乡镇文化场所,以此满足社会各个层次的文化需求。

上一篇:基于BP神经网络实现的B样条插值在系统动力学模... 下一篇:文学素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