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物联感知监控系统的设计

时间:2022-08-29 08:30:25

校园物联感知监控系统的设计

摘要:校园文化和安全一直都是各大高校关心的主题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校园安全和异常行为监测越来越引起更大的重视,物联思想为校园感知带来启迪,无线数据传输为校园物联感知监控系统提供数据支撑,最终完成对校园物联感知监控系统的结构设计。本文主要对校园环境进行实时性监控和为更好地管理提供丰富的支撑。

关键词:物联网 校园感知 校园监控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2-0000-00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来临,现代学生的活动越来越活跃,传统学生管理监控的人力管理模式已很难满足学生管理监控,而将物联网引入到校园学生监控已变得越来越紧迫。物联网的应用已有很多技术应用,其为高校物联网的应用提供独特的技术支持。

1 校园感知支撑

现代传感技术、射频技术和无线数据传输等技术的发展,通过独立编码,可以唯一对某个学生的进行身份验证和识别,监控每个学生在校的安全和异常行为,防止不可预知的事件发生。校园感知必然需要物联网技术的支撑,且需要更大的感知层支持,而物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物联安防监控系统、智能物联饮食系统、物联社区服务系统、物联物流运输系统和物联二手交易定位系统,这么多的物联网应用为校园物联感知带来更多的技术支撑,并将物联网最终发展成为“智慧中国”。物联应用范围框架如图1所示。

2 校园物联感知监控系统

2.1 物联感知功能设定

学生处于一个成长型个体,是非常特殊的群体之一,这也造成其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里应对物联感知功能进行适当设定,物联感知功能设定如下。

(1)个别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应加大对其学习方面的监测、指导和管控,现有的模式管理容易造成遗漏,采用物联感知,则应能定位其所在位置,在干什么事情,从而督促学生加入学习,或为其制定一定的策略完成学业。

(2)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不仅在学习方面会造成延迟,而且也会对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延迟,因此物联感知,也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地协会和竞赛指导,甚至提供一定的文化资料支撑。

(3)监控学生是否上课,往往由辅导员和教师进行监管,但往往会造成学生定名完了,偷偷又跑的现象,因此物联感知还应智能感知学生什么时候进教师,什么时候出教师,自动对学生进行考勤。

(4)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可能会造成课程的上课时间变化,因此物联感知需实时跟踪教务所发上课时间变化,自动将每个时间变化告知每一个学生,避免遗漏某个学生。

校园物联感知监控系统的设计,辅导员、任课教师和管理层都可实时查看各个班学生的考勤、归宿、课外生活和学习情况等。对某个表现较差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通知和指导。

2.2 物联感知系统设计

人力进行校园监控耗费人力,且容易由于监控人本身的情绪而改变,因此设计校园物联感知监控系统,校园物联感知监控系统蕴含教学安防监控系统、校园感知异常监控系统、宿舍安防监控系统和B/S网络平台监控等系统。校园物联感知监控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3结语

本设计主要对校园物联感知监控系统的感知功能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对校园物联感知监控系统的结构进行设计,本设计充分考虑现代科技技术对校园感知的应用,更加精准的帮助管理层监控校园文化和安全。

参考文献

[1]侯颖,李小聪,段渭军.基于校园一卡通的学生活动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l(11):41-43.

[2]张英鹏,刘立平.远程监控系统实时数据技术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4,24 (4):475.

[3]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2009,(25)12:1-7.

[4]闻国才,姚南生,冯康.物联网在高校中的探索[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2):49-50.

上一篇:数字卫星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 和 双重映射的混沌粒子群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