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中药汤剂在老年中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时间:2022-08-29 07:44:41

口服中药汤剂在老年中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中药汤剂治疗老年中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中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VS76%),P

结论:口服中药汤剂治疗老年中风有效提高有效率,促进患者肌力的恢复,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老年中风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35-01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重症,多发于中老年人,其临床表现为语言不利、口角歪斜、肢体麻木及半身不遂等[1]。多年来,临床上应用抗凝、扩容等方法实施治疗,但均难以得到满意效果。据相关研究显示[2],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疗效显著。为探讨补阳还五汤在老年中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于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中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于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中风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脑脊液及眼底检查等多项检查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56-79岁之间,平均(65.4±3.8)岁;病程18-71d不等,平均病程(43±3)d。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57-78岁之间,平均(64.4±3.5)岁;病程19-72d不等,平均病程(44±2)d。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具体为给予患者维生素E(由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3020355,100mg/次)+肠溶阿司匹林(由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5051,40mg/次)+维脑路通(由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2025291,20mg/次)+尼莫地平(由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10040,20mg/次),口服,1日3次,30d为1个疗程。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基本处方为黄芪50g,赤芍11g,红花8g,川芎10g,当归尾11g,桃仁9g,地龙11g。若为口角歪斜者,可加全蝎、僵蚕、白附子;若为口角流涎者,可加远志、石菖蒲;若为气虚重者,可加太子参、党参;若为头晕目眩者,可加、天麻;若为大便秘结者,可加郁李仁、火麻仁。1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30d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以“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为依据[3],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其中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可下地活动,生活完全自理;显效:临床症状显著好转,肌力恢复>2级;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肌力恢复1级;无效:肌力未改善,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SPSS16.0,计数资料用X2检验,且P

2 结果

两组在临床疗效上的比较:观察组治愈25例,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在中医学中,中风属气虚血瘀、脾虚痰湿及肝肾亏虚病症,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应给予及时治疗,减轻患者病症,以防中风引起永久性偏瘫、语言障碍等严重疾病[4]。补阳还五汤,属活血祛瘀药方,方中以黄芪为君药,有祛瘀通络、旺气行血之功效;以当归尾为臣药,有补血活血之功效;以赤芍、红花、川芎、桃仁、地龙为佐药,有活血祛疲、通经活络之功效。诸药联用,可达补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功效。本研究通过对实施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与实施中药汤剂口服治疗的观察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VS76%),P

参考文献

[1] 孙丽.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病康复期3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3):29-30

[2] 吴中兴.中药免煎颗粒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2):180-181

[3] 杜正进.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03(22):51-51

[4] 练春玲.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临床进展[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04(02):212-212

[5] 朱瑞兵.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67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03):58-59

[6] 郭二霞.新加黄龙麻仁汤治疗老年中风后便秘42例[J].新中医,2008,40(2):78

上一篇:在妇产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