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小学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能力

时间:2022-08-29 07:40:36

强化小学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能力

【摘

要】

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运用于学生。通过听说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通过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在儿童语言的发展中,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教学实践也证明:凡口头语言发展得好,听说能力强的学生,读写能力也较强。反之,听不清、道不明的学生,读写能力也会受到限制。所以,听说读写联系紧密,不可偏废。在语文教学改革全面深化,全社会都在强化效率的形势下,正确认清四项基本训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说话训练和写作训练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听说读写;教学;语文

听说读写本应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四个关键环节,但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只片面追求高分,钻进应试教育的死胡同,致使一些教师仍抱着“重读写,轻听说”的思想进行课堂教学,人为地将这四个环节割裂,教学中难免出现一些“能看不能听,会写不会言”的片面人才。因此,大力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听说训练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紧扣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模式

语文教材中的听说知识的训练点,如回答问题、复述课文、讲故事、叙述事件、说明事物、发表言论、论文问题、演讲等,是老师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训练的“抓手”。一堂语文课,学生没有多少机会去阐述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养成了坐享其成的听课习惯,也就不愿积极发言了。更加之一些学生从家长或社会吸取了“少说为佳,言多必失”的教训,怕因说错话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因此不敢踊跃发言。这样的教学不仅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使原本活跃的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了。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转换角色,多充当聆听者,将课堂这个舞台真正交到学生手中,为他们创设一个最佳的语言环境。围绕教材,旁征博引,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说话的本领。

二、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联系讲读课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学生爱听、想说的积极性,课堂内容就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最好是他们所关注、关心的话题。在教学形式上更要活泼多样,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让学生在一个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环境中自主训练。充分挖掘人文因素,陶冶学生情感,提高其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课本剧表演,还可以根据文章主旨进行小型辩论赛,这些有趣的活动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学习文章的兴趣,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讲读课中师生的问答活动,是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要尽可能地在关键地方巧设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

三、丰富听话素材,组织多彩的课外活动

要保证听说能力训练的效果,除了在课内进行有计划的听说能力训练外,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头作文等多种比赛,举行辩论会、故事演讲会、每日5分钟读报、新闻会等等。还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听说能力训练,或组织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这些都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练习听说兴趣。要使听说训练在语文课堂上能长久、有效的进行,在采用多种形式教学的同时,更要不断更新听说训练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外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听,多想,多写,将生活中人们关注的时事、趣闻一一记录下来,作为课堂听说训练的素材。这样,既能使学生在课堂训练时有话可说,又大大训练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要想使学生的读写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以引导,并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读写的现状,在教学中找到读写结合的契合点,探索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方向,研究读写结合的最优方法,帮助学生彻底改善读写质量,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语文教学真正地适应新课程提出的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

1.从读入手,以读代讲,以读促写。以读促写首先要做到大量阅读,不仅要做到读的篇章多、遍数多,还要熟读成诵。可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时候学生读书就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从书中受益很少。针对这一现象,我就在阅读中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达意的方法等,通过阅读懂得怎样选材,组材,怎样确定中心,遣词造句。

2.读与思考相结合。读与思考相结合,就是通过质疑、讨论、鉴赏、评价对专题阅读材料多角度或更深入的把握和理解。

3.读中导写,写时忆读。 “读中导写”,是把“写”作为一种手段,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写作认识水平,理解文章的选题立意、谋篇布局、选材组材、语言技巧等,以此来促进“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再搜索所收集情感的资料,学生就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写作来引导高中学生课外阅读,消化知识,较好地处理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研究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小学数学高效率教学行为初探 下一篇:培智数学高效课堂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