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在高职院校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8-29 04:02:36

师德建设在高职院校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几年来,高职院校针对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从教育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机制等方面,就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不少特色和亮点,颇具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师德 师德建设 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207-02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对高职院校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针对新变化、新情况,在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举措,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首批28所立项建设的国家示范建设院校之一,在示范建设期间,就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颇具示范、引领和借鉴作用。

一、创立生产育人理念,提升了师德建设的高度

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和条件是无法完成的,有赖于行业、企业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有赖于校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走联合办学之路。

黄河水院是一所具有80年办学历史的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的文化积淀相当丰厚。近年来,学院在“三育人”的基础上,就高职教育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提出了“生产育人”的新理念。“生产育人”是指学校与生产单位相结合,共同作为职业教育的育人主体,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实施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生产育人”是对“三育人”教育理念的补充与完善。它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一起构成了高职教育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四育人”体系。

在“四育人”体系中,高职院校在校内三支育人队伍(教师、管理、服务)的基础上,通过聘任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育人工作增添了一支新生力量。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和根本任务,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风貌、端庄的仪表举止面对学生,时时以身作则、处处为人师表,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等内容渗透在课堂教学、科研和实践教学等环节之中,从而更好地实现育人的目的。

管理育人是学校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根本任务。各级管理人员要立足本职,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中率先垂范,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做学生的表率和楷模。

服务育人是学校服务人员的职责和根本任务。服务人员要在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以自己的优质服务和模范行为,在思想、道德、纪律等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生产育人是企业兼职教师的职责和根本任务。企业兼职教师要以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二、创新思政工作思路,拓展了师德建设的深度

(一)实现“五个转变”

1.由“虚”事虚抓向“虚”事实抓转变

学院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相对教学工作而言,似乎给人一种“虚”的感觉,在工作中往往也就理所当然的抓而不实。如何实现“虚”事实抓,对学院而言,就是要力求把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具体化。

2.由“泛泛而谈”向“有的放矢”转变

学院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要因地制宜,着力做到结合时事政治、“热点”问题、廉政建设进行教育。

3.由生硬灌输向以情感人转变

为使学院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要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诚待人。

4.由形式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

学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努力形成教职工精神振奋、教育事业兴旺的好局面,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凝聚人心,增强工作的合力。

5.由学校教育向企业延伸转变

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推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文化对高职校园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日益彰显。因此,高职院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学校,应该把教师教育的领域延伸到企业中,让教师了解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以便高职院校教师的政治素养能体现企业职业人员的风范,从而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二)协调“两个关系”

1.协调好思政工作与行政工作的关系

思政工作和行政工作,从宏观上看都是党的工作,都是育人的工作,所不同的是分工不同,工作侧重点不同。而实际上许多工作又是分不开甚至是交叉的。在育人这个大前提下,党政应主动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党政负责人多通气、多商量,班子成员多沟通、多协调,大事集体研究,具体工作各负其责,互相补台。

2.协调好专人抓与全员做的关系

一所学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历和不同情况,加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形式、经济成分、就业渠道、分配方式的多样化所带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专职人员为骨干,以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和党团员为基础,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体系,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三、完善师德建设机制,增进了师德建设的强度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指出,师德建设要把优化制度环境、突出机制创新作为着眼点。近年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建立、健全了师德培训机制、师德监督机制、师德考评机制和师德保障制度,初步把师德建设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通过建立和健全师德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出台了旨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八项工程”,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也被纳入其中。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通过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业教师准入制度》《新进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等,将师德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师德培训档案,把师德培训作为教师聘任和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规定教师必须定期参加培训,不培训不能上岗,培训不合格必须下岗。通过时事政策、师德规范、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法规、教师心理健康、信息化教学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通过建立和健全师德监督机制,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监督评估体系。通过制定教学督导、领导听课、同行互评、学生评教、学生信息员、信息反馈等管理制度,形成了学校、教师、学生、督导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把专门监督与群众监督、自下而上监督和自上而下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学院师德师风建设。与此同时,鼓励教师注重自我道德修养,自我反省自律,以达到慎独的崇高境界。

在师德考评机制方面,制定了师德考核制度,把抽象的师德规范按照指标评价范式要求对考评目标进行具体化的处理,增强了师德考评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在考评模式的选择中,既体现目标管理的要求,也重视过程管理的要求。在考评结果的处理上,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评价的结果与一定的奖惩激励有机地联系起来。如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则予以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的,则严肃处理。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一律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

在师德保障制度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党对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把师德建设列入党委行政工作的议事日程。完善师德建设的管理体制,优化师德建设的工作机制,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工作队伍建设,设立师德建设的专项经费,为师德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设备和条件,使各项旨在强化师德建设的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宪亮.创立生产育人新理念,完善高职德育体系[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5,(12).

[2]张喜堂.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探讨[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5,(12):150-151.

上一篇:浅谈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建设 下一篇: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兵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