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29 02:17:41

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笔者从教以来,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教师交流,了解到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合作学习中存在不少问题,现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合作学习的不足

1.许多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自然就会合作。

在课堂上,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叽叽喳喳地进行讨论,然后老师就像一个检阅官背着双手,在教室里踱来踱去,这组看看,那组问问,待预设的时间一到,就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实则是让讨论来充实课堂,故弄玄虚,有的学生还趁此机会思想开小差,说空话,小组活动流于形式,学习效率低下,根本没有起到作用。

2.合作学习缺乏有效性。

自主合作学习缺乏有效性,究其原因有两点:第一是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可度与参与度存在两级分化现象,一般是好学优生讲学困生听,学优生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职责,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分子;而一些学困生因基础薄弱,参与性与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落后于优等生,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习的权利。在这种小组里,学生之间没有真正合作。

二、关注“合作”,忽略“个性”

一些教师往往热衷于形式上的讨论,而且这样的小组讨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频繁出现,看似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表达,无形中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在小组组织者得到教师具体化的指导点拨后,所谓的小组合作也丧失了允许学生个体自由思考、自主探究的情景。这样的教学,由少数优等生唱独角戏,大多数学生基本上处于人云亦云的状态,他们的思路也不自觉地趋同于教师代言人――小组组织者的指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样的环境中往往得不到认同的机会,富有个性的求异思维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和肯定。学生对老师的依赖转变为对同伴的依赖,因此,全班学习到小组学习的转变只是一个表面的变化。

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它强调小组成员必须相互尊重、沟通、信任,互相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小组分工合作中个人的责任,否则小组的成绩就无法得到保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帮互助”成了小组成员应尽的义务,集体的成就感则成了促进其积极学习的动力。……

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又有助于因材施教,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1.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前,自身必须先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和研究,掌握其精髓,如“互赖理论”、“接触理论”。对学生的分组必须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并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和“优势互补”等原则进行,因为只有在自愿合作的前提下,才能快乐地合作,提高合作学习的成效。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它是如何开展的、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并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合作技能,如要学会尊重同伴、理解同伴,善于倾听同伴的建议和意见,碰到困难时要多交流、多反思。

2.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必须精心设计好每一个学习任务,并做好适当的讲解,条理要清晰,任务要明确,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通过这项学习任务的完成他们会学到什么、必须掌握什么,如何较快地将新信息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解决问题的切入口。

3.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是建立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代替的,因此,在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之前,应先留给学生一些独立学习、探索的时间,以做好知识的铺垫。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在知识上、学法上做好一定的指导。

总之,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每一个不同的教学任务,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产生合作学习的冲动和愿望。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注重自身参与,在学生中多走动、多观察、多倾听,对有困难的小组或个人及时提供帮助,对有行为偏差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期许,从而激发学生的互动技能和社会技能,也激励其更为积极地讨论、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去总结,就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上一篇:《圆》的“翻转课堂”教学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把积极心理渗透贯穿进小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