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怪学生,多怪自己

时间:2022-09-21 03:00:45

少怪学生,多怪自己

本节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中的第三个信息窗――采访果品包装车间。在此,将混合运算的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含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认识混合运算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意义,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分析思路,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数学问题。连除应用题既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也是教学重点,因此,我认真钻研教材,依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把“说”和“做”的权利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教师少讲甚至不讲,来设计教学。

请赏析以下教学片段(实物投影出示课本上的情境图)。

师:来到果冻包装车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师板书)。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960个果冻能装多少包?

生: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师板书)

师:你们能不能自己解决“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这个问题?

生(齐声):能。

师:好,下面就请大家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组长做好记录,看哪个小组想的方法多。(学生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相信你们一定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哪个小组先交流?(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

生: 960÷2÷4

=480÷4

=120(盒)

师: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先用960÷2算出960个果冻一共能装480包,再用480÷4就算出了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

师:说得非常好!谁还有不同的做法?

生:960÷2=480(包);480÷4=120(盒)。

生:我先用2×4=8(个)算出一盒里面有几个果冻,再用960÷4=120(盒)算出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

师:谁能列出综合算式?

生:960÷(2×4)

=960÷8

=120(盒)。

师:这里的2×4为什么要加括号?求的是什么?

……

伴随着优美悦耳的铃声,我坐下来细细地品尝着水的清纯,静静地思考着上节课的失败,默默地规划着下节课的成功。没等铃声响起,我迫不及待,提前2分钟充满自信地走进了三年级一班的教室。

失败是成功之母,几分钟的“平静――反思――规划”,我吸取失败的教训,决定这节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小步慢走”。首先,我用一连串细小的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弄清情境图的图意,理解数学信息,明确信息之间的联系。首先我这样说:仔细观察情境图,谁能用两个字说说这是一个什么场面?(包装。)包装什么?为什么要包装?(果冻和梨糕,为了运输和销售……)采访果冻车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有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果冻车间是怎样包装果冻的?先包成什么?再包成什么?(2个一包,4包一盒;先包成“包”,再包成“盒”。)这里的“包”大还是“盒”大?为什么?其次,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包装”的理解,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把“包装”延伸到了现实生活中。我这样点拨:“像这样包装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你能找一个吗?”出乎意料,孩子们兴趣盎然,超常发挥,举例时竟然还带着数据。最后,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至此,大多数学生比较轻松地理解了算理,并能清晰地解释自己的分析思路。课下我心情愉快,春风得意,最想说:“别怨学生不会,怨教法不对。少怪学生,多怪自己。”

新课程呼唤新的课堂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传统的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单纯的教师问学生答,问题宜大不宜小,这种做法已被广大教师所摈弃,出现在课堂上的一切都是学生的活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生怕自己说多了、做多了、讲细了,没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没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做一点没错,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能“说”、不能“做”,关键是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说”能激活思维、“做”能指点迷津,使其自然、轻松、和谐。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实的课堂教学,也才是美丽的课堂教学。所以,只要我们真诚、踏实地投入,多一些务实,少一些形式主义,不断地反思、改进,相信我们一定能创造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

上一篇: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 下一篇:高中物理实验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