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疗效的影响

时间:2022-08-29 02:04:20

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疗效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年3月-2011年5月间收治的7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

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显效23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37例患者中,显效17例,好转9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0.3%。

结论:在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儿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帮助较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44-01

支气管哮喘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疾病,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患者出现此种疾病的机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患者死亡。此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气急、咳嗽、发作性喘息,导致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1]。因此,对于此种疾病,临床医生一定要给予患者及时的对症治疗,以促进其病情的改善,并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7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对其采用健康教育方法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7年3月-2011年5月间收治的7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其中,男性41例,年龄在5个月-3岁之间,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需要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

1.2方法。患儿由于受到疾病的干扰,容易出现并发性疾病,对此,临床医生要首先给予患儿基础治疗,对于患者表现出来的并发症进行对症及支持治疗,以有效改善患儿的各项身体指标,并促进患儿的生命体征维持在稳定状态。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用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治疗,首先根据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防治准则对患儿进行治疗,然后给予患儿健康教育指导,为患儿建立档案,对患儿的病情、治疗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评价患儿的治疗效果,同时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为其建立起符合其实际情况的健康教育计划,并按照健康教育原则,对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家庭护理,促进患儿正确用药,并指导患儿进行适当的锻炼,保持患儿的日常饮食规律等,给予患儿家长相关的哮喘知识宣传,以使其家长可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导致患儿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为患儿家长举办哮喘讲座等[2]。对照组患儿仅采用常规教育方法进行治疗,仅按照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防治准则对患儿进行治疗,不给予患儿系统、计划的健康教育,然后对于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其对症处理。

1.3疗效标准。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消失,喘息现象缓解,各项身体指标有较大程度的恢复,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好转: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消失,喘息有所缓解,各项身体指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生活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无效:患儿的病情没有改善,并呈现出加重的趋势,患儿的生活质量没有改善[3]。

1.4统计学分析。对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对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指标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通过对患儿实行一系列的治疗,所有患儿的病情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观察组40例患者中,显效23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37例患者中,显效17例,好转9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0.3%。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此种疾病所引发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会导致患儿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严重的还会危及到患儿的生命安全,从而制约了患儿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此,临床医生应当给予其及时的对症治疗,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促进其康复。

在对患儿实行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容易出现并发性疾病,从而对其治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其快速康复,对此,临床医生要对患儿实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治疗,大力向患儿家长宣传相关的哮喘知识,对患儿实行有计划的康复治疗,并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对其实行个性化的治疗措施,以促进患儿病情的快速改善,观察组患儿采用健康教育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对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降低患儿的病死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此种治疗方法虽然对于患儿病情的改善也有较大的帮助,但缺乏有效的针对性,由此导致患儿无法得到针对性的治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患儿病情的改善,同时也加大了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机率,效果较差[4]。由此可见,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治疗,采用健康教育方法对患儿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玉金.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医药,2010,78(09):89-90

[2]程晓明,黄赞胜,张彦琦,王斌,马千里,张巧,林科雄,王长征.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及控制现状的再调查[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1,76(03):76-77

[3]李彦琦,刘海涛,吴晖,马延,赵鹏飞,田涛.哮喘控制测试联合峰流速仪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应用7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87(19):54-55

[4]刘玢,李春红.儿童支气管哮喘100例的健康教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98(05):78-79

上一篇:甲状腺疾病患者66例手术治疗的护理 下一篇:手术室护理的常见安全隐患及其预防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