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海中的热带雨林

时间:2022-08-29 01:29:07

珊瑚礁,海中的热带雨林

珊瑚礁是海洋中生产力很高、生物多样性最高、生物量最丰富的生态系。大约有二万五千种以上的海洋生物以珊瑚礁为栖所、依赖珊瑚礁生存,或者利用珊瑚礁做为繁殖下一代的场所。这么多的海洋生物喜欢生活在珊瑚礁周围主要是因为它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居住空间让其它生物利用;珊瑚礁的基础生产力高达周围海洋的50-100倍,基础生产力高就代表食物丰富,而丰富的食物就能养活很多生物;此外,珊瑚礁多样的立体结构提供许多生物栖息空间,就像都市的高楼大厦一样,让许多生物可以住在一起。因此珊瑚礁就是海洋中生物聚集的大都会,而且珊瑚礁在维系海洋生态平衡上扮演非常重要的功能,因此常被称为[海中热带雨林]或[海洋绿洲]。

珊瑚礁是由珊瑚所建造的石灰岩礁体,而珊瑚则是一群会聚积碳酸钙骨骼或骨针的腔肠动物,包括石珊瑚、软珊瑚、柳珊瑚和水螅珊瑚等。大多数的珊瑚都是群体型动物,也就是由许多小单元聚集在一起构成的动物,而这个小单元就是珊瑚虫;一只珊瑚虫的外形像花一般,由顶部的一圈触手和筒状的柱部构成,一只珊瑚虫的直径大约只有数毫米,众多的珊瑚虫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珊瑚群体,就可以达到数公尺,甚至数十公尺的直径和高度。其中,大多数的石珊瑚和少数的水螅珊瑚会造礁,它们在肉质组织的底部会经由复杂的生理作用而沉积碳酸钙骨骼,这些骨骼逐渐往上堆积,经年累月之后就形成坚固的礁体,因此是主要的造礁珊瑚;软珊瑚和柳珊瑚对造礁的贡献很小,通常不是造礁珊瑚;常被当作珠宝的红珊瑚就属于不会造礁的柳珊瑚,而我们平常看到的红珊瑚其实是它们死后遗留下来的骨骼,在海边小店卖的白色珊瑚也是石珊瑚的碳酸钙骨骼。造礁珊瑚的体内都含有共生藻,共生藻属于单细胞的涡鞭毛藻类。它对珊瑚的新陈代谢和钙化都有很大的贡献。而且,共生藻的种类多,体内所含的色素也很复杂,因此使珊瑚呈现各种丰富色彩,当珊瑚失去共生藻时,就会失去颜色而变白,也就是所谓的[珊瑚白化]。珊瑚白化代表珊瑚处在不健康的状态,如果环境无法改善,珊瑚很快就会死亡。

造礁珊瑚只生长在温暖、干净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里,它们生长海域的水温不能低于16℃,还需要有充足的光度;而且只生长在硬的底质上,因此造礁珊瑚只分布在南纬至北纬25度之间水质干净的浅海。全世界的造礁珊瑚大约有一千余种,种类最多的分布中心位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三角地带,称为珊瑚大三角,珊瑚种类的数目从这个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少。全世界的珊瑚礁分布中心几乎都位于热带地区开发中的国家海域,这些国家普遍承受经济发展的压力,经常以自然资源换取经济收入,因此就像热带雨林的大量砍伐一样,珊瑚礁也承受巨大的破坏压力。

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推动[国际珊瑚礁年];1998年的[国际海洋年],主要目标就是在推展珊瑚礁和海洋生态系的保育2002年第二届地球高峰会中,达成海洋资源及海洋生物多样性保育、海洋生态系管理限期完成目标的共识,吁请世界各国在2012年之内,将海洋保护区面积增加到领海面积的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于2008年再次推动[国际珊瑚礁年],强调珊瑚礁整体生态系的保育。

上一篇:中国对虾产业的兴衰 下一篇:让它们走出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