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战略让农民有望

时间:2022-08-28 11:05:13

农业新战略让农民有望

去年中央1号文件把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放在首位;今年中央1号文件则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了出来,这就为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长期的保障。

大战略与大部署

农村过大年,农民为什么那么高兴?直接原因就是去年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带来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建设有了深厚的基础,农业发展有了巨大的活力,农民增收致富有了坚实的依靠。过去的一年,福建农业发展有着两个亮点:一是粮食增产,二是农民增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224万亩,比增0.8%;总产736万吨,比增3.3%;单产331公斤,比增2.5%。农民种粮食效益获得近6年来的较好水平。全省农民纯收入4080元,增长9.3%,增幅为近7年来最高的一年。这两个亮点又带来三个闪光:一是畜牧业发展势头好。全省肉蛋奶总产量247万吨,比增5.4%;畜牧业总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2%;外销肉猪突破100万头。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粮食作物和蔬菜良种覆盖率已达90%左右;名优茶叶发展很快,销售为最好的一年;全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累计353个,产品认证434个。三是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可达26亿美元,其中柑桔、禽蛋、食用菌出口创汇均为全国第一,茶叶位居第二,蔬菜位居第三。由此可见,福建农业正在朝着开放型、外向型、安全型方向发展。

过去的一年,我们看到农村有着各种各样的变化。有天翻地覆的,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有万变不离其宗的,也有变来变去又回到老路的。对于这些变化,我们感慨最深的是一个“活”字。中央明确指示,解决“三农”问题的方略是城乡统筹发展;方针是多予、少取、搞活。许多地方在贯彻这一方针中,使农民得到诸多实惠;但从一些地方来看,农民还没有得到上面多少的“予”,各行各业也没有在农民那里“少取”,最时兴的就是“搞活”。什么叫做“搞活”?就是尊重农民的选择,承认农民的欲望,允许农民多元发展。可是,有些部门、有些龙头企业,一说“搞活”,就是“创收”,办法有三条:一是在农村乱占农民承包的耕地;二是在农业上与农民争投入;三是在农民口袋里掏票子。现在看来,我们不仅要继续落实去年1号文件,而且要花大力气贯彻今年1号文件。在贯彻落实这两个1号文件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看到如下三个现实问题:一是“农民问题”不是“农民的问题”,它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产物。因此,农民问题应举全党全国之力来解决;二是“农业问题”在中国,从分到合,又从合到分,曾有几次重复,走了很大弯路,付出了沉重代价。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提高,市场竞争的加剧,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合作社,为了迈过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坎,这是农民必走的合作大道。今年1号文件指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对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适当减免有关税费”。产业化大农业的主体是农民,是农民兴办的合作社,不是这个加过来,那个加过去,也不是脱离农民的私营龙头企业。三是“农村问题”应该重在城市解决。现代社会是城市社会,社会资源几乎都集中在城市。因此,解决农村问题的资源在城市,它的工作重点也在城市。只有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三农”问题才能得以合理解决。

在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我国已经走过了“第一个趋向”,也就是农业支援工业阶段。目前应当不失时机地调整发展战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使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走上“第二个趋向”的轨道。抓紧实施“第二个趋向”这个大战略,必定促进农民大奔小康。今年1号文件的,是实施这个大战略的大部署。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调整政策,改进方法,彻底解决城乡之间的政策性不合理问题,尽可能缩小工农之间发展的差距,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力求城乡经济全面发展,让广大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小康大道。

保耕地与保粮食

今年1号文件突出了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就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相对于去年农民增收而言,这个主题是一种延续和发展,是在巩固去年1号文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使农业和农村工作能够有一个更加开创性的新局面。突出的重点,要在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开春了,抓紧抓好粮食生产已成当务之急。

发展粮食生产需要自然投入、物质投入、技能投入、社会投入,不仅需要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更需要工业和城市的投入,具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特性。所谓“综合”,指的就是多种因素同时作用。“综合”过程的要素,包括“土地和水资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劳动力和农机动力、科技园艺”;“综合”的变动要素是自然条件与各种灾害;“综合”的结果要素是总产出。粮食生产能力不等于粮食供给能力。在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今天,现有生产能力如果不能很快地得到提高,那么,产出能力距离供给能力之差就会呈现扩大的趋势。中国之大,人口之多,各有各的吃法。北方小麦的增产,无法弥补南方水稻的减产;北方玉米的减产,势必影响到南方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提高粮食供给能力,就要以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利用国内外市场进行余缺调节。客观情况总是不断变化的,今年1号文件特别强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应当明确,无论是粮食产量还是农民收入增幅,与历史最高水平来比,都还差得很远。我国粮食历史最高水平是4900亿公斤,经过去年的恢复性增产,也才4550亿公斤左右。再拿福建来说,以往,全省粮食自给率占70%,30%进口与外调;之后,自给率占60%,40%进口与外调;现在,自给率和进口外调各占一半。城乡居民口粮的需求量虽有一定的下降,但来自外地的几百万农民工和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的需求量都在不断上升。耕地是不能再生的资源。工业用地这么多,城市用地这么多,开发区用地这么多,它是不可复耕的。这对“地少人多”的福建来说,贻患是相当大的。不管你有多富,多有钱,一天三餐饭总是要吃的。由此可见,粮食是第一号的战略物资。保耕地就是保粮食,保粮食就是保小康。

福建人均只有0.6亩耕地,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战略选择就是通过资源的调整和重新配置,从而达到提升现有资源的产出率,进一步开发新的增产资源。一是保护好利用好现有耕地,提高复种指数,以面积来保证产量的增加,千万不能大手大脚地浪费耕地,乱占耕地。二是增加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赶快把农技推广队伍健全起来,拿出一笔钱来,千方百计地组织他们入户服务,以农民技术的提高,来确保科学种粮各项措施的落实。四是发展种粮合作社,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时解决粮农在产前、产中、产后所遇到的实际困难。五是具体落实两个1号文件提出的支持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保护和调动抓粮和种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把政策直接交给广大农民。特别市(县)和乡(镇)两级要拿出一个具体贯彻落实今年1号文件的意见,使中央的政策直接宣传到村、到户。加大宣传力度,目的是让广大农民都知道,弄明白,得实惠。要以核心农户为重点,在粮食产区力争做到补贴到户、科技服务到户、信息到户、维权到户、排忧解难到户。及时了解农民在落实1号文件过程中提出的新情况,认真处理出现的新问题。

搞农业与保和谐

福建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村污染也相当厉害,以致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这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事实证明: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不是农业和农村原发性的,而是外界输入性的。主要表现在:工业侵害了农业,城市污染了农村。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气,要直接扩散到广大农村才能消散和融合;工业生产及城市居民生活所产生的数以千百万吨的固体垃圾,大部分需要运到郊区和农村去填埋,有的地方甚至堆积如山,长期占用了宝贵的耕地;工业排放的大量废水,沿着江河而自流泛滥,从而使水产养殖发生大面积死亡事故;许多地方已经见不到蓝天,许多河流已经见不到清水。事实足以说明:保护生态环境,处理农村污染,工作重点是在工业而不在农业,关键是在城市而不在农村。由此可见,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工业和城市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当然,农业和农村也责无旁贷,必须勇挑重担。

农业与自然,具有两重性。农业脱胎于自然,农业也在改善自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下,还要千方百计地照应子孙后代的传承文明;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生态平衡;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还要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搞农业,保和谐,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主题。不仅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且要正确处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做规划、上项目、搞开发、建基地、组织生产,都要满足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的基本条件,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一业的发展;不能以破坏子孙后代的发展环境来谋取今天的眼前利益;不能以生存、致富是第一位为借口而愧对大自然。

搞农业,保和谐,不仅是农民增收的需要,而且也是农民奔小康的需要。古人说:长绿久富。凡是重绿的地方,增收才有希望,小康才能实现。农业为社会作贡献,不是单纯地满足农产品的供给,还要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再造上。山常青、水常秀、海常蓝、田常肥,是农业为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一个基本目标。我们建设现代农业,就要发动城乡一齐动手,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态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生产生态共建的双赢。

在农业内部,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也会导致严重的污染,当前也要抓紧治理农业污染问题,从政策、立法、技术三个层面上推动由“点”到“面”的治理,多方面控制农业污染的泛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前景。

好政策与重落实

无论是去年1号文件,还是今年1号文件,力度都很大,“含金量”都很高。可是,为什么“三农”问题还是那么多,农民增收还不快,城乡收入差距还在继续拉大?事情就出在政策的不落实上,对农民实惠的不兑现上。从去年农村情况来看,有些地方乱占耕地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乱收费的现象时有发生,粮食生产仍然停滞不前,农民收入增加不多,农村消费水平继续下降。事实表明,去年1号文件提出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许多政策和措施也没有落到实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抓落实,才有“含金量”;不抓落实,空文一张。

今年1号文件,好政策一路走来。诸如:继续补贴种粮农民,良种农机补贴加大;产粮县乡如有困难,中央财政奖励补助;粮食安全人人有责,产销挂钩各得其利;农民兴办水利,政府补贴材料费;等等。新年“大礼包”告诉人们:支农政策不能变,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大多数领导干部是狠抓落实的;但也有不少同志不重视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有的言行不一,提要求头头是道,抓落实一筹莫展;有的不愿深入实际,满足于开会议,发文件,上电视,对落实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有的主观臆断,急于求成,抓落实不得要领,把好事办偏了,办歪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落实的效果,造成一些好政策和措施因不落实而大打折扣。更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领导非但没有充分认识不落实的危害及其原因,反而把责任往乡镇一推,认为领导就是部署任务,落实则是基层干部的事情。大量事实证明,落实不够,根源在于狠抓不够;狠抓不够,关键在于能力不够。

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从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执行、确保党和国家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高度,把抓落实的问题十分严肃地提到全党面前。落实不落实,关系事业成败。狠抓落实,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解决“三农”问题,要靠落实,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也要靠落实。如果领导干部只会空说一通,不去狠抓落实,那是不能真正带领广大农民前进的。广大农民最赞成亲民利民的好政策,最渴望把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最欢迎求真务实、能办实事的牛玉儒式的好领导、好干部。我们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建立科学的制度机制来保证抓落实。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责任制、督办制、奖惩制,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不落实问题。从1982到1986年,中央连续发过五个1号文件,去年和今年又了第六、第七个1号文件。这七个1号文件,不仅是决定农民命运的大事,也是决定国家发展的大事。如果没有这七个1号文件,就没有今天农村的新局面,也没有国家发展的新局面。好政策重在落实,好政策也要与时俱进。一项好政策往往也只能管一段时间,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重视“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总的精神,解决具体问题则要根据新情况,拿出新办法。只有永恒的精神,没有不变的政策。何况,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还会有曲折,还会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会议还得开,文件还得下,贯彻还得抓。农村改革和发展依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千百年来贫困的中国农村,世世代代辛劳的中国农民,今天应该过上好日子,他们也能够过上好日子。过好日子,要靠好政策,要靠天时地利人和,要靠广大农民自己的创业和奋斗。

兴科技与抓人才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首要任务是提高农民自身的发展能力,这是一个治本之策。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已在“三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进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科技兴农,首先要兴科技,科技不兴,怎么兴农?在这方面,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不顺,服务功能逐步削弱;农技服务内容比较单一,社会化服务难度很大;农技推广投入严重不足,服务功能难以发挥作用;农技推广人员福利待遇非常差,合法的权益没有得到基本的保障。因此,“三农”流失严重的是人才的流失。不信,请看下列几组数字:1、据一些农技站了解,在农技推广人员中,工资由财政发放的占35%,定额补贴的占30%,自收自支的占35%,有人说,农技站既不姓公也不姓私,是个“三不像”的不管站。2、在调查中还发现,35岁以下的农技推广人员,“安心”的占35%,“不安心”和“半安心”的占65%。为什么“不安心”?农技人员说,“站难生存,人难养活,总不能叫我们等死吧?”。3、据了解,福建农技推广人员在编不在岗的人数已占13%。各地农技人员流失占5%,这几年已有1000多名农技骨干跳出农门找“钱途”。4、对不同类型的10个村进行一次粗略调查,这十个村共有高中和职高生56名,他们的动向是:考上大专毕业后,没有回村的8人,进入私企和外企的12人,做民办教师8人,进城打工的16人,出国谋生的3人,在县城摆地摊的4人,真正回村的5人,其中还有一病一残。毕业的学子都不回村,这是亟待引起高度重视的大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今日农民增收致富,而且关系到农村发展的未来。农村是具有很大潜力的实用人才市场,但由于我们观念陈旧,不懂得如何去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用人才。在这个方面,我们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保护和留住农村实用人才要付出高额的成本代价,这笔大钱舍不得花,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搞不起来的。报道说,去年约有260万大学毕业生,一时无法就业。中国农村这么大,不知需要多少大学生。然而,众多的大学生,一心盯着大城市,坚决不到农村去。问题何在?值得深思。当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狠下血本,探索一条学子能回农村创业的新路子。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解决“三农”问题,要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离开了人,农业和农村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三农”第一位的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人。有关研究显示,人的潜力在缺乏激励时,只能发挥20%到30%,而在良好的环境下,可以发挥到80%至90%,我们一定要善于用人。什么叫发展?说到底,就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存价值的提高。没有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这几个提高就无从说起了。兴科技与抓人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抓紧人才,才能大兴科技。

在贯彻落实今年1号文件时,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要求,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力度。改革,是完善这个体系,而不是搞乱这个体系。在改革中,探索一套农技推广的新机制和新办法。一方面发展壮大农业人才队伍。从当前现实来看,凡有一技之长,能带领大家致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应该说都是人才。它既包括农业行政人员,也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因此,我们要坚持用小康大业的目标凝聚人才,用不断创新的机制吸引人才,用满腔真挚的感情留住人才。当然,光讲感情留人是不够的,必须制定一套真正留人的办法和措施。另一方面,大力开发和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随着形势的发展,如今把农村实用人才称为“小康人”,他们懂政策、法规以及科学文化,他们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市场贸易。“小康人”就是农村中选的“土博士”、“土专家”、“种秀才”、“养秀才”、“加工秀才”、“营销秀才”,等等。“小康人”在奔小康的舞台上,大有作为。目前在农村,“小康人”为数十分不足,最缺的是基层班子的骨干和奔小康的带头人,它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性“瓶颈”。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营造一个有利“小康人”脱颖而出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抓紧建设一支符合兴农要求的人才队伍,才能带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才能抓好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加快实现全面小康。

上一篇:柘荣交警打造“绿色通道” 下一篇:尽快统一行政机关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