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下都督”的百年之冤

时间:2022-08-28 10:57:09

“床下都督”缺乏证据

辛亥首义一举光复武昌,黎元洪被革命党人逼为都督。从此百年来,关于“床下都督”的传闻,其说不一,信者说其有,不信者道其无,百年来一直为学界所关注。

笔者为撰写首部黎元洪传记小说《首义都督・黎元洪》,在海峡两岸查阅了大量典籍、走访了相关人士后发现,早在首义前,鉴于黎元洪在新军中的威望与地位,革命党人曾酝酿推选黎督鄂。参加首义并任民国首届国会众议院议员的胡祖舜,在《武昌开国实录》中作了阐发。他说:“(黎元洪)为人有谨厚之称,平素颇得军心,职务虽在第八镇统制张彪之下,而声誉则远过之。戴黎之举,良非偶然。”

对于黎元洪出任都督的过程,早在民国初年,日知会会员张难先曾遍访参加武昌首义的当事人,以及第一个签名入盟的同盟会员曹亚伯等各方面人士,写成《湖北革命知之录》等,作了详尽的介绍。文中明确指出,黎元洪是“避入房中”,并非从床下拖出。

胡祖舜在《六十谈往》中也有类似记载:当黎得悉要他出任都督,予以坚决拒绝。经好言相劝仍无动于衷,“众不耐,乃有人曰:我等好意来请,乃尊重统领也;如坚执不去,则自取祸耳!黎踌躇有顷曰:我去我去!”曹亚伯之《武昌革命真史》亦持此说。

胡祖舜参与了武昌起义,并任黎元洪之鄂军都督府军事参谋官,此处虽有为尊者讳处,但字里行间,仍流露出黎元洪的心态:被动、胆怯而又顽固、自愎。

同盟会员居正,则在《辛亥札记》(后更名为《梅川日记》)中,引用了首义当事人李西屏(原名李翊东)撰《武昌起义纪事》一文所罗列的三种传闻:“有谓自其室中挟出者,有谓马荣自其床下挟出者,又有谓自参谋家挟出者……”

另外,黎元洪本人亦自称是“避匿室后,当被索执”。

而元老胡汉民在其自传中则说:“黎初以革命党胁迫而出,谓之‘床下都督’。”另一元老、前中山大学校长邹鲁,在《中国史稿》中,文砥(公直)在《中华革命史》中,均谓其为革命党人从寓所床下搜出。

只是胡、邹均不是首义的亲历者,所说不过是“谓之”“或曰”之类的传闻,并未罗列任何证据。

学界认为,早期关于武昌首义的记载,以曹亚伯著《武昌革命真史》、张难先著《湖北革命知之录》与胡祖舜的《六十谈往》最为著名。治学严谨的教育家余家菊如是说:“这些著作人,都参加了当时的实际活动,见闻比较真切。曹君搜罗当时的文件甚为丰富,张书考订甚为周详,胡书叙述,极为生动。”上述三书均无“床下都督”之说,应该说,是最为可信的。

新闻战推波助澜

那么,“床下都督”到底是怎样传播开来的呢?

事情的起因是黎元洪与袁世凯狼狈为奸,将首义元勋张振武诱骗到北京,于1912年8月16日凌晨,将张杀害。案发后,举国上下口诛笔伐“袁民贼”、“黎屠夫”。武汉地区因此引发了一场关于“床下都督”的讽刺小说战。

资深报人蔡寄鸥在《民心报》上愤然发表了《哀大江报》一文,讽刺“夫黎元洪者,不过一庸常人耳。英雄不出,遂令竖子成名”。讥黎阳夏失守后逃往葛店,是“善唱空城计”的“逃跑都督”。黎看后,当即下令将蔡抓到都督府问罪。《民心报》原是蒋翊武领衔主办,所以蒋迅速赶来说情,黎就送他个人情,但《民心报》就此查封了。

袁、黎勾结屠杀了张振武后,武汉地区的两大报纸《震旦民报》与《群报》非常活跃,今天你出招,明天他应战,展开了一场反黎与拥黎的文字战。

首先《震旦民报》主笔蔡寄鸥发表了一篇社评,指斥黎元洪于起义之时,匿避于床下,名曰“床下都督”;汉阳失守后,又弃城潜逃,成为“逃跑都督”。对此,《群报》则极力为黎辩解,称黎元洪“匿迹床下,觉竖子之不足与谋;弃城逃走,乃效法孔明之空城计也”。

这时,鸳鸯蝴蝶派作家贡少芹在《留守风流史》中,攻击曾在南京担任留守的革命党人黄兴。对此,马野马、蔡寄鸥两大主笔,又以纪实的手法,用文言或半文半白的文体,分别迅速写成了《床下英雄传》和《新空城计传奇》两篇讽刺小说,并连续在《震旦民报》上发表,充满了辛辣讽刺趣味,一时间轰动三镇,影响全国,发行量也因此一增再增。于是,“床下都督”之说就不胫而走了。

贬黎的症结所在

其实,在黎元洪身上有许多可取之利处。他虽出身行伍,但常常手不释卷,这在当时鱼龙混杂的社会里,的确难能可贵。张之洞之所以赏识他,就是看中他敬业乐群。他十分重视人才,对秀才出身或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军人,不管政治倾向如何,只要是人才,他都“曲为维持,使之因才得职”。他首任总统时,起用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更是传为美谈。

关于黎元洪一直被边缘化的原因,学者雍叔在《黎元洪与辛亥革命》一文中称,所谓“床下都督”之说,就是革命党人对他的一种“轻视”罢了。

历史学家、教育家章开沅先生更是一语道破其症结所在。他说:“长期以来,黎元洪就没有享受过历史的公正。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的正统史观的影响,而且有共产党革命史观的影响,此外还有湖北地区若干首义志士的党同伐异乃至挥之不去的潜在‘反清情结’。这样,就使我们难以对这位重要历史人物及其相关史事作出客观而公正的评述。”(摘自《中华读书报》)

上一篇:向中南海进言的中国智囊 下一篇:神秘将军 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