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上好初中音乐课

时间:2022-08-28 10:10:44

利用多媒体上好初中音乐课

摘 要:在音乐教学中适当的运用电教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强化美好情操音乐能力、思维能力、美好情操,对可塑性很强的小学生来说,电教手段形声兼备,可达到教学过程整体优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们的歌声更加动听,插上翅膀飞向蓝天。

关键词:艺术;情境;作用;欣赏

进入21世纪,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多媒体的运用在音乐教学中的出现,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运用到歌曲学习、音乐欣赏及节奏训练中,帮助学生熟悉歌词,理解歌曲风格和内容,感知音乐的表现力,并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过去的音乐教学,由于受时代的局限,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范唱为主。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此看来,音乐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唱歌为例,像《游击队歌》、《歌唱祖国》、《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来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只有使用电教手段,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而使用电教多媒体就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乐效果,准确无误地表现音乐形象。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它可以把无声的电教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形象具体。“音乐是最感情的艺术”,同时,音乐又是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音乐教学应当努力使音乐的情感性和形式性获得有机地统一。运用电教媒体,在音乐课上营造一系列具有浓郁审美色调的情境,使学生既受到感情的陶冶,又获得形式技巧的训练,使学生得到全面地发展和提高。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多媒体的运用在音乐教学中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进行唱歌教学,不仅课时容量大,而且生动形象,比起传统的唱歌教学省时增效.音乐欣赏课上,经过多媒体视听技术处理的音像资料,声像俱佳,形象逼真,为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为发展求新思维提供了特殊有效的环境,倍受学生欢迎.我在上欣赏课《一二三四歌》时,把欣赏歌曲《阿里郎》、《我的家乡多美好》、补充欣赏歌曲《万泉河水清又清》,以及相关的节奏联系,发声练习等,都做了课件。上课时,我只需轻点鼠标,教学内容便逐个展示出来,教学节奏大大加快。虽然教学内容比平时多了将近一半,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松地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多媒体用于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起到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能达到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审美心境,唤起新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渴望;用于教学内容之中,则会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佳的宜人,感人,化人的审美效应。比如教《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在幻灯映出的“青山、白云、河水、梯田、果树、松柏、麦浪”背景下,然后播放歌曲的演唱录音,这样把学生置身于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里,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歌中的家乡和我们自己的家乡的思想感情运用多媒体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他们欣赏美的能力。

加强欣赏,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感受不同的风格,感受音乐的强大表现力,激发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它涉及到器乐欣赏、戏曲欣赏和曲艺欣赏等内容。在乐器欣赏中,又涉及到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丝竹乐和吹打乐等主要乐种,在乐曲中,还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种乐器的音色等。如何获得欣赏的最佳效果?唯一的手段就是放映教学录像带。通过录像,学生可以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演员的服装道具,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如在欣赏现代京剧《阿庆嫂》的唱腔和其它组合片断的过程中,我紧随画面介绍了京剧人物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黑、白、灰须生和不带胡须的小生,什么是青衣、花旦及刀马旦,什么是花脸、黑头等。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如在欣赏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时,我根据乐曲内容,把它制成“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涧澜拍岩、矣乃归舟”八幅灯片,学生在欣赏时,既有听的,又有看的’情致益然。

运用多媒体的形象性、直观性、交互性等优点,可以一改往常音乐课上“范唱―视谱―唱词”的单一音乐教学模式,在音乐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索研究,精心地进行设计,才能创造出一个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教学情境。只要我们根据不同的歌曲灵活地掌握和运用多媒体,并把他们同其他手段和方法融为一体,不断地去创新,就一定能闯出一条音乐教学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周斌.多媒体教学在初中音乐课中的应用.北方音乐,2014.

[2]张奕峥.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J].科技资讯,2009(01).

[3]邢雪梅.流行音乐、多媒体与初中音乐教材的综合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3(24).

[4]温静.高师声乐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2007(03).

[5]陈薇.浅谈多媒体在表演专业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6]张金宝.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7).

[7]张毅.浅谈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J].科技创新导报,2010(01).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 下一篇: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