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信念偏见效应”

时间:2022-08-28 09:51:28

你不知道的“信念偏见效应”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丈夫经常都按时回家打理家务,突然近段时间经常加班而晚归,于是妻子认定丈夫对这个家的感情淡漠了、心开始变了……

女友总是在收到男友的信息后,立即给男友一个甜蜜的回复。突然有几次,男友给女友发信息后,女友到第二天都没有回复信息,于是男友认为女友移情别恋了……

作为公司出纳的妻子发现作为老板的丈夫的报销票据里,有自己家住址附近旅店的消费发票,于是认定丈夫和其他女人在旅店开房……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不要以“我只是太爱他”、“我太在乎他”为自己开脱,这其实是“信念偏见效应”。心理学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人们倾向于把他们能为之构建一个“合理的”现实世界模型所推断得到的结论判断为正确。但很多时候人们观念中的现实世界模型其实并不合理,以此推断的结论自然就会产生偏差,这就是“信念偏见效应”。

纵观当今丰富多彩的影视荧屏,不乏执著追求“爱情”或固执坚守情感的故事上演,其中,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所演绎的情节尤其让人记忆深刻:医院外科专家安嘉和是众人眼中一等一的好男人,事业一帆风顺,但他却是一个充满猜忌、具有家庭暴力倾向的丈夫。故事跌宕起伏的发展,全部源于安嘉和对感情的“执著”所带来的猜忌,并引发不断的意外伤害。这个让人惊心动魄的故事,引起了我们对生活中这一类心理现象的深思。

正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安嘉和的现实世界模型:安嘉和认为异性间的接触交流一定会产生感情,而自己的妻子与其他异性接触,就会产生背叛自己的感情与行为。安嘉和判断所依据的前提看起来合理,实则并不全面、正确,结果推断出错误的结论,错误结论指引下所产生的行为,自然会引发家庭暴力及一系列意外的悲剧。

现实的感情世界里,一样存在“信念偏见效应”的例子:

从偏僻家乡外出闯荡、事业小有所成的小文,终于在28岁时,认识了令她心仪的男子小汪。此前,小文曾得过一场病,医生告诉她,日后她不太可能生育了,因此,当小文情不自禁与小汪发生关系时,小文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结果令小文意想不到的是,她怀孕了。就在小文权衡再三决定留下这个孩子的时候,小汪却选择逃避到外地发展,后来在外地结婚生子。

儿子出生后,小文始终放不下这段感情,同时认为小汪应该对他们母子负责,然而小汪却拒不理会。于是,小文开始了与小汪的拉踞战,从把小汪告上法庭要求解除非法同居关系并争取到儿子的抚养权,到为儿子上户口向小汪索要罚金,到日后没完没了地向小汪追收儿子的抚养费,小文陷入了与小汪的不断周旋与纠缠当中。直到儿子九岁时,她听说小汪与现任妻子及他们的儿子有很漂亮的房子住,而自己的儿子却什么也没得到。小文周围的朋友也都说她不够精明,所以小汪才没有负起责任给他们母子提供足够好的生活条件与钱物。在与小汪争吵得不到其同意的情况下,心怀不忿的小文决定狠一点,意欲撬开小汪空置在广州的公寓强行搬进去,她觉得这是小汪必须付出的代价,他没有资格将他们母子赶出公寓……

在上面这个真实故事里,小文的现实世界模型中认为不负责任的男人需要付出代价,而小汪就是一个不折不扣不负责任的男人。所以小汪必须付出物质上的代价。但小文没有意识到的是,她的判断发生了“信念偏见效应”,她所依据的前提似乎符合现实的道德期望,是合理的,但事实是,这个世界上不负责任的人不一定就会以物质的形式付出相应代价,她所构建的现实世界模型不完全正确,以致她想要实践的结论其实就是个错误。“信念偏见效应”影响下的小文一直坚持着这种被自己认为正确的判断,为了实现让小汪付出代价,小文牺牲了自己九年的宝贵青春、快乐和幸福,甚至不惜采取违法的行为,侵入他人住宅。把自己推向了违道德准则的那一面。

后来,小文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才明白自己九年来对那份所谓感情的“坚持”完全是一个错误,这时候的她,已经37岁了。她最终放弃了这个错误的“坚持”,选择删掉与小汪的一切联系方式,努力让自己从内心真正放下与小汪的一切过往和记忆,并主动开始寻找一个值得让自己拥抱和付出的男人去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

凡此种种,相信大家还能列举出生活中很多类似的例子,而只要认真分析与了解沟通,就会发现“信念偏见效应”所导致的片面与错误。所以,在复杂的情感世界里,人时刻要认识到自己认知偏见的错误并加以修正,也需要懂得爱情应该建立在现实与理性之上,没有智慧和理性的爱情,即使有十二分的深,即使再不管不顾地“执著坚持”,到头来也可能是彼此伤害,最终一败涂地。能够放弃有偏差的“坚持”、懂得放手的人终能走上坦途。并寻找到真正可以栖息的地方。

上一篇:针灸治疗关节病痛与药物治疗的比较 下一篇:佟大为:结婚后我与老婆“师生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