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桂枝汤及其服法谈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时间:2022-08-28 07:38:53

关键词 桂枝汤 服用方法 抗生素

桂枝汤是仲景为太阳中风而设之方,主治营弱而卫强的外感风寒表虚证,症为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方中桂枝辛温,解肌祛风,以治卫强;芍药苦平,补益阴血,以治营弱;生姜辛散,以助桂枝散邪;大枣甘温,以助芍药养阴;炙甘草调和诸药。有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之功。其服法有以下特点:①药后啜粥:可以助药力,益胃气,易汗出。②温覆微汗:温覆能助卫阳,利于出汗;微汗是防过汗伤正或发汗太骤,驱邪不尽。③获效即停药:以免过汗伤正。④无汗续服:如辨证准确,药后无汗,证未变化,可以续服,并适当缩短服药间隔,病重者可以日夜连服。⑤注意忌口:以防伤胃恋邪,影响疗效。按照仲景治疗原则,如太阳病误下或汗下后,表证仍在,表邪未入里,还用桂枝汤。如表里同病,表证为急时,也急当救表。强调表证禁用清里、攻下、涌吐、消导等法,以免病邪入里。可见仲景立法严谨,处方用药简洁精到。

抗生素相当于中医的“清热解毒”药,一般指病邪已入里化热、里热为盛(即仲景之阳明气分热证的白虎汤证)时方能应用,相当于现代医学有细菌感染的证据,或高热持续,血白细胞明显升高,或血、痰、尿、粪等标本病原菌培养阳性等等。而现在有的医者,根本不顾是否有细菌感染的证据,只是上呼吸道感染,出现鼻塞、流涕等,就一律使用抗生素,全然不考虑可能是病毒感染。如此用药,不仅无效,也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还容易产生耐药。此时若应用感冒退热药,也符合中医太阳中风发汗解表之意,但剂量要掌握适当,不可过量,汗出后即停服,以防发汗太过伤正。服药后啜粥及温覆以取微汗。药后无汗热不退,可以再服。

国外药物学家多年前就预言,2015年将是世界抗生素的末日,换言之,2015年又会出现抗生素还没发明之前,碰到一个小小的感染就束手无策的现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不久前已经出现了超级耐药细菌感染后无药可治的病例。我们在门诊经常碰到一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呕吐、头痛、全身无力等患者要求用抗生素治疗,全然不顾有无细菌感染,好象抗生素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其实上述病症可能只是由于感受外邪,或饮食停滞,或脾胃虚弱而致,治疗只需疏解外邪,或消导积滞,或益气健脾化湿,而不需要用抗生素。

目前抗生素滥用情况比较普遍,改变这个现象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需要我们每个临床医师从现在做起,象仲景那样,表证不用里药,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使抗生素的末日永远不会到来。

收稿日期 2009-11-18

上一篇:乌药精颗粒中粗多糖的检测方法探讨 下一篇:经方治疗神志病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