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IT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8-28 07:00:27

非IT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就如何达到该目标,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定位、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方法等各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贯穿于实际教学的全过程,力争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课程定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

1.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基础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被认为是提升大学生素质和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技能。但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几乎彻底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方式,社会各领域使用计算机的深度和广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起点要不断地提高,而不同区域的生源在计算机技能方面又存在较大的差别,是我们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目前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讨论的重点。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以及《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2009》的精神,并结合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之实质是面向应用需求,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的定位

由于授课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更关注课程的实用性,因此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知识、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同于其他的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面相对较广,而且知识更新速度也要快得多。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该根据教学目的适当放弃或加深一些知识点,力求各知识点的教学内容相对完整。例如本学期针对2013级新生,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把以前必讲的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史以及硬件的组成等都改为让学生自学,把时间用于讲授应用性更强的多媒体和数据库模块上。当然为了达到自学的目的,我们需要通过提交学习笔记等各种手段对学生的自学效果加以检测。

3. 明确教学目标,采取新的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观念和理论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必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对21世纪的教师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是当今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计算机基础教育更应实现这种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神,首先必须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

3.1以兴趣为先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由于大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或多或少的都接触到一点,加上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普及,在中国家庭里购置一台或多台电脑,已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所以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有多年使用电脑的经历,自认为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已经没有学习的必要了。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区,即使是他们认为最简单的OFFICE应用软件与我们要求也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为了使学生彻底改变这一观念,我们在授课时采用“先入为主”的案例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介绍WORD操作时,我们拿出现实生活中学生各种团队活动的海报作为引入实例,告诉学生这就是WORD的功劳,那你们现在是否可以独立完成呢?如果还不能,难道就不想拥有这样一项基本技能吗?在讲授EXCEL时,我们也是首先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如下图1、2、3:这样的数据需要处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随时都可能遇到,那么你们现在是否可以轻松解决呢?如此以来,学生很明确教学目的,这样在明确目的的驱动下努力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学习,同时他们还可以在此基础更进一步的提出要求,然后尝试去解决。这样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和上机实践,对学生的操作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达到了教学要求。

3.2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将应用意识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各行各业对高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应具备利用计算机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育阶段就必须突出应用的概念。突出应用的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教师在讲课时通过实例的方式把应用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做充分的准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恰当的、实用的、能充分突出应用的实例。

例如,在讲授数据库这部分内容时,对于大学新生一般都很难理解数据库与各种应用程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人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采用下图4、5、6的实例引入教学内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应用程序这样的界面应该是所有的同学都见过也使用过的,只是大家在使用时并没有思考它与数据库到底是怎样发生关系的?上课时可以演示给大家看一看,让他们真实地理解,其实当用户做注册操作时,一旦提交所输入的数据,最终是送入后台的数据库保存。用户做登录操作时,其实也是将用户名和密码与数据库中已有的数据做比较,只有找到相等的数据说明已注册成功,才能正常登录,然后才能正常使用相应的软件。有了这个实例,在讲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时也游刃有余。

3.3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当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信息素养与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所谓信息素养是吸收、处理、创造信息和组织利用、规划资源的能力和素质。也就是说,要求每一名大学生在信息社会中,都能够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进行有效的检索,发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通过适当的分析处理,使获得的信息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作用。此外,信息素养也包括能过自觉遵守与信息相关的道德、法律和规范等方面的品德。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的设置中,要研究计算机基础教学如何在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与能力方面发挥作用。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方法上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计算机基础课的很多内容与信息及技术密切联系。例如在讲授文件系统时,重点要让学生掌握文件夹和扩展名的意义,对于“文件的扩展名是标识文件的类型”不是仅仅让学生记住这句话,会做一个选择题或填空题,而应该让学生明白不同扩展名的文件有不同的存储格式和处理方式和方法。这就好比我们写文章时可以一行一行的写也可以一列一列的写,但以列式写的文章是可以转换为行式的,反之亦然。由此让学生明白不同格式的文件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样虽然我们不会讲授各种格式转换的工具软件,但学生具备这一基本素养,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技能。

4. 结束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探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入手,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对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实验模式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通过本学期教学实践,从调研结果果看,应该说是取得较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进一步做好总结以便及时改进,为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苏根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讨;中国成人教育 2006年第2期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展创新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洋;何婷婷;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考[J];科技资讯;2006年01期

[4]张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计算机教育2009年第13期

[5]熊聪聪;宁爱军等 ;以信息素养为目标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研究与探索 ;计算机教育2009年第13期

上一篇:普惠精神:浙江农信的正能量 下一篇:浅议在情境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