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施工技术在±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工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8 05:37:46

强夯施工技术在±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工程中的应用

摘 要:文本主要以四川双龙±800千伏换流站工程为例,首先介绍了强夯施工技术基础理论和技术特点,然后阐述了强夯施工技术在±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工程应用的工艺流程和施工要点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强夯施工技术;±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工程

中图分类号:TV472 文献标识码:A

四川双龙±800千伏换流站工程是溪洛渡左岸电厂电力外送的配套工程,也是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的送端站。该送端站位于四川宜宾市宜宾县双龙镇铁村,总占地面积147205m2,东西长295m,南北宽499m,换电站北面是东西走向的山脊,其高程为582m,南侧承接山体处有一小溪,西侧有一条规模较大的冲沟阳田湾,场平均高度为510.2m~511.9m,最大挖方高约26m,最大填方厚度约17m。受地形、地貌和水文条件的影响,±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的送端站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强夯施工技术进行施工。

1 强夯施工技术概述

强夯施工技术一般会用8~30t的重锤通过落下冲击路基,使路基填料能在冲击力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应力和冲击,将路基土和其他填料孔隙压缩,改变填料结构,使填料之间密实,以提高路基强度、降低压缩、改善路基均匀性和加速路基沉降,最终为工程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强夯施工技术特点:(1)强夯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对填料粒径要求较为宽松,对于填石路基,要求其填石路径不能超过填石层厚度的2/3,但填石粒径可在50~60m之间。(2)施工中用强夯法进行夯实,夯机重、冲击高条件下,其冲击功能相对较大,能使填料和原地面结合,确保填石路基施工质量。(3)强夯施工技术能加速填石路基施工速度。强夯施工技术除了具有上述优势外,也存在相对劣势,如机具笨重,前期施工便道在不能及时打开情况下进场相对困难,机具施工中也不便于移动等。

2 ±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工程施工程序

2.1 强夯试夯工艺施工流程图(图1)

2.2 试夯施工步骤

首先,要测量放线,在此基础上对桩进行控制,将控制基准点设在固定不易改变的位置,用石灰线标出第一遍点夯夯点位置,明确的标出每一夯点地面轮廓线,夯点布置为正方形,夯坑中心间距(1000kN·m间距为3.0m、5000kN·m间距为5.0),并测量出场地标高。

然后,起重机就位,将夯锤调至夯点石灰线内,先测量夯前锤顶相对高程,再将夯锤起吊至预定的高度,使夯锤脱钩自由落下,放下吊钩,测量锤顶相对高程。如果发现因坑底倾斜而出现夯锤歪斜状况,需要及时将坑底整平,之后重复起吊到预定高度和测量锤顶相对高程,并根据标准夯击次数和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再重复起重机定位到测量锤顶相对高程这一过程,完成1000kN·m~5000kN·m点夯的夯击。

最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再次测量场地高程,并根据上述步骤按照设计规定次数,逐次完成全部击遍数,之后再进行低能量满夯,将场地和表层的松土夯实,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2.3 试夯要点

(1)施工前,应先对场地内所有的管线转移走,清除场地上空和地下障碍物,做好场地整平工作。夯点定位允许偏差为±50mm,明确夯点位置和标记编号。夯击时夯击点的中心偏移不能大于150mm。

(2)起重机设备应选用起重能力不小于锤重的1.5~2.0倍且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以满足提升高度的需求。工程中对夯锤、脱钩装置、吊车臂杆和起重索具等关键部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后应该及时采取可行性措施。

(3)夯实土层过程中,如果天然含水量不大于10%时,要将其增湿至最佳含水量。

(4)开夯前需要对夯锤重和落距进行检查,并对单击夯夯击能量进行检测,以确保其与设计要求一致。

(5)施工中,为了避免夯点放线出现问题,每一次夯击前,都要对夯点放线进行核查,夯完之后对夯坑位置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偏差或漏夯现象,要及时进行纠正。同时也要将施工中产生的各项参数、夯击沉降量和施工情况进行记录,以备不时之需。

(6)因强夯过程中,会有土块、石子飞击现象,要求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并做好与之配套的安全措施,划出影响区域,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现场。

3 强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在对±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工程施工程质量进行控制时,需要做好施工前期质量管理工作,施工期间质量控制工作,以及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

3.1 施工前质量控制措施

首先,施工单位应以质量为第一宗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好人、机、料、法和环等多环节管理工作,并重视施工原始资料,真实、准确、可靠的记录材料和保存原始资料,确保施工资料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其次,没有设计图纸的施工方案应不予以施工,建筑材料无合格证或不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检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

再次,用于工程施工的工程规范、标准、操作规程配备率必须达到100%,为工程施工提供标准依据。

最后,要对主材料、半成品、工序成果进行标识和记录,减少混用或使用过期产品,测量器具、计量仪器必须送到专业部门进行检测,确保其检测率,从而保证计量器具的精准性。

3.2 施工期间质量控制措施

首先,施工中要严格依据施工技术措施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进行,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对每一道工序进行管理,以达到全面创优的目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每一道工序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确保各工序的施工质量能满足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对于不符合工序质量的,拒绝接受并向工程负责人进行汇报,直至满足设计需求为止。工程技术人员要负责原始资料记录和收集整理工作,明确每一个夯点的标号,记清夯击数和夯击深度,不应出现漏夯、漏记现象,出现问题及时与上级部门取得联系,及时解决问题。

其次,夯锤的质量必须与设计一致,满夯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搭接;强夯过程中,夯点中心距偏差不能大于100mm,强夯坑必须用石灰画出,不得用“+”代替;夯坑底部不平时,要及时垫平;夯锤的排气孔要保持通畅,如被堵塞,应立即疏通,避免产生气垫效应,影响施工质量;夯锤落锤时要保持平稳,如发现偏移或坑底倾斜,要重新就位或整平夯坑;夯锤就位时,起杆将龙门架大致置于夯点中心位置,推开龙门架,提锤离地约300mm,将锤放下,确认夯锤是否在白圈范围,如果有偏差,司机操作吊车少许转向,再次将夯锤提起、放下,直至将锤完全对中,指挥人员方可指挥起锤,以确保夯点中心位移在允许误差以内。

再次,如果现场出现耕植土或淤泥集中的情况时,必须进行置换和采用其他施工方法进行处理;各工序要执行质量自检、互检和专检三级检测,合格后,通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验证放行;主动接受业主、监理和授权的质量监督站的检查。

3.3 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首先,施工过程中,需根据施工实际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机械设备选好后必须对其进行校正和维护,确定无问题后再用于施工,减少安全隐患率。

其次,设备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培训,获得上岗证后方能上岗,也要避免酒后设备操作。

再次,施工人员施工中应需在不小于30m区域,强夯试验施工作业点外50m处设置安全区,强夯试验施工作业点外100m范围设置警示区,200m范围进行噪声、振动监测,并对施工影响进行进行评价,减少噪音,避免不必要的施工纠纷。同时要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即便夜间施工其声音分贝应控制在55dB,白昼施工控制在70dB。

结语

强夯施工技术在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工程中应用,能减少工程因地理、水文条件而造成的路基不平和路槽高程不稳固问题,对填石路基进行补平,加速填石路基沉降。经工程实例证实,强夯施工技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质量问题,确保工程安全、按时、保质完成。

参考文献

[1]王庆龄.浅谈强夯法基地处理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2(15).

[2]季玉海.强夯法加固地基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27).

[3]杨印旺.强夯法在黄土地区某高填方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2(07).

[4]李春牛.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在皖南地区某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9(05).

[5]熊双全,彭建军.强夯法在地基处理工程中的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09).

上一篇:计算机化系统在制药行业的应用 下一篇:变电站大修技改工程中土建工程施工的安全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