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清心在玉壶

时间:2022-08-28 04:41:12

艺术家是为“美”而生存的,每一件富涵“美”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生命的结晶,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为了将作者心中的“美”向世界诠释和宣泄。于是,我们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不仅仅只流连忘返在艺术作品的结构和色彩之间,要透过一件艺术作品看到一张艺术家深思的脸和一个正在思考艺术和人生的灵魂。

当画家唐壮怀先生将油画《逸系列之清壶牵月》摆在我眼前时,我不禁为这幅高深的绘画艺术作品而折服,随后我连夜上网百度了他的《逸系列》《滚滚红尘系列》和“唐氏荷花”等水彩意象画作品。在这些画里。我看到了壮怀先生对绘画艺术的思考与探索,看到了壮怀先生对艺术人生的执着和修炼,看到了壮怀先生对西方油画艺术文化的继承、批判与创新,更难能可贵的是看到了壮怀先生对中国文化元素的热爱和融入。而《清壶牵月》这幅油画里,我想油画本身的结构和色彩已经完全不能够表达一位具有中国魂的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跟壮怀先生详聊后更能将我心中的这种折服感浓烈,我不仅仅是在为诞生一件艺术作品而惊叹,更是在惊叹在油画界发现了一种独具风格的“中国魂”。

从壮怀先生一系列作品来看,壮怀先生的胸中是“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与高度;是“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胸襟与气度,他另辟蹊径,试图寻找一种真正的中国式的油画艺术;是一种艺术境界里的“大无畏”精神,他不再徘徊于油画艺术的西洋表现技巧,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油画结构与色彩的表象,他敢于创新,他敢于挑战,他敢于独占山头。我想说真正能够这样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油画绘画艺术的,恐怕在当今的中国是凤毛麟角,壮怀先生能做到这一点可谓是难得。

油画需要远观,远观才能看到油画的美。一般人看壮怀先生的《清壶牵月》,会觉得它似乎离经叛道、形状怪异、让人玄幻和疑惑,这让我想起了那句经典:“越真实就离艺术越远” 。其实,当西洋的油画艺术从古典主义的宗教内容走到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再到19世纪末叶开始,油画不再通过绘画形式如实描绘自然,而将油画形式作为表现自己精神与情感世界的媒介,以想象、幻想等方法构造作品;再到20世纪,传统油画技法中的某些元素往往作为艺术观念的形式体现被强化,甚至被推向极端,油画形式语言受到艺术家的普遍重视。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艺术在越来越注重“内涵”和“灵魂”,以单一的重视表象的艺术评价时代需要终结。当壮怀先生将西洋油画艺术形式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相融汇、相贯通的时候,如果以单纯的表象去看待壮怀先生的绘画作品,那样的评价结果将是一场美丽的荒诞。看壮怀先生的画,尤其是他的逸系列作品,需要在中国几千年文化溯源中去寻找理解和答案。

中国的绘画和西洋绘画比较,更注重“意境”,实际上绘画就如同作诗一样,需要通过意象来反映意境,从而去寻找到艺术家的灵魂。当然也不是不注重结构和色彩,壮怀先生的绘画基础和理念源于他的书法功底和文化理解,他由书悟画,将草书中的某些艺术表达融入了绘画之中,并注入了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绘画艺术风格。

你看看《清壶牵月》,多么诗意的名字和画境,有一种得乐山水、飘逸天上、清心人间的怡然情趣。那一轮月,不是天上的弓弦,也不是碧海的孤舟,也不是素娥的眉黛,而是一种玄幻的上古时代的神话之月,极具悠远。而月下之壶,更是得天独厚的神韵,易经之中的八卦嵌入期间,壶把是“乾坤倒换、否极泰来”,壶嘴是“乾坤有序、顺其自然”,多么地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表达。壶盖上更是万物之源的“道”,道生两极,一阴一阳,相互轮回转换,而衍生万物,这就中国文化讲究的“溯本追源”的理念体现。壶中更是清风明月映水,可以幻化无边境界,有山有水,有桥有船,将中国山水文化中最美的元素巧妙结合展现,不累赘也不多余,让人倍感清新飘逸,让人幻梦期间,悠然自得。再看看那连接天上人间的草绳,你是否在感到时光的流逝和记忆的沉积,远古人类以结草绳记事,记录时间的流走,而壮怀先生用这样的草绳将天上人间牵连,又成了道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多么和谐的文化内涵,多么深度的文化表达。真是“一片清心在玉壶”。

再谈谈其画的结构,线条不拘泥,自由流畅,有的线条是断的,这和传统的油画线条似乎格格不入,然而这恰是壮怀先生的高明之处,他把这种线条的连接放入了欣赏者的脑海,给艺术欣赏者留下了想象的空白,就好像齐白石画虾子,从来不画水,反而将虾于水中的自由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壮怀先生对线条的把握和齐白石画虾不画水是异曲同工之妙。

再说说画里的色彩,油画颜料堆积和涂饰的功能以及极强的可塑性是其他绘画形式种类无法去相比的,它的这种特性使油画在感观上产生出一种能与人们思想情感共鸣的节奏与力度。可是,我们会发现《清壶牵月》似乎只有一种色彩,这未免让人第一眼觉得单调。其实不然,壮怀先生在色彩表现上面是匠心独运的,他选择了中国古典中文化人情有独钟的青蓝之色,就好像在中国古代,象征喜庆和美好寓意的“红”等浓烈色调并不被文人墨客喜好,他们更喜欢青色和蓝色,比如瓷器中的“青花瓷”就是他们钟爱的艺术品。这如果没有对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心灵的把握和研究有着深厚积淀,是不会选择这样的色彩来表现的。壮怀先生放弃了在传统油画中追求的堆色彩,而是选择了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淡雅”和“清新”,这种的色彩表现更是做到了胜高一筹。整幅作品从色彩、结构以及内涵做到了完美结合,这也就是壮怀先生要表达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欣赏一幅艺术作品就好像一次灵魂超脱,只有如临其境,才能发现艺术家的情思,才能发现艺术家需要表现的真正的“美”。我不得不钦佩壮怀先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底,不得不感悟壮怀先生的修身养性和怡然自得,不得不羡慕壮怀先生与世无争、心境泰然,不得不领悟壮怀先生清新飘逸、不落俗尘,他真是“一片清心在玉壶”。

(作者系作家、诗人,《文艺巢》主编)

上一篇:浅谈湘绣绘画设计后备人才的培养 下一篇: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解决食品安全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