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小区绿化工程监理

时间:2022-08-28 03:54:58

高档小区绿化工程监理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高档小区如何做好绿化监理工作的探索,总结了某高档小区绿化监理过程中重点控制的问题。

关键词:绿化,监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强,业主在购房时,除了关注房型、质量等要求外,特别关注住宅小区的绿化质量。为此,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也开始利用小区的有限空间,实施绿化、造景,力求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的生态型景观环境。文中就宿迁宿城区明日星城(1期)小区绿化,谈谈如何做好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的监理工作。

1小区绿化的基本原则

1)绿地标准:新建住宅建设的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不低于25%,绿地指标组团不低于0.5 m2/人,小区不小于1 m2/人。本小区绿地率为39.48%。

2)配植要求:新建住宅绿化建设应坚持乔灌草结合,提高生态含量,美化居住环境的原则。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的比例为1∶1~2;乔木与灌木的比例为1∶3~6;草皮面积(乔灌木投影范围除外)不高于绿地总面积的30%。

3)植物种类:绿地面积在10 000 m2~20 000 m2的,不低于80种。本小区绿地面积为13 700 m2,植物种类为85种。

2种植土和树苗的控制

2.1土壤质量的控制

土方质量和保护对绿化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监理单位要督促有关单位做好预留绿地内耕植土的有效保护工作和建筑垃圾的清理工作。某小区在楼房基础土方开挖时,将表层的种植土堆放在一期的场地内,作为种植内拨土,不用购买熟土回填。这样监理能从建设工程开始之初就参与进来,为业主控制绿化工程的工程造价。同时绿化前根据植物光谱特性,检测土壤的pH值,对不合格的土壤进行改良,保证土壤符合要求(介于6.5~7.5之间)。

2.2种植技术的控制

绿化植物是有生命的,为了保证成活率,现以乔木种植为例,应注意几个环节:1)挖好一个比土球直径大10 cm~20 cm的种植穴;2)松土后先铺约5 cm厚的陶粒,再铺约5 cm厚的粗砂;3)将带土球的乔木垂直放入穴内,放稳土球后边用松土回填、边灌水压实;4)用扶树柱捆绑固定。

2.3苗木规格的控制

为保证苗木在种植和养护期间的成活率,在选择苗木时首先要根据设计图的规定选择对应的品种;其次要选择壮苗,即按照设计规格从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冠高和土球等六个方面来控制进场苗木的规格。绿化单位在进苗木时,苗木的树干上都缠绕稻草绳,使苗木的胸径量取给绿化监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在苗木进场卸车前,绿化监理将草绳打开,从地径处向上量取1.2 m测量周长换算苗木胸径。在苗木验收时严格控制,将不符合设计的苗木退回或降低规格使用。

3以设计为主不断创新

1)画龙点睛改变绿化效果:住宅小区园林绿化,一般只是根据总体布局施工,局部求变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创新调整。如由于设计变更,有一批已进场的黑色大理石将被废弃,监理建议利用线条和色彩将原苏布洛克砖园路改为在条形的黑色大理石间种植草皮,既为建设单位节约了成本,又营造出富有本小区特色的环境景观。2)小区绿化以人为本:小区绿化要贴近居民生活,园路道路要考虑居民出行方便,树木花草要有立体感和不能挡住采光、通风和日照。为此,绿化监理在设计图纸基础上与园林公司一起针对现场效果,做好植物与建筑构图的均衡,并尽量做到花木搭配应简洁明快。建议在一楼的窗台下,采用低矮的灌木、花草、草皮进行复层种植施工。3)发挥小区绿化生态效益:小区绿化由树木、花草的种植来实现,按照设计在乔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复层种植结构,强调以绿为主,增加绿量。另外,采取植物景观作为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以及铺装、坐凳所处的特定空间。以绿为主的园林绿化不仅要平面化,而且要提倡“林荫型”的立体化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效果,从而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态效益。

4满足功能和空间组织要求

4.1平面和立体效果

园林绿地设计是一种多维立体空间艺术的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同时又是把植物、建筑、小品、园路等综合在一起的造型艺术。监理在施工中要充分调动平面布局与立体设计,平面施工中要注重色彩的处理,利用地被植物使绿地有一定的色彩变化。注意立体施工中要以满足功能为基础,与平面布局有机结合。该小区在布局中利用人工造坡、建筑小品、乔灌木高低几种色彩有机结合,花架立体绿化等塑造立体效果,在建筑之间则利用成片草皮、灌木、小乔木等来塑造立体。监理要充分利用对比与调和、韵律节奏、主从搭配等设计手法,利用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等多种绿化手段来达到最佳的生态和美化作用,并求得各部分的变化。

4.2空间的分割与渗透

绿化空间要满足居民在绿地中活动时的感受和需求。当人处于静止状态时,空间中封闭部分给人以隐蔽、宁静、安全的感受,便于休憩;开敞部分能增加人们交往的生活气息。当人在流动时,分割的空间可起到抑制视线的作用,通过空间分割可创造人所需的空间尺度,丰富视觉景观,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深度,获得园中园、景中景的效果。

空间分割与渗透可分为:1)墙体、绿篱和攀缘植物分割;2)用水面、山石、树丛、花架、小品等分割;3)地面高差和铺装的变化,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改变地面高差来分割空间;4)空间的渗透采用花架、景门、花墙和植物框景来分割;5)用装饰花墙和景门将楼区封闭成不同的庭院。

改善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是提高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绿地率和绿视率。

5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

5.1主干道绿地效果

1)主干道路两侧采用高大香樟,两侧向内为富有变化的人工造坡,坡地上种植优质的古灵草和高大的乔木,坡地草坪的四周为花灌木。2)在布局上采用乔灌木相结合的手法,富有变化而又整齐统一,产生空间延伸的效果。

5.2线形、层次变化丰富

该小区由两排八栋小高层组成,中间部分为表层复土的地下车库。道路、围墙、建筑楼房组成的直线较多,为避免呆板的平面板块,绿化监理参与了线形、层次的处理。文中主要采用植物林缘曲线变化和林冠线起伏变化的方法。

1)利用花冠木矮小、枝密叶茂等植物密栽,使之形成一条曲折变化的曲线。2)在绿地边缘挑出几个孤植球,利用曲线型植物造型整加边缘线曲折变化。3)利用地形变化,使高低相差不多的植物,构成节奏感较柔和的林冠线起伏变化。4)利用不同高度,植物不同树冠构成节奏感适中的林冠线起伏变化。

5.3以人为本,亲近居民

1)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在离进户门不远处的草坪上安放了运动器材,在大树下安放了座凳,在坡地上铺设卵石小路,在马路边安放了石凳,做到景为人用。2)绿化做到分户入口,使居民在回家的途中,随手可触绿叶,举目看到鲜花。随时随地能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及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居民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参考文献:

[1]李文,王仁峰.浅析住宅小区绿化存在的误区[J].山西建筑,2011,32(19):138-139.

[2]裘江.住区景观的绿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1,32(5):129-13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传感器在轨道检测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刍议水平定向钻长距离穿越粉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