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在中职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时间:2022-08-28 03:34:24

人际关系在中职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摘 要】人们所谓的人际关系又称人际交往。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某些形式的交流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观点上所形成的一定关系,这种通过交流在心理上建立起来的联系称之为人际关系。对于中职教育来说,人际关系对学生班级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协调好一个班级的人际关系也就相当于将班级管理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关键词】人际关系;班级管理;重要作用;中职教育

人际关系学认为,对于目前的社会来说,人际关系的运用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班级作为组成学校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而班主任又作为这一基本单元的管理者,因而其角色与职能也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班主任作为推动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的助力器要协调好班级内部的各种关系,这种关系包括普通学生之间,普通学生与学生干部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等内部关系。同时为了进一步的管理好班级,不同班级之间的学生关系也是需要班主任协调好的。

而上述的各种关系恰恰是人际关系的一部分,在学校范围内,作为班主任怎样处理好班级的各种人际关系并将班级管理的井然有序,也是一门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的人际关系学。目前的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电脑、电视、广播等当代学生普遍接触的事物,使学生也具有较强烈的民主意识。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别于之前的学生群体,因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了解其变化的规律,合理调整我们的班级管理方式以及师生之间交流的方法。摆正学生的位置拉近师生距离,这样对班级的管理具有极好的促进作用。因而通过切实深入的探索人际关系在班级中的作用,对教师更好的管理班级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下面将结合具体的案例来剖析人际关系对中职班级管理的作用。

一、人际关系对维护班级秩序的作用

在传统的中职教育过程中,教师通常忽略人际关系的教育。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也多采用“马后炮”的形式进行教育,也就是说在发现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再出面解决问题,并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并且教师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往往是就事论事缺少延伸与拓展,并且处罚学生的方法无非是训斥加惩罚的形式。对于本身自我约束力就不高的中职学生来说就不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认为犯的错误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也就是让老师批评一顿,回头在网上抄个检查一交就完了。这说明欠缺人际关系教育的班级在班级的管理上是存在一定的隐患,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隐患。此外,由于中职班级的特殊性更需要用良好的人际关系来维系班级秩序。

比如,在中等职业院校中,学生早恋以及学生之间打架斗殴是困扰着班级管理的首要问题。这两个问题随便出现一个都会让班主任头疼不已,并且谁也不愿意看到这样问题的出现。而深入剖析一下可以看到,这两个问题都属于学生没有处理好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早恋属于将个人的精力过多的投入到不切实际的人际关系中去;而打架斗殴则说明两个学生之间没有通过有效的语言交流解决问题,反而将矛盾激化最终导致学生选择用肢体语言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假如对学生在这两方面的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进行正确教育则一定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并且避免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

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是一项繁琐而又复杂的工程,目前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更加注重自身的主体性与个性的发展,这就需要用良好的人际关系去维系班级的正常秩序。要正视中职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形形的问题,努力协调好学生各方面的关系,培养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避免矛盾的激化。由此可见只有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班集体,其班级日常生活才会更融洽,进而使得班级管理更加高质、高效。

二、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有助于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共同组成了班级人际关系。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客观因素使得班级内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处理的不是十分融洽,并且多存在一些矛盾。这些矛盾与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影响着班级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师生关系作为班级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从新生开学的第一天起学生就要与老师进行接触,师生关系随之形成。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是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来实现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获得学生的认可并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更顺利、更和谐。反之如果没有处理好师生关系则可能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或者教学目标。

同样良好的学生关系也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良好的学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上互相鼓励,生活上互相帮助,遇到问题时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在增强学生凝聚力的同时也为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免去了后顾之忧。同时为了建立其良好的人际关系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也是用尽了各种手段。

在一个有关中职班级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作用的访谈中,一位班主任做出了这样的总结:要想将班级管理的有条不紊,教学活动开展的广受拥护,首先就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班主任要在班级人际关系的建设中意识到自己对班级人际关系的建设具有领导作用,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灵魂,在构建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对人际关系的改善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时间最长,对其自身发展影响最大的要数该班的班主任。因为从学生入学开始,班主任就要对学生的各种活动及日常生活负责,并在班主任的有效引导下形成班级内部融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去搭建一个优秀的人际关系。

该班主任老师在提及任课教师除教学外对中职班级的日常管理所起到的作用时提到:任课教师除完成好规定的教学任务外还应该辅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秩序,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期间对学生的人生观进行正确的指导,中职学生在其价值观和人生观上或多或少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因而及时有效的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纠正,有助于中职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为此任课教师可以与班主任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为班主任提供最新的班级动向,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通过上面的访谈结果可以看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拉近师生距离,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推动了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保证了正常的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马克思曾经就职业发展提出了一个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人能够发展到什么高度,完全取决于其所直接或者间接的交往的人的发展水平。换句话说,人的自身的职业发展从头到尾都是在某一个群体的影响下开展的。由此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学生在学校主要的学习空间为自习室与宿舍,并且宿舍可以看成是自习室的一个拓展与延伸。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师生之间关系、普通学生之间关系作为组成班级人际关系的两部分。班级中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团队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也成为各公司HR所看中的一项选人标准。在一份针对628名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调差报告中显示,89.2%的人认为“能够良好有效的处理好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或者“比较重要的”。通过这样一个结果可以清晰地看到中职学生均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说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表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其自身的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说明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尊重、相互认可、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并且在相同的物质条件下,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往往在职业发展层面走的更远。也就是说拥有的人际关系对中职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四、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是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曾经提出的观点。同样人际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其所包含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对于中等职业院校来说师生关系是各种人际关系中最为敏感的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老师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以前教师讲求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老师主宰着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生只是在被动的学习知识,是知识的被灌输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基本是被遏制。而现如今不仅仅是中职学生,所有的学生都讲求个性化,因而传统的师生关系应该被打破,也就需要形成符合现代教学环境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就拿新课标课改来说,新课标教学倡导的是“以人为本、和谐教育”,中职教育也是如此,中职教育也开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意愿。这种教学形式的更改也就意味着需要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新的默契也就是新的师生关系,来实现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同样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所接触的事物也产生了一定变化。目前大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都有自己的小性子,学生之间在校内难免会出现矛盾。并且随着时代的开放,早恋现象也成为了家长、老师、学校所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出现了错误,因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有助于班级秩序的可持续管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是一个缓慢而连续的过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成不单单依靠老师的教导,更要在中职学生的心理产生一种正确的观念或想法。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人际关系培训,让学生在班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正确的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保证整个班级的人际关系和谐化, 从而保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上一篇:宁夏生态移民户土地面积及利用方式变更的对比...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