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补显成效 合作探究齐发展

时间:2022-08-28 03:24:17

导学互补显成效 合作探究齐发展

新课程改革经历了10年的发展和探索,教师们在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和反思,回想推行和实施的过程使人振奋、憧憬,又使人迷茫、困惑,更使人走向理性和成熟。我校是黄陂区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初中学校,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先后学习借鉴了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和东庐中学的以“讲学稿”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我校实际对上述三种模式加以改造应用,构建了“两案并用、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了我校独有的课堂特色。接下来,笔者就我校的教学模式展开介绍。

一、实施导学案,学案并用

导学案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的方案,它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组织策略,鼓励学生自主合作,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知识、掌握学习策略的教学活动。导学案的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预学、讨论、展示、检测,预学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师要设计预学单,引导学生先学先练,明确目标,带着问题进课堂;讨论是高效课堂的基础,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学生质疑的、教师预设的、课堂生成的典型问题,生生互助,实现有的放矢;展示是高效课堂的关键和核心,是分享质疑、提升思想品质的环节;检测是高效课堂质量的保证。

导学案的实施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盲目和无序问题,避免了一预习就胡乱翻书的现象,帮助学生养成了“四说”“四思”的良好学习品质,即“敢说、能说、会说、愿说”和“思考、思维、思路、思想”。

学案是提供给学生的、依托教材且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是为学生搭建的自主学习平台,它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是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思考和设计学习内容,着眼于学生的“学什么”和“如何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明标、预习、质疑、讨论、答疑、导学、训练、归纳、小结反思”的步骤进行操作,两案并用,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帮助教师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形成了全新的课堂模式,建立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新文化。

二、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在实施导学案、学案并用的同时,我校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出“没有合作就没有出路”的口号和“小组合作你帮我争人人参与,自主发展你好我优个个展示”的目标,将课堂座位排列由传统的“排排坐”变为“团团坐”或“对桌坐”,以6人为一组编排座位,按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男女比例以2名优生、2名中间生、2名学困生搭配的方法进行分组,实行“时时有竞争,时时有管理,时时有目标,事事有控制,事事有评价”的管理原则。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

第一,教师指导学生明确小组的具体任务和组员的责任分工。由小组长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并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小组学习活动,记录员在小组各成员讨论问题时做好记录,由小组发言人在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后代表本组发言,阐明本组的观点。另外,应适时调整小组成员的分工,以保证每个成员的个人能力都得到不同层面的锻炼。

第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发挥教师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不合作不能解决问题,唯有合作才是出路”。

第三,学生按小组围坐在一起并不意味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要让学生真正走进小组合作,除了上述明确分工、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以外,还需要教师创设有价值的问题,因为没有好的问题就谈不上合作探究,更谈不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呈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由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去深入思考并探究更多问题。

“两案并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使课堂教学两线并举,明线是学生的学和练,暗线则是教师的引和导,明暗两条线巧妙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通过近三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识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好的教学模式只有结合实际并创造性地借鉴才能产生效益。教育是简明的,教育也是朴素的,把简单的事做精、做细、做实,就是教育的成功。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实验中学)

上一篇:数字化背景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让美在文言文教学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