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课堂也可以这样“煽情”

时间:2022-08-28 03:02:19

生物学课堂也可以这样“煽情”

【内容摘要】以“心脏”为例,以班级文化为引子,以主题活动为助力,以情感目标为源头,把“煽情”糅合到生物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学 煽情 情感

印象中,人体器官等概念的教学常常是活动设计单一,学生缺乏兴趣,课堂气氛沉闷。怎样改变课堂死气沉沉的现象呢?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如果教师教学语言枯燥,缺乏情绪感召力,就不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不能使其精神亢奋、思维活跃,更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语言是否生动甚至能否煽情也是关键。

“煽情”即鼓动人,煽动人的情感。生物学课堂是生命化教育的课堂基地,处处渗透着情感。当然,煽情也可是一种情境的创设,一种适时的点拨,一种情感的延续。那么我们何不一试,将“煽情”糅合到生物学教学中来?下面就以“心脏”一课为例,来一次“煽情行动”吧!

【课堂实录】

一、扪“心”自问,新课导入

师:我们是“幸福心七家”的一员,“心”代表了?

生:热心、信心、雄心、恒心!

师:在我们心中“心”的形象很多,它不仅是浪漫的化身、忠诚的象征,更是坚强的力量、智慧的源泉。你真正了解它吗?

师:先请你扪“心”自问:你偏心吗?你的心眼多吗?你的心累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次心与“心”的沟通吧!

二、“心”随我动,整体感知

师:心脏在哪儿?

学生活动1:保持安静,屏住呼吸,用你的右手紧贴自己胸部左下方,摸到心脏的大致位置,记录一分钟心脏的跳动次数,即心率。

生:计数。

师:你的心脏有多大?像什么?

生:拳头大。

生:像倒置的梨,像个桃。

师:(顺势拿出1:1心脏模型)我的心脏就这么大!

生:大笑。

三、打开真“心”,局部探究

要求:小组合作、由外到内、全面细致、小心谨慎

指导:按插图10-7所示摆放心脏模型,观察心脏较扁尖的部分,即心尖(在人体内指向左下方)。

1.打开模型,找到心脏的4个腔。

2.观察心脏壁,由何组织构成,推断它的功能。并比较其厚薄。

3.识别与心脏相连的血管。

4.观察瓣膜,有何作用?描述心脏内血流方向。

5.试着解释为什么心室比心房厚,左心室比右心室厚?

师:心脏各结构特点的差别与其功能上的差别是相适应的!

四、“心”领神会,情感升华

师:只要活着,心脏就不停地跳动,那心脏不累吗?(心脏收缩舒张的时间表)

生:心脏舒张期比收缩期长些,其实它有充分的时间休息,故不会累。

师:你知道我们的心脏每日的工作量有多大?

学生活动3:按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平均每分钟约75次。每次射出的血量约为70毫升。算心脏每天射出的血量是多少?按我们喝的纯净水是18升/桶,每天射出的血量大约相当于多少桶纯净水的量?

生:心脏每天的工作量达到约420桶纯净水的量。

师:小小的心脏每天要承受如此大的工作量,那一生中心脏的工作压力更是无法想象!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师:拥有健康而强壮的心脏是多么重要!

师:但是,我们的心时而受到我们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因此它也有许多“心语心愿”!

生:有感情地朗读“心脏给人类的一封信”。

……

五、“心”知肚明,首尾呼应

师:你能把这段顺口溜编写完整吗?

拳头大小似红桃,心尖偏在左下方;左右不通上下通,两房两室结构巧;上房揭瓦连静脉,入地下室连动脉;房薄室厚利泵血,四个瓣膜防倒流;时时刻刻咚咚跳,日日夜夜不疲倦;然而吾心伤不起,望君务必多关爱!

生:边填空边大声朗读。

师:“你偏心吗?你的心眼多吗?你的心累吗?”

生:齐声回答。

【实录分析】

一、班级文化,引煽情之火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起着渲染气氛,集中注意,渗透主题的作用。由班级“心”文化导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班级文化巨大的激励作用会使每个学生自我审视,愉悦身心,高度信任。

二、主题活动,助煽情之力

煽情必须借助语言的魅力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使他们的感情和着教学的节拍起伏跳荡。整个教学设计以“心”为线索安排了五大主题:一扪“心”自问,自我反思心脏知多少;二“心”随我动,亲身体验心脏在何处;三打开真“心”,分组观察心脏是啥样;四发现“心”的力量,聆听“心”的呼唤;五牢记于心,扪“心”再问。

三、情感目标,显煽情之源

在“心脏”的教学设计中,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煽情之源,通过“发现心的力量”和“聆听心的声音”,找准动情点,系紧联接点,击中爆发点。学生在护心大使的推选中,心脏顺口溜的朗读中将护心意识植根于心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学探究 下一篇:论新课标下语文课堂的“静”场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