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亿美元“释放令”

时间:2022-08-28 02:59:17

放松银根虽难以扭转年初以来中国经济出现的颓势,但佐以其他配套政策,还是有可能将明年的经济增长维持在8%以上

要是坐拥1.8万亿美元,你会想买点儿什么?非洲(各国GDP合计1.4万亿美元)?OPEC连续两年的石油产量(约合1.5万亿美元)?还是中资银行近四年的信贷资产(2万亿美元)?抑或五年来的国内房地产销售总额(1.8万亿美元)?

1.8万亿美元,是中国通过冲销工具回笼资金的总额。当前,中国正在经历1996年以来的首次内外需双下降,出台积极措施支撑经济增长势在必行。预计未来几个月,当局会有大动作,其核心就是将部分已冲销的流动性重新投放。这笔巨额资金的去向,势必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放任不理,中国经济将会由低迷走向衰退。相比之下,通胀的威胁正渐行渐远。面对这种压力,决策者将被迫放松银根。我们预计,法定准备金率将在年内进一步下调。一直以来,当局通过冲销工具抑制信贷过快增长,保持银行业稳健经营,成效显著。因此,相比美国等其他国家,中国更有条件迅速高效地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放松银根不能包治百病,难以扭转年初以来中国经济出现的颓势,但佐以其他配套政策,还是有可能将明年的经济增长维持在8%以上。

内需外需双疲软

中国的增长空间正日趋窘迫。三大出口市场中,美国进口增速已经放缓,欧盟可能也紧随其后,新兴市场也同样形势严峻。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抑制通胀政策的影响,俄罗斯、中东和南美等地区的经济欲振乏力。

如果内需强劲,中国尚能应付出口行业的困局。但1996年以来首次出现的内外需双下降,却令中国经济雪上加霜。究其原因,是因为政府为防止银行富余流动性进入国民经济采取了系列措施。这些紧缩措施,不仅有效抑制了银行信贷膨胀,而且在今年成功地控制了存款增长。

一直以来,中国真实利率一下调,银行储蓄增速就减缓,说明储户的整体行为基本符合理性。但这种理性今年却似乎已不复存在:真实利率一路下滑,资金却不断流入银行。目前,国内名义利率保持稳定,对储户的货币政策仍然宽松,但中国政府却不断宣称已收紧银根,而众多储户似乎也愿意相信这种官方说法。既然流动性降低,资产价格就会缩水。因此,资金纷纷撤回银行。储户为保证本金安全,甘愿接受负收益。

“失血”的房地产业

在英国和美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分别为GDP的83%和76%。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仅为10%,储蓄存款是支撑房地产繁荣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虽然信贷紧缩的风声很紧,但银行仍然愿意对房地产业敞开大门,这部分业务的增速也是直到最近才开始放缓。真正的问题在于,随着房地产销量的急剧萎缩,预售款和买家订金这两个同样重要的融资渠道,已濒于枯竭。

建筑业的发展,对拉动中国内需举足轻重。因此,资金链断裂、开发商停工,会直接影响经济前景。我们曾分析指出,制造业资产回报率改善,说明投资占GDP比重不断上升,其动力源于建筑业而非产能扩建。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以来,房地产投资的GDP占比已由4%上升到10%,进一步凸显了这个行业的重要地位。

房地产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例如,全国钢材消费有40%用于住房建设。正是考虑到房地产对内需的巨大推动作用,中国才会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将其与基础设施并列为刺激增长的两个政策支点。基础设施也与房地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地方政府预算内收入约有40%来自土地出让金,使房地产成为市政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通胀与国际收支两难

北京坚持紧缩政策的惟一目的,就是抑制通胀。造成通胀的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而可购买的商品不足。但随着中国内外需双双下降,通胀威胁已成为过去时。中国存款猛增,但信贷增长受限,因此,大量货币转化为储蓄存款。而且,中国有能力影响全球大宗商品的定价。钢铁和其他商品的价格一度猛涨,制造商价格也水涨船高。但中国建筑业需求疲软,对这些商品价格的涨势无异于釜底抽薪。

面对内生性通胀的苗头,经济规模偏小的国家往往手足无措;但庞大的国民经济,却令中国在维持增长和控制通胀之间游刃有余。从去年到今年年初,食品价格飙升,推动CPI一路上涨,中国一度处于全面通胀的边缘。但屡试不爽的紧缩政策,再度成功消弭了这种风险。即使扣除价格管制因素,我们也有理由预计CPI会在明年2月前下降到2%。

通胀加剧和国际收支失衡,都会挤压经济决策的空间。但对中国而言,二者都不是问题。虽然国际油价居高不下,中国的国际收支却一枝独秀,保持了高额顺差。今年1月-8月,除石油外的贸易顺差同比增长了20%。我们估计,国际市场衰退将不断加剧。与此同时,受房地产业的拖累,中国内需也会陷于疲软,进而影响进口数量和价格。因此,经济增长放缓反而可能扩大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

银行“紧箍咒”

中国有能力根据衰退的迹象做出反应,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很快就会恢复活力。美国当局已经采取激进的措施重振经济,虽然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使低利率政策不至于引发货币危机,但大幅减息的效果却乏善可陈。首先,利率工具发挥效用具有滞后性,只能对远景产生影响。其次,美国罹患了经济“硬着陆”的并发症――银行系统崩溃。美国的银行更为关注资产负债表的健康水平。尽管政策利率在下调,它们仍然捂紧钱袋。

中国的情况截然不同。信贷增长一直受到严格控制,而且主要依靠以法定准备金率为代表的定量工具,而非利率等定性工具。这种安排意味着,即使银行信贷质量不佳,但还能保持一定的理性。相比之下,美国对家庭和工商业的信贷迅速膨胀,占GDP的比例由2003年的154%升至177%。同期中国的这一比例却由124%降至106%。因为在过去五年中,中国通过上调法定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从银行回笼了总计约1.6万亿美元的资金。如果加上2003年前提取的法定准备金,中国人民银行持有的冲销工具总值达1.8万亿美元。

多亏了这样的“紧箍咒”,否则近几年的信贷增长会强劲得多。中国的基准贷款利率非常优惠,远低于GDP名义增长率或企业利润率所反映的资本收益水平。因此,当局尚无必要通过减息刺激经济。政府只需调低法定准备金率,减少央行票据发行,就可以给银行松绑,为其提供更多的流动性。

货币政策奏效

因此,中国有条件放松银根。中资银行只是受到财政政策的束缚,而货币政策却可以立即奏效。举个例子,政府去年年底曾对银行再次祭起“紧箍咒”,信贷增长应声回落。通过减少冲销,而非削减本来就不高的利率,中国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成效。此外,冲销工具数量惊人,将这些资金全部释放出来将产生巨大的效应。

当然,各家银行也在抱怨,称内部自律不断加强,优质贷款客户却芳踪难觅,这已成为信贷业务扩张的主要障碍。

这不过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老问题。毕竟,客户增长减速和财务状况恶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归咎于银行信贷不足和流动性匮乏。从理论上来看,只要增加银行信贷供给,就能扭转这一局势。

无论如何,银行的放贷行为至少要部分反映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国的银行要为巨额储户存款支付利息。如果政府不通过法定准备金和央票回笼资金,不愿放贷的银行只能将存款以超额准备金形式存放在央行。虽然超额准备金利率仅为1%,总好过贷款给银行认为必定破产的客户。不过央票利率已经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也可能进一步下调,为扩大信贷规模增加砝码。如果市场手段仍然无法让银行打开钱袋,北京还可以通过行政手段令它们就范。

要支撑经济增长,中国手头有多张好牌,包括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开展有利于增长的体制改革。但我们认为,最有效的手段仍然是货币政策。近年来中国冲销了海量的流动性,因此,完全有条件迅速扩大货币供应。预计当局会在未来几个月继续调低法定准备金率。此举短期内难以扭转经济低迷的局面,但长期来看,却可以刺激增长,避免有关经济衰退的言论一语成谶。■

作者为麦格理证券中国经济研究部主管

上一篇:公私募交锋 下一篇:外汇汇率风险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