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理念下培养低段学生的数学兴趣

时间:2022-08-28 02:37:40

在新课标理念下培养低段学生的数学兴趣

【江西省丰城市上塘第三小学,江西丰城331141】

【摘要】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

【关键词】数学;小学;新课标;底端;兴趣

《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爱好、兴趣是学习的最佳途径,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浓厚的兴趣可以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学习。作为数学教师特别是低段的数学教师应努力探索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使学生热爱数学,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有兴趣,才能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使他们完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以“情”激趣,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刚从家庭踏入学校,是他们走出的第一个驿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情感的转折点,他们第一次接触家人及亲朋好友以外的人,必然会产生情感上的波动。教师应以真诚的心与每一位学生交流,教师的和蔼、亲切、活泼、幽默,会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变得非常轻松、愉悦。此时,教师在他们心目中是那么的神圣和伟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们产生极大影响。让他们感受到在校如在家一样温暖、安全、舒适。从而表现出非常积极的学习热忱,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

二、在新课的导入中,引起注意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正如一个教育家说过:“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数学课离不开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灵巧的引入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迪学生智慧的大门,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一节课的导入方法很多,其中儿歌和故事等是低年级学生喜爱的,它文字简练,通俗易懂,易读好记。如在教学《位置》时,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比较抽象枯燥,在新课开始时创设生活情境,调动他们的学习激情尤为关键。老师说:“教室就是老师与你们共同的家,你们想把这个家变得更漂亮吗?”“那么怎样摆放教室中的物品才能使教室变得更让人喜欢呢?”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把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索。这样学生在装扮教室的活动中会表现活跃,热情洋溢,情绪高涨,参与度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有无限兴趣,从而就会精神饱满的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三、运用直观教具,诱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通过直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从具体事物的感知出发,发展为形式表象,然后逐步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于手指上。”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利用多种形式的操作过程,促使多种感官一起参加学习生活,提供较充分的感性认识,能降低思维的难度,促使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形体时,我让学生从家里找来火柴盒、手电筒、药盒、罐头盒等教具、学具,将这些东西根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进行分类,分类后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形体的特征,再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由于这堂课利用了直观教具,并结合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学生兴趣较大,上体育课时,他们指着球说球体,指着垫子说长方体。这样,学生很快掌握了这堂课的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还能运用于实际,效果很好。

四、把游戏引入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把游戏引进数学课堂,不仅可以充实儿童的游戏生活,而且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此,作为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适时采取游戏的教学形式,以便消除学生对数学枯燥乏味的感觉,让学生尽可能在“玩中学,趣中练”。教学《同样多》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六一儿童节来了,班上要举行庆“六一”晚会,10人一桌,请同学们计划一下:每桌要几把椅子?几个杯子?几个碟子?要摆几块月饼?几个水果?为什么要这样摆?通过学生的计划、设计、思考,让学生很快明白“同样多”的真正含义就是“一一对应”。从而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大于号“”和小于号“”时,首先,我提出了一个小问题:“同学们在没上学之前在家里吃苹果,你愿意吃大的还是吃小的?”班上95%的学生表示愿意嘱大的。于是,我借此引伸说:“今天我们来认识两个和我们一样嘴馋的小馋猫”。接着老师板书“”“”,“为什么说它们两个是‘小馋猫’呢?这是因为‘21’,‘13’”。学生通过观察,不难看出:它们总是张着大“口”朝着大数。“这两个小馋猫叫什么名字呢?”为了让学生便于区分,不易混淆,笔者编了两名顺口溜“数后大口读大于,数后小尖读小于”。于是,难于理解的概念经过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我还尝试了其他很多新颖、有趣的游戏与竞赛活动,如形式活泼的“对口令”、“青蛙过河”;富于思考启发性的“猜数字”;富有情趣的“送信”、“摘果子”、“小动物找家”……在探究新知时插入这样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把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了,提高了教学效果。可以说,正是由于实施了这个游戏,才使得知识的难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被破解。可见课堂上的数学游戏实际上是一种促进知识掌握的特殊方式,它不仅调节气氛,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而且服务于教学的重难点,促进学生自主地对知识的深入掌握。

五、体验成功喜悦,稳定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后,就更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来诱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使学习兴趣得到保持乃至高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要注重兴趣的保持,都需结合知识的生长点、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设计参与教学过程的活动,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心底里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保持学习的兴趣。同时,荣誉感可以强化学习兴趣。小学生的荣誉感非常强,其学习兴趣的保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社会效果。他们经常由于获得好成绩受到老师、家长、兄弟姐妹、同窗好友的赞赏而引起荣誉感,为保持已获荣誉而更加努力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教育的一种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一个学生的奇思异想。哪怕是不恰当的笨拙的见解,也不应遭到批评,而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信息反馈进行激励和评价,保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发继续学习的动力。

六、数学与生活的融合,延续学习兴趣

从生活中挖掘数学因素,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如果我们能积极地创设生活情境,从这些生活的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在活动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有关知识,这样就能使数学知识的学习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养成善于观察、分析生活的习惯。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数学,而且许多生物中存在着令人惊讶的不可思议的神奇现象,如: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蜘蛛等。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28′,所有的锐角为70°32′,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蜘蛛结的网是八边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和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冬天,猫儿睡觉时,总是把自己的身子尽量缩成球状,这是为什么?原来数学中有这样一条原理:在同样体积的物体中,球的表面积最小。猫身体的体积是一定的,为了使冬天睡觉时散失的热量最少,以保持体内的温度尽量少散失,于是猫儿就巧妙地“运用”了这条几何性质等等。这些奇异的自然现象,使学生充分领略了数学的神奇魅力。经常给学生介绍这样的有趣的知识,就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数学和探索生活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其它综合素养。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正如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谢桂芳.论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8(8).

[2]钱忠阳.浅谈小学数学兴趣的保持[J].神州(下旬刊),2011(9).

[3]刘敬新.激发学习小学数学兴趣的方法[J].教育界,2012(13).

[4]周玉敏.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J].内江科技,2010(10).

[5]刘成群.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兴趣[J].学周刊(C),2011(7).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方法和策略 下一篇: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工资少不体面难过父母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