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与爱教 提高教学实效的法宝

时间:2022-08-28 01:23:12

乐学与爱教 提高教学实效的法宝

[摘要] 教学活动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而教学的乐趣涵括教师学的乐趣、教师教的乐趣和学生学的乐趣,三者辨证统一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之中。教师乐学是达致教学乐趣的前提;教师爱教、乐教是确保教学乐趣的基本条件;学生乐学、好学是促进教学乐趣的推动力。

[关键词] 教学的乐趣 乐学 爱教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爱好学习、热爱工作,以学习、工作为最大快乐,才能发挥出最大潜能,创造出最大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人生价值。作为肩负教书育人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尤其需要对教学满怀激情,对学生充满爱心,以教学为乐,才可能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成为学生人生的益友。

“教学”亦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教学”是指所有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的教学是指在学校内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本文所指的教学,根据《教育大辞典》第一卷的表述,乃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1]。因此教学的乐趣,可以从教和学两种主体三个方面的乐趣来探讨,即:教师学的乐趣、教师教的乐趣与学生学的乐趣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一、教师乐学,教师自身畅享学的乐趣是达致教学乐趣的前提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谓身教重于言教,不断地学,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自我提升的不懈动力。《礼记・学记第十八》指出:“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就是告诫人们:即使是佳肴也一定要亲自尝试才能知道其味美,即使有至善的道理,也要学习才能明白好在什么地方。因此,学习之后才知自己的不足,教人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发现自己的困惑。教师学得越多,知识视野越开阔,求知欲望越强烈,自身的涵养越深厚,积累的技能越丰富,就越能享受到畅游知识海洋的无穷乐趣,这时候,学习就不再是一项被动完成的任务,更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对此,笔者有着深切的感受和体会。我20岁大学毕业即成为了一名山区中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学生时期学的东西经常不够用,尤其是在怎样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学习等非专业知识层面的经验和技能很有限,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我在倾心教学、精心培养学生之余,克服重重困难,潜心求学,终于工作12年之后,以32岁的“高龄”顺利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进入中南大学深造。紧张而充实、艰苦而快乐的研究生时代飞逝而过,毕业之后,我再一次选择了我所热爱的教师职业至今。这些年以来,不断有我过去教过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和我联系,他们中有不少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还有的考上了研究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学生们经常把他们的进步归功于曾经作为他们教师的我的影响和带动,虽然我清楚地知道那是溢美之词,但是乐见青出于蓝,我感到很欣慰很开心。

可见,教师自身学的乐趣不仅能激发教的乐趣,而且会潜移默化,影响、激发学生学的乐趣。所以,教师应该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热爱学习、勤于钻研、善于思考,努力从浩渺的知识海洋中去汲取有益于自身丰富知识体系、增强专业能力和提升人格素养的养分,去提炼有益于帮助和指引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和锤炼品格的精髓。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喜欢学习,爱好学习,在艰苦的求学旅途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的乐趣中深化认识。

二、教师爱教、乐教是确保教学乐趣的基本条件

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执著,对教育对象的关心、爱护,对教学阵地――课堂的主动请缨、激情坚守,都蕴含于深深的乐教情怀之中。教师只有把教学当作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把当好教师作为人生伟大的事业追求,而不是把教师这一神圣职业,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才能教好学生,让学生获得发展,不断进步。正所谓“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第十八)其实在《学记》明确提出“教学相长”原则之前,孔子已经身体力行了,他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还提倡“不耻下问”,当然也包括以学生为师,向学生下问。其实“教学相长”在今天可以有更多层面的理解:

其一,学生学的乐趣与教师教的乐趣,可以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互相激发,相得益彰。《论语•八佾》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学生学诗有疑而请教,教师答疑就其本意作了说明,学生得到启发,进一步考虑此诗可借喻礼与仁的关系,思考问题更有深度,教师于此反受启发,向学生学习而获益[2]。我现在所教的学生多数是有着各自艺术特长的,他们个性张扬,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相对来说文化知识水平偏低,但他们对文化课教师的要求却不低。比如说,表演专业的学生一般普通话功底扎实,台词说唱的能力比较强,对课堂上教师发音不很标准的字词,他们会哄笑,当然也会有学生耐心帮助教师纠正错音,就是在这样的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得以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增长人生智慧和社会见识,教师也能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其二,学生不断学习思考的同时,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如若不想被学生问住,也会不敢怠慢自身的学习和提升。另一方面,学生得到教师的解惑之后,会折服于教师的渊博,从而鞭策自己更加勤奋努力地学习。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学生有时候在课堂上会提出各种让教师猝不及防的问题,有的是他们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思考,有的是他们对自身人生经历或者社会现象的不理解和困惑,诸如此类的疑难问题既然提出来了,作为教师肯定需要予以适当的回应或解答。正是这个过程中,在教师与学生共同享受学习的乐趣的同时,也各自提升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

其三,“教书育人”应该围绕学生这一核心主体来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但其中的“人”应该包括师和生,教师“育”生,也“育”己,从而更好地“育”生。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3]一句话,教学活动因“教学相长”而充满生命活力,教学乐趣因教师乐教而生机盎然。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以教为乐,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教师自身的好学乐教层面,还应该体现在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注,在学生思想出现困惑时的耐心指导,以及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扶持和帮助。教育要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必然应关注人,不断地提升人的生命质量。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基础上,努力成为促进学生智慧型生活、高尚型品格的“人师”。一方面,教师要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引导他们理解世界,理解自我,超越自我,追求真、善、美;另一方面,教师要放飞心灵,与学生共享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使学生获得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自己完整的精神世界。有学者认为,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之魂,只有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显示人性的光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其实,其他教师不管是专业课教师还是公共课教师,不管是理论课教师,还是实践指导、技能培训课教师,他们的教学活动要在师生享受乐趣的过程中取得实效,获得长足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深切的关怀。

三、学生乐学、好学是促进教学乐趣的推动力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学生热爱上课、求知若渴、勤思好问,是课堂上师生交流、互动和谐的强效原动力。学生学的乐趣与教师教的乐趣相辅相成,学生学的乐趣激励着教师教的乐趣,教师教的乐趣激发着学生学的乐趣,彼此传递,交相辉映,共同提高教学乐趣,增强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相反,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的乐趣,不爱学习,不爱上课,那么即使教师讲课兴致再高,教学乐趣也必定大打折扣。事实上,现今大学课堂里存在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教师使尽浑身解数,用尽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串讲案例实例理论联系实际,等等等等;学生用全各种招式,假寐或真睡,看小说,上甲课做乙事,应付教师和学校的查到,等等等等。这也说明,教师学、教的乐趣并不必然带动学生学的乐趣,毕竟这些都只是增进学生学的乐趣的外在条件,而不是内在的根本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求知好学的激情和渴望,才能引领学生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努力地学习,乐在其中而不厌倦,促进教学乐趣的提升,达到在学中取乐,在乐中求学,在乐学中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丰富涵养。只有学生乐学,辅之以以教为乐的教师的指引,才能真正“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获得不断发展的潜力。

总而言之,教学的乐趣渗透于教师自身的乐学、乐教和学生乐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融合于师生传递学识、传承文明的快乐互动之中,体现于师生提高素质、共同进步的教学相长之中。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为了让所教的学生知识更富有、人更聪明、人格更高尚、发展更全面,应该对教学满怀激情,充满爱心,朝着教师的最高境界――教育家型教师不懈努力;作为教学重要主体的学生,为了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总体提升,应该培养对学习的乐趣,以获取知识和智慧为最大快乐,为把自己塑造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而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本)/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4]黄正泉,等.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之魂[J].现代大学教育,2007(3):57

上一篇:浅谈寄宿制学校学生自律能力的养成教育 下一篇:新课标下初高中英语衔接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