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手强作 第14期

时间:2022-08-28 01:03:24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魏明帝曹叡将八岁的儿子曹芳托付于曹爽和司马懿后死去,时年三十四岁。

在此之前,司马懿刚刚从辽东班师准备去镇守长安,中途却接到魏明帝的诏书,要他速回洛阳。司马懿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他预料朝中发生了大事,便星夜兼程,赶回洛阳,立即去见魏明帝。

魏明帝见到匆匆赶回来的司马懿,苍白憔悴的脸上露出了些许欣慰的神色。他知道自己的病不能好了,对身后之事非常忧虑。他拉住司马懿的手,心情沉重地说:“我把后事托付给你,你跟曹爽好好辅佐幼子,我死了也瞑目了。”说罢伤心不已。

接着,魏明帝有气无力地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齐王曹芳和秦王曹询叫到跟前,指着齐王曹芳对司马懿说:“就是他,你要看清楚,不要弄错。”说完,又命曹芳上前搂住司马懿的脖子。司马懿泣不成声,叩头受命。于是立曹芳为皇太子,安排曹爽和司马懿两人共同辅佐东宫。当天,魏明帝去世。

其实,魏明帝的临危托孤,原先并非如此安排,而是宫廷内经过一番明争暗斗后产生的结果。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魏明帝的遗诏,是中书监刘放上床捉住他的手写下的。在古代公文写作史上,这确实是一件难得一见的奇闻。

头年十二月,魏明帝病重卧床,念及身后之事,就任命曹操的儿子、燕王曹宇为大将军,命他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共同辅政。原先的辅政班子里头并没有司马懿的名字。

可是,魏明帝的这一决定,却使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慌了手脚。早在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胁迫汉献帝封自己为魏公,以冀州十郡为封国,建置魏国官属时,刘放与孙资就同时被任命为秘书郎,掌管机要文书,倚为左右和耳目。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进爵为魏王,刘放、孙资两人仍然掌管文书事务,以后又分别被任命为左右丞,负责朝廷尚书省日常事务。曹后,曹丕谋篡汉,刘放、孙资为其得力心腹。曹丕称帝,魏国正式建立,即改秘书省为中书省,因刘放、孙资两人资历相当,便任命刘放为中书监,孙资为中书令。中书监虽然位居中书令之前,但监、令地位同班,共同执掌朝政,开中书省长官为宰相之先河。自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至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年),刘放与孙资掌管朝廷机要大权近二十年,是曹魏政权权势很大的人物。尤其是魏明帝在位的十余年间,两人深受宠爱信任,朝廷出师用兵和日常政务等大小事情,都由他俩决策处理;文武大臣集会议事,魏明帝也常常要他们两人最后裁定。

刘放、孙资长期主管朝廷机要,夏侯献、曹肇等人一直不服,言语中时有流露。刘放、孙资担心魏明帝一旦去世,夏侯献、曹肇当权后,对自己不利,于是极力阻止他们掌权。燕王曹宇是个性情谦恭温和的人,接到诏命后,再三向魏明帝推辞,声称自己无力当此重任。魏明帝把刘放、孙资叫到卧室,征求他俩意见。刘放、孙资便说:“燕王有自知之明,这么大的事,燕王确实难以胜任。”魏明帝又问谁可担当这一重任。刘放见曹爽在旁边,不好说别人行,便推举曹爽可以担当大任,并建议将司马懿召回京城,共同辅政。孙资也随声附和。

魏明帝问曹爽:“你能否担当这一重任?”

曹爽紧张得汗流浃背,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刘放、孙资暗中踢踢曹爽,轻声提示说:“愿用生命保卫皇室!”曹爽才摆脱了窘境。魏明帝就决定由曹爽、司马懿辅政。

过了几天,魏明帝改变了主意,认为还是由曹宇等人组成辅政班子比较放心。刘放、孙资赶忙到魏明帝跟前再三恳求,魏明帝才又重新变回来。刘放、孙资怕再生意外,就建议说:“最好由陛下亲笔写份诏书宣布此事。”魏明帝称病重不能握笔,刘放就上床握住他的手写了起来。魏明帝勉强写下遗诏后,刘放转身走到门外,大声宣布:“陛下有诏,燕王曹宇等一律免去官职,逐出宫廷!”曹宇等人大为惊愕,只得流泪退出。魏明帝于是任命曹爽为大将军,同时任命尚书孙礼为大将军长史,辅佐曹爽。又派给事辟邪持诏书前往汲县,将太尉司马懿召回洛阳。

由于这些原因,才造成曹爽、司马懿两人共同辅政的局面;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才导致了司马氏后来取代曹魏的结局。

刘放和孙资是魏明帝的亲信,魏明帝听信两人的馋言,改变自己的意愿,作出让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的决定,这并不让人奇怪;少见的是刘放这个人,为了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居然迫不及待地上床捉住魏明帝的手写下遗诏,然后当众宣布施行,这种做法确实使人惊讶不已。他们后来虽然受到司马氏的厚待,保住了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却把曹魏政权给葬送了。出现这样的结局,也许不是刘放和孙资所希望的,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明白无误的历史事实。

(摘自《案牍劳形亦有趣》)

上一篇:无中生有是高手 下一篇:不为君王唱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