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作业内涵 增强作业魅力

时间:2022-09-21 06:54:32

丰富作业内涵 增强作业魅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备课为始,作业设计为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完美的结局是成功的另一半。每位有梦想的教师都在追寻着这样的成功。曾听人说:“如果有一天,你的学生爱上了你布置的作业,那你的教学至少成功了一半。”可能这句话有失偏颇,但它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现实:写作业对学生来说,他们体验更多的不是学习的乐趣,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怎样使学生爱上我布置的作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在教学中思考着,同时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趣味型作业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要求,才能促进他们的发展。”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数学作业的趣味性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应尽量把数学知识编成故事、谜语、游戏等形式,使学生一看作业就跃跃欲试,乐在其中。如,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内容,我发给学生一封书信,请学生根据书信容填写合适的体积单位。书信内容如下:

亲爱的表姐:

你好!很久没有见到你了,身体好吗?我非常想念你。说什么好呢?我先跟你讲讲我的学习情况吧!

我现在读五年级了,最近学习了关于体积的知识,我知道了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很厉害吧,我能用字母表示体积单位了。

家里一切都好。我的爸爸今年买了一辆货车,运货的集装箱可大了,我猜它的体积可能有40( )。家里还换一台新的DVD,体积大约是4( )。在写这封信之前,我和妈妈下跳棋,掷骰子决定谁先走,骰子的体积太小了,大约有1( )。

表姐,就先聊到这吧,保重身体哟!

这样,把体积单位的数学知识融于一封轻松愉快的家常书信中,学生兴趣盎然,并有效强化了对体积单位的认识。又如,学完了“质数和合数”,我布置了一个游戏活动:两人一组,一人说出一个大于2的偶数,另一人说出和为此数的两个质数。如此趣味型作业能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主动参与学习,感受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加强了与同伴或老师的交流,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层次性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是的,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不同个体,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而家庭作业的设计必须具有选择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长点”。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我设计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

A.一个沙雕作品底座形状是长方体。它的长是8米,宽是6米,高是1.5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B.一个正方体模型,棱长和是7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C.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把它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第一层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型作业,第二层次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提高型作业,第三层次是面向学有余力学生的拓展型作业。题目形式多样,把作业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学生可以按需所求,尽情发挥,这对学生的持续发展意义是深远的。

三、实践型作业

谢觉哉曾说:“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死书库。”的确,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其应用性、价值性,智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转化为实际的能力。例如,学了“人民币的认识”,我布置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超市进行购物体验,让学生经历选购商品、付钱和找钱的完整过程,在真实的体验中,初步掌握购物技能,能运用课本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如,学完了“容积和容积单位”,我布置了一项调查作业:在家中或去超市搜集标有容积的生活用品,并写下自己的感想或发现,学生调查兴致高,作业成果丰富。实践型作业让学生体验生活,逐渐具备数学的眼光。

四、生活型作业

在“生活中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可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如,学习了“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我将自家的电话号码创编成谜语来猜,王老师的电话号码为八位数:

第一位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第二位是最小的质数;

第三位是8的最小倍数;

第四、五位是7的最大因数;

第六、七位是5的最大因数;

第八位是最小的偶数。

学生根据谜面,猜出了电话号码,学生为猜对而欣喜不已。我适时布置: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把自家的电话号码创编成谜语,让同学竞猜。如此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充满浓浓的生活味。

五、研究型作业

研究型作业是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模仿课堂的数学推导方法,以类推的方法引导完成类似的作业。这类作业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把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渗透到了数学活动中。

例如:学习了2、3、5的倍数的特征,我布置学有余力的孩子探究“9的倍数的特征”。要求:1.找出1-100中所有是9的倍数的数;2.按照“3的倍数的特征”,自己概括出9的倍数的特征。

总之,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只要教师从作业的主体――学生出发,精心设计作业,学生就会悄悄爱上你布置的作业,作业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一小学)

上一篇: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性 下一篇:反思数学课堂现状,力求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