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艳的鲁菜精品

时间:2022-08-28 11:45:22

令人惊艳的鲁菜精品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东济南人,应该是对鲁菜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在鲁菜遍布的济南,想要寻得一桌地道的有传承的鲁菜精品,却不是件易事。偶然的机会,得知位于火车站附近的贵都大酒店新推出了一桌鲁菜精品,于是相约山东经济广播《大眼大嘴大脚丫》的节目主持人老段和桔子,一起前往品鉴一番。

鲁菜,是起源于山东的齐鲁风味,历史悠久、技法全面,但是由于山东各地的地理差异较大,各地的自然环境、物产和习俗不尽相同,因而形成了众多不同的饮食风格,其中尤以济南菜、胶东菜和孔府菜最为影响深远,而据说这贵都大酒店的鲁菜宴便是汇聚了此三地菜品之所长。

工作人员介绍,这桌宴席名为“泉城印象”。落座,心细的桔子立刻发现了餐桌上的精致:桌子中间摆着一盆绽放的荷花,每个人的餐具上也都是水墨的荷,到是正映了这“泉城印象”的名字。几个精致的餐前小品分布于荷花周边,其中一碟桂花红果引起了我和桔子的兴趣,甜甜酸酸的味道,清凉可口。

不久,每人面前都被摆上了一套茶壶和茶杯,原是餐前汤饮――松茸鸽子汤上了桌。松茸被誉为“菌中之王”,富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元素,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天然药用菌类。日本人习惯于秋季食用松茸料理,相信食之具有强精补肾,健脑益智和抗癌等作用,现在正是松茸采集上市的季节,鲜嫩可口,浓香满溢。

九转大肠是鲁菜的著名菜品之一。此菜是清朝光绪初年,济南九华林酒楼店主首创,起初叫“红烧大肠”。一些文人雅士食后,感到此菜确实与众不同,别有滋味,为取悦店家喜“九”之癖,并称赞厨师制作此菜像道家“九炼金丹”一样精工细作,便将其更名为“九转大肠”。 贵都的九转大肠除了色泽红润,在摆盘上也是极尽了心思:红彤彤的大肠堆成了“小山”,山后两位泥塑仙人似在闲聊世事,而盘下的干冰则使得整道菜品云雾缭绕了起来。这道菜甜、酸、苦、辣、咸兼有,肥而不腻,就连我这平日里从不敢尝试大肠的“女汉子”都忍不住多吃了好几块。

雪中送炭这名字很有意思:盘中乍一看是一团大大的棉花糖,直到转过来你才能发现这“雪”中的乾坤――原是里面深藏了许多牛肉块。棉花糖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融化,牛肉块也由最初的咸变成了糖溶化后的甜,一道菜可以品尝出两种不同的味道,顿觉中国饮食文化的奇妙。

几道“重口味”的济南菜之后,服务员端上来一个高脚的大玻璃杯,大杯子里还插着数个纤长的小玻璃杯,细看之下,每个小杯子里都有一个鲍鱼和一片柠檬,原来这就是改良后的胶东名菜――捞汁鲍鱼皇。老段介绍说:海鲜属于鲁菜中胶东菜的范畴,起源于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故又名“福山菜”,也叫“烟台菜”,讲究用料,刀工精细,口味清爽脆嫩,尤以烹制小海鲜见长。面前这道捞汁鲍鱼皇,肉质爽脆不腻,其中的柠檬又添加了清爽的口感,老段尝后大呼“过瘾”,就连杯子里的柠檬水都统统喝掉了。

接下来,主厨马师傅亲自上了重头菜――糖醋鲤鱼。和其他饭店不同,这里的鱼是炸好后先端上桌,再在众位食客的眼前为鱼淋上糖醋汁,只听得鱼身吱吱冒响,盘内咕咕冒泡。马师傅介绍,糖醋鲤鱼是见识厨师功夫深浅的大菜,若制作得不好,鱼身很快会倒塌,而且在沾久了糖醋汁之后,鱼也会泡软不脆了。为了见证马师傅的话,我特意在一个小时之后又尝了一块泡在糖醋汁里的鱼肉,竟然依旧是脆的!

秋季适宜润肺,马师傅也将秋季养生融入了菜品之中,除了起初的松茸汤,现在又为大家上了一道芝士烤梨。梨子止咳润燥,但是对于胃不好的人来说,吃生梨易加重胃的负担,现在将梨子烤熟,再配上浓郁的芝士,众人皆可放心地大快朵颐了。

一桌完整的鲁菜必须要有主食,于是著名的孔府煎包端了上来。与上海生煎比起来,首先就是大小不同:一个孔府煎包的肚子里大概能盛得下四五个上海生煎吧,这么大的煎包,真是印证了山东人豪爽的个性,以此来招待客人,也着实是热情好客到极致了。再说这孔府煎包的皮,真是犹如饺子皮那么薄,薄得需要一定的用筷子技艺才能完整不破地夹起,当然在这个阶段,我直接选择了用勺子挖着吃,已经全然不顾形象了。回头看看,老段已经拿起了第二个大煎包,原来这久经“食”场的名人老段,在美食面前也只有缴械投降的劲啊。

上一篇:革命之路:“自由钟”以外的宾州 下一篇:红唇唤醒舌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