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情结羽毛球的双打冠军

时间:2022-08-28 07:29:00

张楠 情结羽毛球的双打冠军

张楠,中国男子羽毛球运动员,1990年3月1日出生于北京。2005年张楠入选北京队,由单打改成双打。2009年,晋升国家一队。2010年开始与赵芸蕾搭档混合双打,夺得2010年全英、日本超级赛混双冠军。2010年国际羽联德国公开赛与柴飚获男双冠军。张楠和赵芸蕾获得2011羽毛球世锦赛混双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混双冠军。

结缘羽毛球

张楠小时候是个骨瘦如纸的孩子,虽有充足运动,个子高出同龄人一大截,但由于有偏食毛病,身材显得弱不禁风,父母由此产生让儿子练体育强身的想法,而不需要直接身体对抗的乒羽项目成为首选。

张楠回忆说,那年他刚刚8岁,自己与羽球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并没有擦出火花。但当他走到羽毛球场时,即被球拍击出的清脆啪啪声以及在半空中划着弧线来回穿梭的洁白羽球深深吸引着。随后,他目带精光地对母亲说,“我就要练这个。”从此张楠与羽毛球结缘,逐步走向职业生涯。

两年后,进步神速的张楠进入有冠军摇篮之称的北京什x海体校。2005年被调入北京队。“张楠进北京队的时候只有14岁,那时候技术还没有定型,能看出一些潜力,但在同龄人中也不是特别突出。”启蒙教练肖辉介绍了张楠当时的情况。

进入北京队一年多以后,集训时教练组发现张楠虽然身材很高,但动作很灵活,而且网前反应快,有预判能力和双打意识。当时不论是国家队还是北京队,单打的竞争都比较激烈,而张楠的个人特征非常适合练习双打,于是教练组就把他调入双打组。肖辉说:“张楠虽然没有违背教练组的安排,但是他个人还是非常不情愿的。他心里的第一选择还是单打。”不过这种不情愿在进入双打组以后就慢慢消除了,张楠在双打上的水平突飞猛进,不久就由北京队推荐到国家队试训,随后就被选入了国家队。

内向固执,屡败屡战

张楠小时候很内向,性格有点“闷”,但是一碰到和训练有关的事情他话就多了,倔劲也上来了。肖辉在指导他的时候经常遭遇他“刨根问底”式的问题轰炸,两人就一个战术问题讨论半天是常事。而在漫长的讨论过程中,肖辉不仅没有不耐烦,反而有一丝欣喜:“这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也有独立分析的能力。在15岁的年纪就能这么有自己的看法很难得。”

张楠在北京队时的队友黄国星回忆说:“那时候大家都是十四五岁,正是爱玩爱闹的时候。我们平时喜欢出去逛街,周末有时在房间里打游戏,但是张楠却很少参与娱乐活动。他的生活基本就是训练―宿舍―训练―宿舍。他平时话很少,晚上我们出去玩的时候,他会给自己加练。”

不善与人沟通的他,始终无法很好的解决与搭档之间的配合问题。但凭借良好的羽球意识,张楠还是升入了国家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让他显得有些形单影只。但在这里,他遇到了将他推上巅峰的男双教练张军。

张军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张楠打球就被他的绵软无力“惊呆”:“打球连声音都没有,飘来飘去的,就这力量也来打羽毛球吗?”但经过接触,这个北京男孩所具备的大城市独生子女少有的肯吃苦、不服输精神,深深打动了他,而且对球有着比同年龄运动员更为深入的理解,常常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漏洞。

在随后的4年里,张楠经张军一手调教,至少增长了5公斤肌肉,杀球的威胁性已有显著提高。2009年,中国羽毛球队远赴青岛进行封闭训练,为世锦赛做冲刺阶段的准备,经张军推荐,张楠和几位队友晋升国家一队。

进入一队后不足一年时间,张楠就成为中国男队问鼎汤姆斯杯的冠军成员。在张军看来,张楠能够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不光因为他天赋异禀,更与刻苦努力分不开。只要踏进球馆,张楠便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训练中,之后又主动补课加练。“张楠算是全组最刻苦的。”

如果说参加汤杯让张楠体会到了冠军的氛围,那么广州亚运会与混双金牌失之交臂,则让他首尝失败。那次比赛中,他和搭档赵芸蕾输给了韩国组合李孝贞和申白矗没能为中国队守住金牌。他回到北京后,发现感情颇深的姥姥已在亚运会期间病逝了,从小在姥姥身边长大的张楠,没能与老人见上最后一面。

世界上第二对混双“大满贯”组合

2012年,随着在伦敦奥运会混双决赛中以2比0战胜队友徐晨和马晋,张楠和赵芸蕾各自获得了他们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同时他们也实现了混双“大满贯”,而在此前世界上完成此壮举只有一对组合,这就意味着,张楠和赵芸蕾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对实现混双“大满贯”的组合,同时也是实现混双“大满贯”的第二对中国组合。

张楠和赵芸蕾是从2010年开始配对的,从配对到完成了混双大满贯壮举,他们只用了两年的时间,速度之快令人赞叹不已。在2010年中,张楠和赵芸蕾就已经显露出冠军潜质,他们曾获得当年的全英公开赛冠军、日本公开赛冠军,虽然在2010年底广州亚运会决赛中以0比2负于韩国组合申白春屠钚⒄辏但那场失利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影响。

在2011年中,张楠和赵芸蕾就凭借稳定的战绩,正式跻身世界一流组合行列之中,在获得的一系列冠军中,对张楠和赵芸蕾最为重要的当属世锦赛冠军,这也帮助中国队在时隔12年后再次获得世锦赛混双冠军。

此后,张楠和赵芸蕾的战绩较为稳定,并顺利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参赛资格。在伦敦奥运会中,张楠和赵芸蕾在决赛之前虽偶遇挫折,但他们齐心协力克服了困难,最终与队友徐晨和马晋会师决赛。此前,张楠和赵芸蕾与徐晨和马晋在国际比赛中先后有过10次交手纪录,张楠和赵芸蕾取得了8胜2负的战绩。那场比赛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两对组合以往的交手纪录,张楠和赵芸蕾笑到了最后,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如今张楠和赵芸蕾,则是唯一一对固定搭档三夺世锦赛冠军的选手,在这一数据上已经是历史第一无人可及。2016年里约奥运会,张楠和赵芸蕾自然也是夺冠的第一热门。张楠和赵芸蕾已经拿到了所有自己想拿到的冠军,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无疑是在里约奥运会上卫冕冠军,张军和高曾经在悉尼和雅典奥运会上实现过卫冕,张楠和赵芸蕾要想达到这一高度还需要一年的艰辛努力,以他们目前的状态,是完全有可能的。

两次大赛终“牵手”

1986年出生在湖北宜昌的赵芸蕾,9岁时开始练习羽毛球。同样是9岁,喜欢足球的张楠,因为父母反对身体对抗激烈的项目,而选择了羽毛球。

2004年1月2日,18岁的赵芸蕾坐了一夜的火车从湖北赶到北京集训。2006年10月13日,家住天坛附近的张楠,来到了同样位于天坛附近的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2008年9月,赵芸蕾进入中国羽毛球一队。一年之后,2009年底,张楠也成功升入到一队。两人的生活就这样有了交集。

那是在2009年的中国公开赛上。此前他们从没有配合过。“当时混双很强,我们只是临时配对。”虽然是首次配合的临时搭档,但是他们却战胜诸多高手,闯进4强,后负于当时的混双强档郑波和马晋。“第一次配合,感觉还不错。”张楠和赵芸蕾表示,首次配合给双方留下了好印象。他们期待着继续合作的机会,但这之后他们还是没有成为固定搭档。

这一切直到2010年的全英公开赛改变了。此前的德国站赵芸蕾和柴飚配合,张楠和田卿配对,但都没有取得好成绩。于是,教练组又将张楠和赵芸蕾配合到了一起。有了首次搭档之后的默契,全英公开赛两人势如破竹,连续取胜,最终获得冠军。这个冠军来的恰如其分,奠定他们固定搭档的基础,从那之后他们获得了更多在一起训练和比赛的机会。“如果没有那个冠军,可能我和他不会固定下来。”赵芸蕾说全英赛冠军对他们有重要的意义,让他们更有自信。

张楠,土生土长的北京小伙,性格内向,言语不多;赵芸蕾,出生在湖北,却因为爷爷奶奶都是东北人,兼有南方女孩儿的细腻温柔和北方人的随性大方。两人的性格恰好互补,对羽毛球的热爱,又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随着合作的增多,在场上他们更默契,在场下他们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升温。

2010年日本超级赛上,张楠和赵云蕾战胜同胞陶嘉明和田卿,成功摘得冠军。夺冠的那一瞬间,张楠紧紧地抱住赵芸蕾,并献上深情一吻。这一吻当时被外界称之为“一吻定情”。为了不影响训练和比赛,张楠、赵芸蕾一直低调地处理两人的感情,没有对外公开。随着感情的加深,他们的成绩也在不断提高。直至2011年伦敦世锦赛,张楠和赵芸蕾登顶混双世界冠军,公开承认了两人的恋爱关系。2013年9月5日,张楠通过微博向赵芸蕾发表生日祝福并告白,两人正式确认关系,表示将于里约奥运会后结婚。

历程评述:

2010年,张楠获得全英公开赛混双冠军之后,这个大男孩的身上就背负了中国混双的希望。2011年,他和搭档赵芸蕾又夺得世界羽联超级赛总决赛混双冠军,并闯入全英公开赛四强。这一年耀眼的表现之后,张楠和搭档一起登上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启蒙教练肖辉很有信心的说:“张楠虽然年纪小,但他的心理素质一直很好。在赛场上有超乎年龄的冷静。”

上一篇:构建反思性的数学课堂 下一篇:全美国最有名的女孩都是我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