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鑫 “暴风”国内上市的风云之路

时间:2022-08-06 05:28:38

冯鑫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是暴风科技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他致力于为互联网用户提供简单、便捷的互联网音视频播放解决方案。其领导的暴风科技在在线高清视频点播和万能播放方面具有国际领先水准和优势。曾获“石景山创业新锐”“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奖”“中关村十大年度人物”“中国新媒体十大新锐人物”等荣誉,后又获得石景山区“冯鑫-创新工作室”殊荣。在2014年,冯鑫又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我不是一个人来到这的

冯鑫曾任北京金山软件公司市场渠道部经理、市场总监、毒霸事业部副总经理;任雅虎中国个人软件事业部总经理;2005年底,创办北京酷热科技公司,推出自有核心技术的播放软件――酷热影音;2007年初,冯鑫收购“暴风影音”,组建北京暴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CEO。冯鑫坚持把“致力于发现并满足人们的视频需求”作为企业使命,始终专注于技术创新与服务优化,不断改进用户体验。截至2014年12月,暴风影音PC端日均有效使用时间约3000万小时,日均覆盖人数约2700万人,分别位于在线视频行业第一和第三。在移动端,暴风无线日均覆盖人数约1500万人,日均有效使用时间约500万小时,在无线端视频应用中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九。

2015年2月,冯鑫宣布暴风科技旗下产品暴风魔镜独立运营,成立北京暴风魔镜科技有限公司,任CEO。2015年3月24日,暴风科技在国内创业版上市。冯鑫当天说的话能说明一切,“今天,我不是一个人来到这的,截至昨天,每天使用暴风的活跃用户是5000万,每个月活跃用户有2亿,我是带着5000万中国网民来到今天,带着2亿中国网民来到A股的。”

2015年7月20日,冯鑫持有公司股份25556490股,占公司总股本21.30%,累计质押股份4610000股,占其持有公司份总数的18.04%,占公司总股本的3.84%。

回归内地股市

对于创业板,暴风影音董事长冯鑫不乏溢美之词。作为创业老兵,他比其他创业者更多挫折,这不重要,创业板改变了一切。

暴风科技上市路演的过程中,网上申购倍数达到655.55倍,创造了创业板开办以来所有股票的第一名。而从3月24日首次公开募股至4月2日,暴风股价连续涨停,从发行价7.14元涨至20.04元,总市值达24.1亿。

作为第一家从VIE结构回归A股的互联网公司,暴风经历了一次艰难的长征。冯鑫上市当日接受专访时透露,2012年3月,暴风决定撤离外资结构,变更上市地点。至成功登陆国内创业板A股,时间已经过去整整三年。三年有很多公司上市了,每次与冯鑫见面,他都显得轻松:“不急,暴风会有机会的。”

暴风回归国内具有样板效应:与美国、香港等地相比,内地股市更活跃,公司能获得更高估值,暴风之后,更多互联网公司将选择国内上市。有消息人士透露:包括分众、360、完美时空等一大批互联网公司正在筹划回归内地股市。

暴风影音的投资者、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参加了暴风上市的会。他说:“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所投的公司有80多家已经上市了,包括百度、腾讯等,但这些公司上市我都没有去参加,因为暴风影音上市具有标志性,未来中国股市上将产生类BAT(百度公司(Baidu)、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腾讯公司(Tencent))的巨头。”

熊晓鸽说:“包括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选择美国、香港等地上市,这些公司的用户在中国大陆,却不能成为股民,这使得股民不能直接感受到公司的价值,只能以美国的公司做对标,比如百度被称为‘中国的谷歌’,其实百度就是中国的百度,以对标的方式进行估值,会低估其价值。”

在混乱当中找到线索

就在暴风上市后不久,冯鑫曾花了十多天的时间,回到山西老家闭关。

“每天就是打坐、看书。”冯鑫说,他还思考了未来5到10年一家公司长成什么样子,“今天任何一家公司都没有做到它的10%―20%,我希望尽快做到60%―70%”。

按照冯鑫的描述,暴风科技5到10年要做的就是DT大娱乐,把过去单一视频服务和传统娱乐的以“我”为中心变成以“你”为中心,“自我”变成“利他”,所有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型,都以用户大数据和用户画像为中心。

“之前暴风对用户画像目的性太强,就是为了广告优化,用户观影习惯,为了目的而去挖掘,是战略性挖掘。”冯鑫坦言,“现在要把用户画像做好,把场景连接器做好。”

冯鑫举例,用户在看视频时会有许多的“连通口”,建立在大规模用户群体之上和有新的商业模式的主流娱乐服务,包括视频、音乐、游戏等等,都将全面整合外部资源,并且相互打通。

随之而来的是商业模式上的“乘法效应”。“例如用户看一个片花是不是能直接买电影票,看完电影是不是可以继续做观影设备;一场线下音乐会,通过虚拟现实现场直播和点播,带来的O2O新服务、新的盈利增长点。这背后依赖于通过数据的运算和产品的配合、改造,关联暴风的各项服务和商业模式。”冯鑫说。

事实上,在暴风之前,BAT巨头都在做与用户画像相关的数据挖掘。在冯鑫看来,每一家的“画像”目的都不同,阿里是对商业行为画像,实际上是一种商业出口,百度是广告画像,腾讯是做连通,暴风的做法更类似于腾讯。而之所以在上市之后做出这一战略调整,冯鑫认为:“最大优势就是A股给了暴风足够的资本,这是我们手里的核武器。”

伴随着转型,暴风未来另一项重要的业务就是国际化,寻找更大的用户规模和用户红利。冯鑫说,“目前第一步是招募国际化的人才,做最大的投入,不设天花板,允许他们犯错。”

而在讲出“DT大娱乐”新故事的同时,冯鑫坦言,眼下暴风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在混乱当中找到线索”。

“例如,你要选择项目模型时,移动互联网具体细节的困难、诱惑都很多,你出手的次数很宝贵,时间很宝贵,要非常珍惜,我们允许试错,但要保证在大的方向上不要出错。”冯鑫说,“今天出手的对与错,可能对未来5―10年的影响放大10倍。总体而言,暴风要在大对的地方不能丢,大错的地方不能错,这对我来讲也是新的课程。”

靠什么支撑300亿市值?

“上市之后,我回答得最多的两句话:一句是运气好;另一句是有好运气要好好地使用它。”经历了36个涨停之后,接下来暴风科技靠什么支撑300亿市值?

5月18日,暴风科技上市55天后,冯鑫给出的答案是:从一家网络视频企业全面转型成为DT(Data Technology)时代的互联网娱乐平台。

他称:“‘DT大娱乐’与以往战略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从以‘我’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大数据、用户画像为中心,做场景连通。所谓用户画像,即用户信息标签化,就是企业通过收集与分析消费者社会属性、生活习惯、消费行为等主要信息的数据之后,完美地抽象出一个用户的商业全貌,可以看作是企业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基本方式。”

围绕这场变革,冯鑫说,自己已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外部资源的沟通整合上,每天忙到零点后。而对于暴风继续飙涨的股价,他说:“最近其实每天都会看一眼,此前自己从来没有炒过股,直到因为暴风上市才装了炒股软件,浏览股吧中的讨论。股民比我想象中更了解暴风。”

此外,冯鑫还建议互联网公司“打死都要回来”。上市当天,表示“希望开启A股享受暴风、暴风享受A股的时代”的冯鑫,正在持续享受着A股盛宴。5月18日,暴风科技完成了第36个涨停,股价收报于248.6元,总市值达到298.32亿元,这接近迅雷市值(7.29亿美元)的6倍和优酷土豆38亿美元的市值。

对于暴风的市场表现,冯鑫总结到,“简单说就是群众基础”,他说,“此前,一些国内股民可能对于投资的企业具体做什么并不十分了解,但暴风影音是一款用户基础广泛的应用,股民的感受不同,这是我在上市之前就预料到的。”

不过,目前暴风的基本面是否足够支撑如此高的股价和市值?这曾遭到业界不少质疑。例如,和丰满的股价相比,暴风科技刚刚交出一份亏损的业绩,与此同时,它的虚拟现实产品暴风魔镜也被评价太过早期,虚而不实。

对此,冯鑫坦言,自己最初对暴风的股价预测在100元左右,而聚焦效应确实带来一定程度的放大。“但放大的是大家对暴风未来的想象,重要的在于未来的行为能否大于这个想象。”冯鑫说。

对于暴风的亏损业绩,冯鑫直言:“几百万的亏损和不亏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亏损绝对值没那么大。也许利润虽然下降,但收入的增长,换个角度来讲说明暴风还在着力发展,还在投入。”至于暴风魔镜业务,冯鑫的观点是:“我们不是BAT,特别实的业务BAT已经第一时间去了,但虚拟现实正是因为时机还不够成熟,反倒是成了机会。”

不过,对于涨停给暴风究竟带来多少新用户的增长,冯鑫称自己并未做统计。但他认为,发酵才刚刚开始。“一定会有海量股民在买了你的股票后,要支持你,广告客户也是一样的道理。”冯鑫说。

“所以说互联网公司回A股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冯鑫说,“我给它们的建议是打死都要回来,99%去美国和(中国)香港上市的公司都亏了。”

历程评述:

冯鑫创办了中国最大的互联网视频播放平台暴风影音,并成功在国内创业版上市。引领了“互联网平台+A股”的回归浪潮,实为IT界的一名不老精英。

上一篇:年轻气盛:一切都老了,但青春还在前方 下一篇:构建反思性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