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空间,让教学一路精彩

时间:2022-08-28 06:24:36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教学一路精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学应该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力量源泉。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方法,对我们长期工作在农村小学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来说显得尤为高深,更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去探索、去研究。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习方法。

一、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前提

1.开发利于自主学习的内容

教材是我们的第一资源,这就需要我们在准确把握教材内涵的基础上,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挖掘和开发教材中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基点和因素,并行之有效地提供给学生。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创设这样的情境:多媒体显示小朋友逛超市的情境,最后在画面上显示出超市一部分商品的名称和价格,要求每一位学生选择几样商品,数量相同,并让学生算算总价。学生就在算自己购物的总价时,“找”到了乘法分配律的方法。这样教学能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而学生自己的发现恰恰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的基础。

2.营造利于自主学习的氛围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最大可能地营造乐学氛围呢?一方面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另一方面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心态,使认知活动中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处于最佳状态,形成强烈的求知欲。

3.开展利于自主学习的活动

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不要先带着学生用画、剪、拼、量的操作来得出相应的结论,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试着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于是学生纷纷投入到探索“任何转化”的学习活动中,热烈地讨论、大胆地尝试,独立地操作、积极地思考,从而推导出计算公式。这样的处理使学生获取知识、拓展思路、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是重要环节

1.科学合作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分组,在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例如:在开展数学活动课“小小商店”时,孩子们相约带来了玩具、书、文具等物品,教室里开张了小商店,有经理、营业员、收银员、、顾客……教室里热火朝天但秩序井然。

2.合理评价学习效果。

我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3.有效地指导学习活动。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三、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是基础

1.创设贴近学生的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内容上要求真,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我们可以从学生十分熟悉的学校操场的环形跑道引入。由于环境熟悉,所以当教师问道:“在这条跑道上跑步比赛时,你有什么感想?你有什么获胜的经验?”“跑步时,一号跑道与二号跑道有什么不同?”等问题时,学生就会表现得异常兴奋。

(2)形式上要生动,贴近儿童年龄特征。教师要充分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充满疑问的情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2.把握正确的探究时机,生成探究空间

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什么时候值得探究、什么地方需要探究?这就是探究“时间”和“空间”的把握问题。

(1)探究“时间”的把握。如教学“元角分”时,教师为学生提供购物场景,提供充足时间,让学生用一元钱购买学习用品,能买几样?还剩多少钱?这样使学生在活动中巩固知识,在探究中体验成功。

(2)探究“空间”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研究学生,把握学生在学习哪些知识的时候需要自主探究充分研究学生,把握学生在学习哪些知识的时候需要自主探究,能够有利于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各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

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是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它还应与其它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例如:我在教学《9加几》时,当“还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没有急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先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说:“孩子们,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点数法、接数法、凑十法……象这样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非常必要。

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全体体教师教研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习方式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给学生一个空间,让数学教学一路精彩!

(作者单位:辽宁省昌图县大四乡小学)

上一篇:系统脱敏法在高职女生双杠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