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方言指示代词初探

时间:2022-08-28 03:59:00

[摘要]]甘肃方言主要指分布在甘肃省境内的汉语方言。甘肃方言的指示代词一般是二分的,有的方言中远指代词内部又可分出两个层次。指示代词的形式大多为基本型再加词缀语素,形式复杂多样,且在使用中具有随意性。“兀”系的远指代词可能受蒙古语的影响,还可以用来做第三人称代词使用。

[关键词]甘肃方言;指示代词;类型特点

[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2-0031-04

甘肃方言是一个地理范畴的说法,包括陇东方言(六盘山以东地区)、陇中方言(包括定西市、天水市及平凉市六盘山以西的,兰州市以东、以南的方言)、陇南方言(包括陇南市及甘南州舟曲的方言)、洮岷方言(指洮河流域的汉语方言)、河州方言(包括临夏州和甘南州的汉语方言)、兰州市及周边部分地方的方言、河西走廊方言。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或方言,本文中的甘肃方言指甘肃的汉语方言。甘肃方言从汉语方言分区的角度来说,分属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也有少数几处方言属西南官话。

汉语方言指示代词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二分还是三分,讨论的深度不够,主要原因恐怕还是描写方言事实的材料太少的缘故,已有的大区域的成系统的也不多。本文的探讨,可以为汉语方言指示代词的二分或三分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材料。

一、甘肃方言指示代词的类型

甘肃方言指示代词的类型,我们认为属于二分型,就是近指和远指二分,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这”和“那”。远指内部又可分出远指和更远指。更远指的表示形式,有的跟远指的相同,有的不同,不相同的也可认为是三分的。更远指的形式不是所有方言点都有。甘肃方言指示代词在使用上都用基本形式加词缀语素的复合形式,也有少数方言点单用基本形式,如靖远方言在指人或物时用“个”直接加名词。代词作为一个词类,不是按照它的句法功能来划分的,而是按照它的指代功能来划分的,所以,甘肃方言指示代词,我们主要从它的指代功能方面分为指人和物、指时间、指处所、指情状、指方式、指程度频率六小类。

(一)近、远指代词的类型

甘肃方言近指代词基本形式,从声调角度看,调类大都是去声,有个别点是上声;从声母角度来看,可以分为 四种类型;从韵母角度来看,可以分为 、 、 、 六种类型。远指代词的基本形式,从声调角度看,调类也大都是去声,也有上声的;从声母角度看,有 、 、 、 四种类型;从韵母角度看有 、 、 、 、 、 、 、 、 、 等十种类型。

1.指人和物的类型

甘肃方言里指人和物的代词一般用基本形式,或在这类代词后加“个”或“些”,再修饰限定名词。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方言里“些”后还加“个”。近指代词的类型,我们用方言里的同音字或音近字转写,如果都没有时,我们也借用普通话里的同音字或音近字转写,后文同。有“致 、兹 、宰 、债 、者 、咒 、既 、贼 、 (后文也用“”来表示)、泽 ”等11种。远指的有“兀 、外 、畏 、窝 、奈 、呢 、内 、那 、捏 、尼 、欧 、闹 ”等12种。近指的复合形式有“致个/致给/致该/致一个/致开/宰个/宰该/宰高/宰开/债个/债块/ 个 /该/贼开/贼个/咒个/咒乖/即个/近个/兹个/兹该/者个/待个/宰些/宰些过/兹些/兹些/债些/致些/致些儿/致些过/致点子/些/贼些/贼些个/咒些/咒塞/即些/待些”等。远指的复合形式有“兀/兀该/兀给/兀块/兀怪/能个/外个/外高/外开/外该/那个/拉开/那给/欧给/欧个/欧该/奈个/奈一个/来个/威该/威个/内个/类个/呢些/窝乖/尼个/外些/外些过/外些个/那些/拉些/ 拉些过/奈些/奈些儿/来些/兀点子/兀塞/兀些儿/尼些/捏些/内些/类些/欧些儿/欧些/窝/窝些儿/畏些”等。更远指的复合形式有“欧一个/欧开/奈个/奥给/呢个/内个/尼些/捏些/奈些/呢些/内些”等。后加的语素都是表数量的。“能个”可以写为“恁个”。

2.指时间的类型

指时间的指代词可以分为指时点的和指时段的两种。指时点的为基本形式后加“会”、“会儿”、“会子”、“半会”、“乎”、“乎子”、“哈儿”、“伙”、“阵”、“阵子”、“半阵”、“时子”等词缀语素,指时段的为基本形式后加“时儿”、“阵儿/一阵儿”、“阵子”、“一向”、“一弓”等词缀语素。指距离现在较远的一段时间,一般后加“时间”、“时候”等。关于“阵子”的归类这里还需特别说明,“阵子”在中原官话区大部分地区表时点,在兰银官话区则多表时段,而“阵儿”则多见于中原官话区表时段的形式中。后加形式的分布,从甘肃方言的语言分区上来看具有不平衡性,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中的使用不一致,“会/会儿/乎”主要分布在中原官话里,“会子/乎子”主要分布在兰银官话里。它的内部形式也具有不平衡性,如“会儿”和“哈儿”指代的是时间点,但是部分地区如和政、舟曲,当远指代词基本型加“会儿/哈儿”时,也可指代距现在较久远的时间段,同“时候”。甘肃方言中的指时间的代词较为复杂,有的地方在指代时点和时段的用法上界限较为模糊。

近指的复合形式有“宰会/致会/者会/致会子/ 会子/兹会子/即会子/贼会子/宰会儿/者会儿/致会儿/债会儿/在会儿/兹会儿/即会家/致会儿家/致半会/宰半会/即哈儿/致哈儿/致一怀(会)/ 一会儿/砸一怀子/致一向/贼一向/ 一向/即一向/致忽/近忽子/致忽子/待忽子/致兹火/宰后/兹阵阵/宰阵阵/ 阵/即阵阵/宰一阵子/致一阵子/债一阵子/ 一阵子/ 阵子/兹阵子/宰阵子/致阵子/即阵子/ 一阵/周一阵/宰一阵/债阵儿/贼阵儿/宰/债一阵儿/致一阵儿/ 一阵儿/致弓/ 一弓/债一弓/ 一时子/宰一时儿/致半天/兹半天/泽介/致四介/宰时候/咒时候/者时候”等。远指的复合形式有“来会/内会/奈会/兀会/欧会/外会子/内会子/兀会子/奈会子/尼会子/类会子/奈会儿/外会儿/兀会儿会儿/那会儿/欧会儿/窝会儿/畏会儿/乃会家/奈会儿家/兀半会/兀哈儿/拉哈儿/兀一怀(会)/窝一会儿/畏一会儿/兀一怀(会)子/乃一怀(会)子/兀/一向畏一向/外一向/拉一向/奈忽/兀忽/内忽子/那忽子/奈忽子/呢忽子/奈火/来火/呢火/畏后/畏阵/那阵/来阵阵/外一阵子/奈一阵子/兀一阵子/内阵子/畏阵子/拉阵子/来阵子/外一阵/畏一阵/兀一阵/外阵儿/外一阵儿/奈一阵儿/畏一阵儿/奈弓/畏一弓/畏一时子/外一时儿/兀半天/窝半天/呢介/外四介/兀四介/内时候/来时候/外时候/那时候/拉时候/兀时候/窝时候/欧时候/捏时候/尼时候/呢时候”等。更远指的复合形式有“乃会/窝会/畏会/欧会儿/奈会儿/奥会儿/欧会儿家/乃半阵/欧哈儿/内一会子/奈忽子/欧火/畏阵/乃一阵子/欧阵子/奈阵子/类一弓/奈一弓/呢介/兀四介/兀时候/外时候/欧时候/畏时候/呢时候”等。

3.指处所的类型

指处所的代词,后附语素成分比较多样,有“搭(儿)”、“些”、“扎”、“厢”“底”、“洼”、“半个”等。除此之外,后附语素成分有重叠使用的,如“致搭搭”、“奈搭搭”等。由于后附成分能否重叠的区别,甘肃方言指处所的代词就可分为两套。能重叠的是一套,指代的处所范围确定、具体;不能重叠的是一套,指代的处所范围比较宽泛。比如“致搭是农场,奈搭是加工厂”里的指示代词所指范围较宽,而“致搭搭是拴驴的橛,奈搭搭是拴牛的橛”里的指代词所指就很确定。指代词后附“些”词缀的形式与指数量的形式相同,也与问处所的代词形式相同,这是兰银官话里的一个特点。赵长才的《古本的特指疑问句和是非疑问句》一文里就谈到了这个现象,可参看。

指处所的代词内部形式多样,主要是后附语素的形式不止一种造成的,使用中有随意性,我们认为这是不同时间层次指处所的代词的一种叠置。

近指的复合形式有“搭/切/这/兹切儿/兹搭(儿)/致搭(儿)/即搭(儿)/周/吃搭(儿)/兹担/致点儿/宰搭子/致搭些/致它些/致个搭/搭搭/致搭搭/兹搭搭/兹担担/即地地/即扎扎/致洼洼/致它它/兹刀/致厢/致些/兹些/尼些/泽些/ 些/者些/ 些/致切/即地/致洼/致乍/致它/致即半个儿/兹里/里/在里/致尼/致来/周里/致类/致里/泽尼/ 尼/致搭尼”等。远指的复合形式有“畏/那儿/兀搭(儿)/内搭(儿)/奈搭(儿)/畏搭(儿)/那搭(儿)/拉搭(儿)/来搭(儿)/窝搭(儿)/欧搭(儿)/兀担/欧点儿/外搭子/那搭子/兀搭些/奈它些/奈乍些/欧它些/奈个搭/内个搭/兀搭搭/兀担担/奈地地/奈扎扎/闹洼洼/兀刀/兀厢/内些些/乐些些/捏些些/呢些些/那些些/来些些/尼切/内地/闹洼/呢咋/哪它/来它/欧它/兀半个儿/拉半个儿内尼/兀来/窝来/兀里/兀类/闹里/捏里/呢尼/内搭尼”等。更远指的复合形式有“乃/窝/兀儿/奈搭儿/窝搭儿/畏搭儿/外搭儿/欧搭儿/呢搭儿/兀搭子/欧个搭/内地地/内扎扎/奈搭搭/奈它它/奈/闹些/奈乍/欧半个儿/外一介/外兀/外兀里/外兀搭/欧呢乍/窝里/欧里”等。

指处所的代词还有合音形式的,表近指的有“扎”,表远指的有“挖”,使用时还能重叠或加后缀,如“扎(儿)/扎扎/扎些”,“挖(儿)/挖些”等。

4.指性状、方式的类型

这两小类我们放在一起分析。在甘肃方言里,部分方言点中指性状和方式这两类的形式是相同的,一般由基本形式后加“木”、“木个/么个”、“木家/们家”、“块儿”、“木过儿”等构成。

还有些方言点两种指代形式不相同,指方式的除以上那些形式外,还有“么”、“们”、“该”、及“木儿着”几种类型。指性状的指示代词,部分地区是在指方式的指示代词形式上加“的”的,主要分布在中原官话区的正宁、广河、岷县等地,还有一些地方是在指方式的指示代词后加“个”来指性状,如泾川、靖远、兰州、肃州、甘州等,仅有少数地方在指方式的形式后加“地个”、“个地刀”、“家”。

还有指代性状和方式完全不同的,如古浪、天祝、金昌等地加“木家/们家”指方式,加“木个/们个”表情状,宕昌(南)与舟曲两地加“过儿”表方式,加“块”可兼指,既可指代情状,也可指代方式。

近指的复合形式有“致木(儿)/致们/者们/宰们/跟兹们/致么/致马/兹满/致们家/兹们家/致木家/宰过儿/致过儿/致木过儿/周怪家/致过儿家/致木(儿、给、个、即)/致木地/兹们呆/宰们呆/兹么(个、该)/致么(个、该)/致马该/兹么介/兹该呆/致们地个/致木地个/致者们(个、该、给)/即块地/兹块儿/宰块儿”等。远指的复合形式有“兀木(儿)/呢木(儿)/内木(儿)/欧们/奈们/窝们/跟们/兀们/嗡们/呢满/奈满/畏么/来们家/奈们家/奈木家/那/尼木家/奥木家/呢么家/外过儿/拉过儿/内木过儿//奈木过儿/兀怪家/拉过儿家/呢奈地/木奈地/那们呆/拉们呆/呢么个/兀么个/那么该/兀么介/兀该呆/欧们地个/兀木地个/奈们(个、该、给)/兀们(个、该、给)/呢们(个、该、给)/拉块地/畏块儿/木块儿”等。更远指的复合形式有“奈/奥/欧木/外们/类么/欧过儿/欧过儿家/奈木个/欧木地/外们呆/兀们呆/奈么个/欧块地”等。

5.指程度、频率的类型

指程度频率的代词,一般由基本形式后加“么”、“木”、“门”、“满”、“嘛”构成。有些方言里的复合形式进一步凝固而有合音形式,如景泰、民勤、金塔、玉门等地。

近指的复合形式有“致木(儿)/兹木(儿)/致们/兹们/致美/兹么/周么/致么/致马/兹满”等。远指的复合形式有“兀木(儿)/呢木(儿)/尼木(儿)/内木(儿)/欧木(儿)/能木(儿)/欧/呢/奈/兀/窝/那/来们/美/外么/呢么/兀么/呢马/奈满/么”等。更远指的复合形式有“欧木”等。

指方式、性状、程度、频率的代词也有合音形式。表近指的有“肿=致们/怎=贼么/脏=兹么”,表远指的有“龙=来们/冷=呢么/浪=来么/温=外们”。

(二)甘肃方言指代词的二分、三分问题

张振兴先生曾撰文谈过汉语方言指示代词是二分还是三分的问题,他说“实际上都可以认为是二分的。”(张振兴2013)雒鹏说他以前在相关的文章里讨论时说过甘肃方言的指示代词一般是三分的(1997),实际上是把远指的下位分类与近指并列了,这是不合逻辑的。根据我们最近的系统调查,甘肃一些方言远指代词的下位一般有两小类是普遍存在的,一类表示更远或视线之外手不可指的但为说话多方或双方共喻的;一类表示较近的“远”,即相对于近来说远一些,相对于更远近一些,我们称为“较远指”。这是甘肃方言指示代词的一个特点。但指示代词在指示上又有内部的差异,具有不平衡的特点,另文讨论。

远指中的较远指和更远指的区分,主要表现在指处所、时间的功能上,指人物及形状、程度等功能上只有远指。较远指和更远指区分的方言里,所用的指示代词普遍都不同形,我们先以笔者熟悉的靖远方言为例来看看,表达更远指的时间和处所用“欧 ”(欧会儿,欧唻/欧搭),指表达较远的时间和处所用“奈 ”(奈会儿,奈搭/奈来)。再看看其他方言里的情况,只对举较远(横线前)和更远(横线后),“兀—外”、“兀—奈”、“外—奈”、“内—窝”、“那—畏”、“外—兀”、“拉—外”、“拉—欧”、“那—奥”、“闹—奈”。

较远指和更远指的形式的不同,我们认为是不同历史时期远指代词的叠置使用。这种情况,在陕西和山西的沿河方言里也有,具体见邢向东等主编的《秦晋两省沿河方言比较研究》一书中张维佳主笔的《秦晋两省方言指示代词三分系统的来源》一章。我们不再具述。

二、甘肃方言指示代词的来源

对现代汉语共同语的指示代词来源的讨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原因是学者们所依据的证据都是古文献材料。文献资料,有的书面语色彩浓一些,有的口语色彩浓一些,作者的地望也不一致,记录文献的汉字又不是表音的,所以,要对汉语史上的指代词的来源、演变做出一个客观的判断有很多局限。我们要利用汉语史的研究结论,对方言里的语言现象进行考源,势必会受到影响。所以,本节的看法,只是一种尝试性的。

甘肃方言指示代词的近指和远指之分,相当于普通话的“这”“那”之分。近指代词的基本形式“致”“兹”“宰”“者”“咒”“既”等和远指代词的基本形式“兀”“外”“畏”“窝”“奈”“呢”“内”“闹”“那”“捏”“尼”“偶”等,有些是纯粹的基本形式,有些属于合音形式的固化。合音这种情况,普通话里也有,如“这”口语里说 音,就是后加量词变来的,“那”口语里说 或 也一样。甘肃方言里这些形式属于不同的方言,是基本形式与什么的合音,一时不好判断,所以,后文我们尽量以自己比较熟悉的方言举例说明。其他的以俟将来的深入研究。

(一)近指代词的来源

普通话的近指代词来源,张惠英先生考证,认为是量词“隻”演变为指示代词的转写,文献里就有“这”、“者”、“拓”、“则”、“只”、“遮”等等形式的指示代词。甘肃方言里的近指代词,大多数是“致”,又属官话方言,我们认为也应该是“隻”变为指示词后的音的转写。

灵台、靖远等地的方言里有一个相当于普通话量词“个”的量词形式做指示代词的现象。灵台的是“该”,靖远的是“个”。靖远的“个”可以指人和物、处所等,如“个人”、“个物件”、“个搭”,但不用来指时间、性状方式、程度频率。“个”虽然在靖远的指代范围有点小,但它与文献里“个”作代词是一脉相承。中古及近代汉语中就有“个”做指代词的现象,南方的一些方言里也有,见石毓智的研究(2004)。

(二)远指代词的来源

甘肃方言远指代词大部分为n声母,也有读l声母的,我们认为都是n声母的音变。这样,我们可以假定远指代词就是“那”及其音变的形式。

普通话里的远指代词“那”,吕叔湘先生认为由“若”变来,王力先生倾向由“尔”变来。甘肃方言里的远指代词,我们认为来源比较多,可以分为不同的时间层次,可能有些是上古的,有些是中古的,也可能是近古的。“乃”、“若”、“尔”是上古汉语里属于泥母的一组远指代词,甘肃方言里的“奈”、“那”、“尼”、“内”、“呢”、“捏”应该是从这一组代词演变发展来的。我们提出“尼”略做分析说明。河西地区的高台、临泽、肃南等地的方言里用“尼”ni表远指,应该是由古代汉语“尔、而、乃”变来的,可以看做是第二人称代词又兼指示词的一种遗迹。张惠英先生在《广州话近指词“呢”的语源》一文中有相关的论证,不细述。甘肃方言的这种现象可以为张先生的观点提供又一处佐证。

再说“兀”。这是甘肃方言里比较普遍的一个远指代词。邢向东在《陕北晋语语法比较研究》里的观点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从其读v声母和零声母这一点来分析,再加上文献里“兀”使用的情况来分析,也就是宋元以来的事儿。“兀”在甘肃方言里可单独使用,也可跟后加成分组合使用,后一种情况可能会造成合音现象,如“外”“窝”就是跟“一个”的合音,“畏”可以认为是“外”的音变。“偶”在一些方言里是一个舌面后次高圆唇元音,可能是“兀”的早期形式。以上是我们的推测。近年来,也有学者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对“兀”等西北方言的远指代词提出了新的看法,如汪化云在《西北方言指代词兼第三身代词现象的再探讨》一文中的相关论述,对张维佳、张洪燕、唐正大、李崇兴、祖生利等人的相关研究也作了介绍,我们同意汪化云的观点。甘肃历史上就是一个民族杂居的地区,是语言接触的前沿,阿尔泰语系语言对甘肃方言的影响是必然的。“兀”应该是借用元代蒙古语 的音译形成。

(三)指处所的后附语素“搭”的来源

邢向东先生的《陕北晋语语法比较研究》里对陕北晋语的指处所后缀“搭”有很细致的考源,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我们也同意邢先生的观点,认为甘肃方言里的“致搭儿”、“奈搭儿”以及“哪搭儿”等则直接继承了元代的用法。本文不再具体论述。

三、结语

甘肃方言指示代词既有对古代汉语代词特点的继承,也有创新发展。古汉语的指代词从上古至元代,一直是二分的,甘肃方言里今天也是这样,但元代以来,由于受蒙古语的影响,出现了“兀”系的远指代词,并且还可以用来做第三人称代词使用,这是一个很大的特点。

对甘肃方言指示代词的描写梳理,我们的研究尚属首次,肯定有很多遗漏和缺陷,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龚煌城.汉藏语研究论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李范文.宋代西北方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李蓝.汉语的人称代词复数表示法[A].方言[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34~243.

[5]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6]石毓智.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7]孙立新.关中方言代词研究[M].陕西:三泰出版社,2010.

[8]日·太田辰夫.蒋绍愚,徐昌华.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汪化云.西北方言指代词兼第三身代词现象的再探讨[A].语言科学[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7-31.

[10]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1]邢向东.陕北晋语语法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2]邢向东,王临惠,张维佳,李小平.秦晋两省沿河方言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3]张斌,方绪军.现代汉语实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4]张惠英.汉语方言代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15]张振兴.方言研究与社会应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77~93.

[16]赵长才.古本《老乞大》的特指疑问句和是非疑问句 [A].历史语言学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54~70

上一篇:曼卡新出金融方案助力车主 下一篇:甘肃方言疑问代词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