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墓地出土的牛形玉佩赏析

时间:2022-08-28 03:57:03

牛,被看作勤劳的象征。它吃苦耐劳,默默无闻,温和驯良。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人们对牛的热爱和敬意,其感情的深厚、真挚非同一般。古代人们在育牛、牧牛、役牛的同时,还用珍贵的玉石把牛的形状制成佩件随身携带,足见人们对牛的喜爱程度。上世纪90年代在三门峡虢国墓地发掘的西周时期墓葬中,就出土了不少牛形玉佩,这些佩饰制作精美,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现选其几件与大家共赏。

牛首形佩(图1) 出土于内棺盖上。高11厘米,宽9厘米,厚0.6厘米。青玉,受沁呈土黄色。玉质较细,微透明。正面作牛首形,牛头顶有双角耸立,旁出双耳呈凹面状,中部一对横向臣字目。下端中间有一个穿孔。纹饰清晰流畅,造型生动自然,浑然一体,充满一种威严的神秘感。

圆雕玉牛(图2) 高2.05厘米,长4.75厘米。出土时位于墓主人腹部。青玉质,局部受沁呈棕黄色,个别处有灰白色斑,润而微透。圆雕。曲腿而卧,双角,角下有耳,臣字目,细线眉,圆臀短尾,身和角部饰细线云纹,腿与蹄部有轮廓线。下唇部有一斜穿。玉牛形态安详,雕工流畅,纹饰刻画细腻圆润,有栩栩如生之感。

卧牛(图3) 出土时位于墓主人头部右侧偏上部。通长5.8厘米,宽4.1厘米,高2.2厘米。青白玉质,受沁呈灰白色。圆雕,臣字目,侧首于前,双角弯曲脊上,双腿曲卧,短尾附臀,全器宁静安详。嘴部有一斜穿。

青玉牛(图4) 通高3.1厘米,身长4.2厘米,厚0.5厘米。青玉,冰青色,因局部受沁,有棕黄色的斑块或斑点,玉质细腻,微透明,单面以阴刻线勾勒出牛的两角、眼、鼻、肩、胸、颈等部位。呈俯卧状,两腿弯曲在地,似正在饮水。口部有一团形穿孔,做工精细。

青玉卧牛(图5) 青玉质,呈透绿色。因局部受沁,呈浅黄色。牛首昂起,双角后仰与牛身平直。牛呈卧状,前肢卧地,后肢呈半卧状。此青玉牛造型丰满,线条棱角分明,雕刻技术上乘。

我国历史上,古人“以玉比德”,玉,涵盖着“仁、义、礼、智、信”的精神世界,“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由于牛和古代社会的农耕有密切关系,人们在对牛认知、喜爱的同时,赋予牛众多高贵的品质,也衍生出了许多与牛相关的故事。正因为此,我们才不难解释在虢国墓地出土玉牛的原因,这些虢国贵族陪葬玉牛不仅是为了装饰自己,更重要的是想以此来体现自己冰清玉洁、勤劳善良、坚毅不屈、执著进取而又温顺祥和的高贵品质。(责编:蔚蔚)

上一篇:荷风莲韵 翰墨飘香 下一篇:乡村医生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