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西省资产评估行业科学发展之我见

时间:2022-08-28 02:53:16

对山西省资产评估行业科学发展之我见

【摘要】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联系山西实际,分析了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今后科学发展目标和任务的思路,并就评估机构如何做大做强做精做专设计了几种模式。

【关键词】 山西;评估;科学;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拓展,山西省资产评估行业也从无到有、由点到面、快速成长,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目前又面临着如何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崭新课题,而新一代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历史必将证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山西省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一定能够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

一、山西省评估行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根据近三年来评估机构汇总报表反映,2007年全省资产评估机构实现业务总收入8 268万元,2006年为6 879万元,2005年为5 617万元,环比增长率分别为22.47%、20.19%,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从山西省各机构收入规模看, 2007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机构18家,占山西省机构数的14.32%;收入在10~50万元的机构56家,占总数的44.44%;收入在50~100万元的机构23家,占总数的18.25%;收入100~200万元的机构20家,占总数的16.67%;收入200~300万元的机构5家,占总数3.97%;收入300~400万元的机构2家,占总数的1.59%;收入在600万元以上的1家,占总数的0.8%。

从区域收入情况看,太原地区59家机构,收入占全省的61.11%;晋城9家机构,收入占8.68%;晋中7家机构,收入占8.38%;临汾12家机构,收入占6.24%;大同7家机构,收入占3.5%;长治7家机构,收入占3.4%;运城9家机构,收入占3.39%;阳泉6家机构,收入占3.12%;朔州、吕梁、忻州共10家机构,收入占2.18%。

与2005年、2006年相比,2007年评估收入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业务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机构数由2005年的12家、2006年的18家增加到2007年的28家,分别增长50%、61%;二是每家评估机构年平均收入2005年为44万元,2006年为53万元,2007年为65万元,分别增长20.45%、22.64%。三是从评估师创造的平均收入看,2005年为7.60万元、2006年为8.80万元,2007年为9.80万元,分别增长15.79%、11.36%。

2007年底,全省共有评估机构128家,其中专营机构68 家,兼营机构50 家,分别占机构总数的53%和47%;注册资产评估师852人,平均每家评估机构拥有资产评估师6.7人。从机构拥有评估师数量来看,绝大部分集中在太原地区。2007年山西省10人以上的机构,全省只有12家,太原地区10家,人数最多的是山西中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和山西诚成资产评估事务所;8~9人的机构,全省有35家,太原地区18家;6~7人的机构24家,太原地区14家;5人的机构,全省有27家,太原地区7家;5人以下的机构,全省有30家,太原地区8家。

以上所述的发展现状,既是山西省评估机构与人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拼搏的结果,也是中评协精心指导、各级财政部门正确领导的成果。需要指出的是,与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相比,山西省评估行业收入仍然呈现出小机构多,规模小,收入低的差距。比如,2007年北京评估收入上亿元的机构有2户,上千万元的机构有16户,500万元以上的机构有14户,湖北2007年上千万元的机构有3户,而山西省上千万、上亿的机构没有一户,500万以上的仅有一户;河北2007年100万元以上的机构35户,占机构数的30%,而山西省上百万元以上的机构只有28户,占机构数的21%,;山西省2007年评估师创造的平均收入为9.8万元,与上海、厦门近五年前评估师人均创造收入30万元相比差距较大。

这些情况实际上反映了山西省评估行业发展的特点:机构规模小、分布结构差,收入水平低,人员数量少、发展不平衡。这与山西省经济增长、财政收入、注协等行业的发展很不适应。特别是还有很大比例的机构和评估师不符合《办法》规定条件,成为制约山西省评估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无论如何,所有这些现状和特点就是山西省评估行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基础和现实起点。

二、科学发展贵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与行业规律性的统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论述,是对科学发展观简明扼要的解读,对山西省资产评估行业的科学发展具有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新局面与新态势就是山西省资产评估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可以说,当前的形势对山西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来说是十分喜人的,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十分可贵的。这种新形势,主要可以概括为四大机遇。

一是党的十七大为评估行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十七大政治报告重点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等要求。总理在今年1月做出了资产评估行业管理体制亟需规范,行业法规有待健全的重要批示,全国人大、国务院对评估立法的重视与协调,加快了立法进程,建设新山西、新基地的实践需求,都为山西省评估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市场、新的领域、新的前景。

二是财政部《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为山西省评估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评估行业发展过程中,《办法》是继90年代资产评估机构脱钩改制之后的又一重要法规,也将对山西省评估行业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前次改革是市场化的改革,山西省123家资产评估机构,改制为合格的76家和尚需完善的40多家,这些机构的改制标志着山西省的资产评估机构进入市场化发展的阶段。这次改革是规范化改革,从制度安排上形成行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新体制,充分发挥评估协会的积极作用,明确提出专营化、规范化的要求,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规定了评估机构内部治理结构等。这次改革,必将规范与促进山西省评估机构的做大做强,做精做专,必将推动山西省资产评估行业进入规范、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三是新的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为评估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2007年11月28日,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会,颁布了包括8项新准则在内的15项资产评估准则。此次的资产评估准则既有评估报告、评估程序、工作底稿、业务约定书等评估程序准则,还有企业价值、机器设备等评估专业准则;既有资产评估基本准则,还有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和评估指南。初步完善了资产评估的准则体系,为提高行业规范化水平和执业质量,维护公众利益,提升行业社会公信力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四是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评估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谢旭人部长指出:资产评估行业现在许多方面还处于初创阶段,资产评估行业要发展,关键是要把基础工作做好。郑建国厅长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先后十三次直接或简洁论述了山西省评估行业的工作,武涛总会计师、牛成毅副巡视员也多次调研评估行业情况,希望把山西评估机构做大做强,规范促进评估行业发展。所有这些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推动规范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财政、服务于改革与发展大局,从而更好地规范发展自己都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当然,山西省资产评估行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山西省不少评估机构、评估师不符合财政部22号令的条件,而规定的过度期截止日又很快来到,特别令人担忧的是,有些机构还在等待观望,其结果很可能造成“机构数量减少、双师人员改行、评估收入降低、行业发展徘徊”的惨淡局面。二是山西省评估整体执业素质与评估市场、客户的期望还有相当的差距;三是外地大型评估机构进入山西,对山西省评估机构尤其是大量中小型评估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四是评估报告使用方对评估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误解或曲解。

以上四大机遇、四大挑战就是山西省评估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全面认识、准确把握、快速出击。因为古今中外的经验和教训说明,形势对大家都是对等的,面对形势就是要一快二紧三要准,才能成功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然,就会贻误战机,走向失败。新形势也要求我们的各位评估师充分发挥你们的专业优势和年轻优势,协助你们机构审时度势,发展自己,把机构做大做强、或做精做专,进而推动规范山西省评估行业健康发展。

三、对山西省评估行业发展的展望

我国评估行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而诞生发展的富有蓬勃活力的新型中介行业。历史告诉我们,过去的三十年,是评估行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弱到强走过来的。历史也将证明,今后的评估行业,将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建设的健全和发展而发展壮大,成为更为辉煌的行业之一。

根据这样的认识和信念,我们提出山西省评估行业发展的“五个一”战略目标:一是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结构优化的机构分布格局,二是构建一支数量充裕、德才兼备的评估人才队伍,三是创造一个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评估执业环境,四是形成收费合理、收入盈余的行业收入良好局面,五是打造一个具有特点、跨入先进的山西评估品牌。令人瞩目的发展格局与态势。

围绕“五个一”的战略目标,山西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特别需要开展的工作就是以实施财政部《办法》为契机,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符合条件、富有潜力的1~3家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出去,其余机构做精做专做优久,并充分发挥这些机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初步形成以强大机构为龙头、以小型机构为基础,以中型机构为骨干的合理规模和地域分布格局,与此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全面提升评估行业整体素质,为省内外的改革发展提供优质综合服务,力争跻身全国百强,山西省评估行业也相应加入全国先进行列。

如何开展这项工作?根据《办法》规定和全国各地的实践,我们概括了六种模式,供各机构在实践中参考应用。

(一)弱弱联合、重新组建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合格的机构合并为符合《办法》规定条件的评估机构,重新组建设立一个。

(二)以优并弱、扩优规模

有一定规模的优势评估机构兼并吸收其他弱小评估机构,这是一种吸收方存续,被吸收方解散的一种兼并方式,使弱者变优,优者更大,实现业务拓展、资格整合、地域开拓、扬长避短、资源互补。

(三) 攀龙附凤、充当分所

不合条件的机构,特别是市县缺口过大的机构,要主动寻找一家文化素质高、实力较强且规模较大的评估机构联姻,既可保留机构,又能提高素质,不失为小型机构的可行选择。

(四)评估为主、合并其他

即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事务所、评估机构为扩大自身业务领域和发展空间,在自愿、协商、依法的基础上吸收合并其他专业服务机构,使评估业务链延长拓展,提高评估的相关效益。

(五)弃旧图新,合并新设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评估机构全部解散,按照规定合并,重新设立一个新的机构的方式。可以采取:一是以几家文化接近,实力相当且规模较大的事务所、评估机构合并。适合于有一定实力,有一定基础,又有愿望做大做强的事务所、评估机构进行规模化发展。二是以若干家文化接近,实力参差不齐且规模较小的事务所、评估机构合并。适合于一些发展势头比较好,有一定的内部管理能力,执业质量也比较好的中小型机构,使这些事务所、评估机构通过合并能够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稳定地向前发展。

(六)强强联合、组建集团

具有一定规模的事务所、评估机构通过联合,建立共同的品牌和文化,进行审计、评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发挥规模优势,提高国内乃至国际竞争能力,提高单个审计、评估资源的效率和工作质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成立跨地域、跨行业且名称中有着相同字样的松散型集团组织,组织内成员做到责任明确、高效运作、整体推进规模化发展,实现品牌效应。

我们把这些方式摆出来,希望象自助餐一样,供不同类型的评估机构根据自己的实际来选择、充实、丰富和发展,使山西省评估行业按时保质完成贯彻实施财政部《办法》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而达到“做大做强做出去,做精做专做优久”标准,为实现山西省评估行业发展的“五个一”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机构基础。

上一篇:浅论企业供应链成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跨国集团公司账务稽核工作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