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8-27 11:00:02

陇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 休闲农业是传统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顺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新趋势、新需求而在功能上进行的延伸。陇县休闲农业起步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较差,存在认识不准确、从业人员素质低、缺乏科学规划、资金投入力度小等问题,需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素质,加大投入,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建成具有陇县特色浓郁的现代休闲农业。

关键词 休闲农业;现状;对策;陕西陇县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305-02

休闲农业是依托农业资源,结合旅游业,为消费者提供娱乐、观光、度假、健身、休闲为一体的新型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发展生态环保农业的新途径。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对于突破农业发展瓶颈、进一步拉动消费内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十分重大[1-2]。

1 陇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陇县休闲农业的发展相较其他县区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大体经历了2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1996—2005年,为起步发展阶段,主要开展了以关山草原和龙门洞等为主的观光旅游活动;第2阶段:2006—2012年,为迅速发展阶段,大力开发了以秋菊山庄、八渡民乐园、温溪度假村等模式的集钓鱼休闲、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建设。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建设休闲农业的投资力度加大,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使陇县休闲农业的规模及整体档次得到了较大提高。在满足游客游玩、吃住的基础上,陇县休闲农业发展越来越注重为游客提供更多的自然休闲方式、农家生活与农事体验等休闲游乐活动。

2 陇县休闲农业主要模式

2.1 农家乐模式

以东南镇演峪山、东兴村、温水镇团结村、天城镇马曲村新农村独家小院等为代表的地方特色农家乐休闲农业模式,吃农家饭、观农家景、唱农家曲、赏民间工艺等内容的农家休闲娱乐活动,可使游客真实体会农家乐休闲农业带来的快乐。

2.2 民乐园模式

以温水镇温溪度假村、八渡镇高楼民居园、秦岭西鳞鲑渔乐园等为代表的民乐园模式,集垂钓、餐饮、娱乐、住宿、赏景等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旅游,可使游客享受民乐园带来的欢乐。

2.3 草原模式

以关山草原、关山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旅游休闲农业模式。住蒙古包、吃烤全羊、跳集体舞、篝火晚会、骑马、射箭、滑草以及看蓝天白云和风吹草地见牛羊等内容的旅游休闲活动,可使游客尽情体验广袤草原和茂密森林带来的生活乐趣。

2.4 自然景观模式

以龙门洞、药王洞、香山寺、磬口寺、老龙殿等旅游圣地开发的自然景观休闲农业模式。最具出名的是陇县龙门洞、药王洞,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山水亭榭相互辉映,琼楼玉宇高悬崖壁,山间飞禽鸣声不绝,林涛树影舞姿婆娑,溪流清澈见底,鱼儿嬉戏打闹,山水秀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招惹游客。景点游人以赏景、烧香、祈福、游玩等内容的休闲度假活动,置身其中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世外桃源之感。

2.5 园区示范模式

以县城北坡千亩油桃园为主的现代农业观光园、高楞晨辉现代农业科技园、温水坪头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等高科技含量的休闲农业模式。为游人展示设施蔬菜、设施瓜果、名特优新品种、农业新技术以及旅游无公害农产品的研发等内容的生产情况,让人们在休闲游玩中通过观光、互动、采摘、品尝、营销等方式,可以极大地开阔眼界,增加知识,陶冶情趣,亲身体验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陇县休闲农业投入总资金8 600多万元,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年综合经营收入达5 580多万元,极大地推进了陇县向建设“区域商贸中心、历史文化名城、休闲度假胜地、最佳人居环境”为一体的宝天平城市圈中心生态花园城市迈进步伐。

3 陇县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努力,陇县的休闲农业有了较大发展,度假山庄、民乐园、旅游景点等已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的新格局,吸引了县内外大批游人前来休闲度假旅游,极大地促进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但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陇县休闲农业发展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规划不科学、素质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了陇县休闲农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

3.1 思想认识不深入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的交叉与结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措施,根本目的在于搞活农村经济,繁荣农村社会,促进农村和谐发展[3]。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人们普遍过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没有深刻认识到休闲农业的本质特点,一味地发展旅游业,没有很好地利用当地农业与农村自然资源,实际上形成了娱乐休闲产业在城郊的延伸。一些地方依托农村自然景观,单纯地搞旅游开发,与农业生产经营毫不相关,没有形成特色,这其实背离了发展休闲农业的初衷。还有一些地方盲目认为发展休闲农业就是办“农家乐”,致使“农家乐”成规模增长,加之缺乏有序管理,导致经营效益较差,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

3.2 从业人员素质过低

专业人才是一个产业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元素,甚至是根本保障与支撑。陇县休闲农业起步较晚,从事休闲农业的人员多为农民,高素质、高科技型的管理人才很少。调查发现,陇县关山草原、秋菊山庄、温溪度假村等地从事休闲农业的人员40岁以上的占76%,高中文化水平以下占85%,足见休闲农业经营管理类人才十分缺乏,直接影响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事休闲农业设计与规划的人才尤其缺乏,理论功底不扎实、专业技能不熟练、实践经验不足是目前该县从事休闲农业发展人员的通病。正是由于现代企业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从事休闲农业的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管理成本高居不下,管理效率和效益低下,无法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运作。

3.3 整体规划缺乏科学性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山川秀美工程的实施以及人们向往生态、绿色、休闲、娱乐、健康需求的回归,投资人普遍看到了发展休闲农业市场的巨大潜力。在没有很好结合当地区位、交通、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等特点以及未能彻底进行系统的市场调查分析和合理科学规划的前提下,一味地模仿,急于上项目、做规划,盲目发展休闲农业,没有形成特色,导致同质化倾向严重,竞争力不强。如东兴的农家乐、八渡高楼村的民乐园等,刚开始人气很旺、生意火爆,效益可观,现在生意冷淡,效益下滑,经营不景气。

3.4 资金投入力度不大

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而陇县是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经济基础脆弱,当地政府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资金投入上力度很小,造成休闲农业配套服务跟不上,如关山森林公园的高尔夫球场建设、秋菊山庄的水上乐园和跑马场建设等项目,因资金限制,不能如期修建,一些服务配套设施更是无从谈起,限制了陇县休闲农业的发展。

3.5 对外知名度不大

陇县的休闲农业景点给人总的印象是除过关山草原、龙门洞这2个大的旅游景点外,其他休闲农业景点名气不大,知名度不高,外来人员参观旅游的很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该县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

4 陇县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4.1 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为保障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休闲农业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认识到休闲农业在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4]。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就是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将潜在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农业向绿色、生态、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因此,各级部门应解放思想,提高认识,集中精力,把发展休闲农业摆上议事日程,作为大事、要事来抓。

4.2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强化从业人员思想、道德、技能、服务、管理等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是加快陇县休闲农业发展步伐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休闲农业管理部门要加大从事休闲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对休闲农业技术、管理人才举办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有计划地安排人员学习培训、外出考察等活动,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从而使服务上水平、效益上台阶。

4.3 周密分析,科学规划

首先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周密的分析后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突出特色的原则,强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条件的先发展,有优势的快发展。在休闲农业建设的总体规划下,结合当地自然、文化、农业产品的特性,发展定位、市场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等,坚持合理配置资源,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避免一哄而上,产品雷同,效益不佳。

4.4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在认真调查分析陇县的资源优势、市场客源及周围环境等情况下,明确区域功能定位,确立发展目标,构建主导产业,树立旅游品牌;重视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突出乡村特色,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熏陶,重点是将文化特色与农业产业特色相结合,形成特色亮点。一是要突出资源特色。如温水镇利用独有的水资源特色,做足水文章,在休闲度假村建成有规模的垂钓中心,让人们体验到江南水乡的味道。二是突出农业特色。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发展特色农业西瓜、草莓、蔬菜等,让游客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三是文化特色。主要是挖掘传统民间文化遗产,如陇县的皮影、马勺脸谱、刺绣等民间工艺美术品,做大、做强、做精旅游业。通过这些措施努力打造陇县休闲农业特色品牌。

4.5 拓宽渠道,加大投资

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区域性基础设施重点投资;各银行和信合要把支持休闲农业发展作为信贷支农重点,适当放宽抵押担保条件,减少手续,加大扶持力度;制定鼓励优惠政策,吸引县内外大型企业或公司的资金,以股份制或合资经营等方式开发。

4.6 加大宣传,促进营销

为扩大游客市场,增加营销收入,在抓好内在质量建设的同时,就得千方百计地提高陇县休闲农业景点的知名度。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议论氛围;二是每年举办陇县休闲农业参观旅游活动,扩大影响,吸引游客;三是加强与县内外旅游公司的密切合作,与周边景点、景区相结合,扩大旅游市场,以招揽更多的游客。

5 参考文献

[1] 伍冠锁.我国休闲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268-270.

[2] 屠国君,江杭燕.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农村科技,2009(23):5-7.

[3] 朱惠兰.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6):120-122.

[4] 罗佩,马远佳.休闲农业建设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5):2976-2978.

上一篇:隆德县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探讨 下一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