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探讨

时间:2022-02-27 11:43:56

隆德县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探讨

摘要 介绍隆德县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全县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成效;对策;宁夏隆德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293-01

近年来,隆德县抢抓自治区以宁南贫困山区为核心区,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项目历史机遇,按照 “一乡一代、一村一品”的要求,以创建“六盘山(隆德)高海拔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县”为目标,提升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推动产业升级,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和种薯生产布局,强化科技支撑,狠抓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推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1-3]。

1 取得的成效

1.1 项目带动作用明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得到夯实

2009年以来,隆德县争取隆德县农业综合开发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隆德县马铃薯脱毒原种一级种繁育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马铃薯产业)等项目,建设无菌组培用房606 m2,日光温室2 388 m2,防虫网室6 600 m2,种薯晾晒棚300 m2;修建10 t马铃薯标准贮藏窖300座,60 t马铃薯标准贮藏窖60座,1 000 t马铃薯标准贮藏窖20座,2 000 t马铃薯标准贮藏窖27座。修建1 000 m3蓄水池1座,配套滴灌66.7 hm2,购置播种收获机械20台,检测车1辆。马铃薯脱毒苗、原原种生产、种薯贮藏能力、机械化种植水平全面提升,科技支撑和项目带动作用显著。

1.2 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种薯繁育体系逐步健全

2008年,全县建立原种繁育基地16 hm2,一级种薯繁育基地200 hm2,2012年全县建立原种繁育基地103.3 hm2,一级种薯繁育基地1 001.5 hm2,分别是2008年的6.5、5.0倍。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逐渐健全,初步形成了县有繁育中心、乡有种薯基地、村有示范户三级种薯繁育推广体系。

1.3 产量不断提高,品种品质明显优化

由于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繁育推广陇薯3号、青薯9号等优质脱毒种薯,2012年全县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面积达到6 666.67 hm2,占播种面积的62.5%,马铃薯平均单产24 t/hm2,比前3年平均产量17 t/hm2增长40%。同时,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马铃薯6 000 hm2,无公害认证的马铃薯产量达到18万t。

1.4 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市场营销体系日趋完善

目前,全县有国联皎美2家淀粉公司,发展馨鑫、六盘馨、瑞平等马铃薯专业合作社20家,入社社员1 300人,培育马铃薯农民经纪人150多名,与内蒙、西安、福建等区外市场建立了稳定的销售关系,年销售鲜薯10万t以上,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成为引领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新生力量。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领导重视不够。马铃薯是隆德县传统优势作物。近年来,随着“一优三高”现代农业的发展,中药材、花卉等新兴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兴起,相对于中药材、花卉产业而言,领导重视不够,严重影响了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4]。二是企业加工带动能力不强。由于县内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短,受气候因素影响,年际产量、市场波动大。三是种薯质量监管不到位。由于缺乏必要的检查设备及人员,对种薯质量监管不到位,除马铃薯原原种外,市场上原种、一级种薯缺乏“有效身份证”,品种混杂,质量良莠不齐。四是资金投入不足。隆德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企业、合作组织、农户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有限,规模不大。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发展合力

近年来,隆德县马铃薯产业借助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项目得到全面发展,为持续推进马铃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成立以政府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农牧、发改等部门及相关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项建设领导小组,抓紧制定推进产业发展措施,编制发展规划,把马铃薯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监督[5-6]。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协调配合。

3.2 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加工转化率

引进和培育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重点培育一批产品效益好、辐射带动强、发展潜力大的加工企业,大力发展马铃薯休闲、方便食品,重点发展马铃薯全粉,适当发展精淀粉及其衍生物,继续抓好初级加工[7]。

3.3 加强种薯监管,确保用种安全

把马铃薯脱毒种薯纳入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执行种薯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严格日常监管、质量抽查和市场准入,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健全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标准、生产规程和质量检验规程,对脱毒种薯生产实行全程质量管理。

3.4 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制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外资。鼓励企业和农户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支持优质脱毒种薯扩繁体系、专用马铃薯生产基地、生产标准综合体系、种薯质量检测体系等基础建设和新品种引进选育、良种良法推广、技术培训、疫病防控等关键环节[8-9]。

4 参考文献

[1] 柳根生.隆德县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探讨[C]//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2009:69-72.

[2] 柳根生.隆德县马铃薯脱毒一级种薯繁育推广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1):131,133.

[3] 张文龙,施文娟.贵州省马铃薯种薯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2009(5):271-272.

[4] 李杰,吴璇.西吉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82,87.

[5] 李文刚,梁东超,杜保社,等.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及其繁育推广体系—铃田模式[J].中国马铃薯,2002(2):92-94.

[6] 李文刚.马铃薯种薯微型化及其在良种繁育体系中的价值[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1):1-3.

[7] 王梅春.甘肃定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J].种子,2003(5):111-113.

[8] 陈晓宁,周志忠.西吉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推动产业升级[N].农民日报,2010-01-18(5).

[9] 郭正昆.马铃薯种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3):5-6.

上一篇:宿州市埇桥区畜牧业发展探讨 下一篇:陇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