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预控措施

时间:2022-08-27 10:40:46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预控措施

摘要:认真分析电气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有效做出相应的防治和预防措施,对整个工程而言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通病,然后详细阐述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预控措施。

关键词: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线路敷设;防雷接地;二次配线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

(一)电气进户管与要求不符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购置原料人员对国家规定不了解或为了减少成本故意采购低质产品,用薄壁钢管代替厚壁钢管。管理人员未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要求,监理人员对材料的进出场控制工作不到位等,这些都将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以上疏忽会造成电气进户管预埋深度不够,位置与实际要求不符,进户管和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处理不当,这些都是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通病。

(二)电缆桥架安装的质量通病及预控

质量通病主要体现在:第一,在电缆桥架的安装的时候,并没有可靠地接触到地面;电缆在安装时桥架与托架之间并没有得到固定,导致他们之间的填充率大于40%;在电缆桥的安装中,由于转弯的半径过大,导致经过防火区时未作防火封堵等。

(三)防雷接地与要求不符

操作人员的焊接技术对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而在防雷接地过程中,多数的操作人员均为手焊工,对立焊的操作技能不熟悉,再加上缺少责任感,很容易导致工作中出现问题。例如:防雷引下线处理不当,压环现象严重,在避雷网搭接处也经常出现问题,如有夹渣、焊瘤、虚焊、咬肉以及避雷网上的焊接处没有做防锈处理,有焊渣残留。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实际施工中对搭接钢筋有一定的要求,但有些单位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不负责任地将对头焊接的主钢筋直接作为防雷引下线。

(四)电线管敷设与要求不符

主要表现在:电线管重叠现象严重,缺少规范性,与实际要求不符;多根电线管合并;电线管埋墙深度不够,管子遭受破坏而变形,出现死弯、皱折、凹陷等质量问题;电线管不能顺利通过配电箱,外露长度超出规范标准;管口不规范,长度不统一;管口未进行紧固处理;PVC预埋时对管口用手钳夹扁代替用塞头堵塞。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通常是施工人员缺少责任心,对相关的法律规范知识了解甚微,管理人员工作疏忽,缺少专业技术上的配合。

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预控措施

(一)电气进户管质量通病的预控措施

严格控制钢管质量,禁止使用薄壁钢管;做好与其他相关专业的配合,保证预埋管深度,对室外地坪标高首先做好记录,埋管深度应>0.7 m ;原料采购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检验,强化采购人员的法律规范意识,监理人员也应做到尽职尽责,对进入现场的材料严格检验;对预埋钢管弯头处理禁止使用焊接和烧焊方式,应严格遵守实际规范要求使用弯管机。同时注意以上操作完成后要检查是否存在裂缝或明显凹痕现象,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派专业的防水技术人员做好防水工作。

(二)电缆桥架设质量通病的预控措施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认识到不规范的操作所带来的质量问题,定期对施工人员开展专业学习和技能培训,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更要提高认识,不断地提高管理才能,熟悉管理规范和施工规范,按照技术规范严格管理施工。

第二,严把材料质量关。对于预埋管理的材料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坚决杜绝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劣质材料。

第三,必须按施工技术要求来施工。对于镀锌钢管的螺纹连接必须使用接地卡来加以固定,对于薄壁钢管的螺纹连接注意对接口的封堵处理。做好绝缘处理,防治绝缘层老化。在线管要平整的进人配电箱,而且要露出4mm左右的距离,同时做好管理的固定工作,以防止管路的倾斜。

(三)防雷接地质量通病的预控措施

做好防雷措施,首先应该注意避雷带保扁钢的搭接,其长度应大于搭接宽度的2倍,同时保扁钢的三面应加焊,对于避雷带圆钢的搭接,其长度应大于宽度的6倍,同时圆钢的双面应加焊,另外保扁钢和圆钢的搭接长度大于圆钢直径的6倍;高层建筑物顶端的永久性的金属物接闪器,一方面其厚度应>2.5 m m ,另一方面应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对于建筑电气不仅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时,保障金属物顶端和防雷装置连接,在投入使用后还要定期的进行检查,防止静电带给的隐患。

(四)线路敷设质量通病的预控措施

通过以上对线路敷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对问题原因的查找,要保证电气工程在线路敷设方面的施工质量,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治质量问题的出现:

第一,重视技术交底工作。在进行电气工程线路敷设的施工过程中,技术交底工作是施工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必须对此项工作加以重视,做到全面清晰。

第二,线路颜色明确。建筑的电气工程中多采用多项位的电源,这就要求对线路的颜色加以重视,尤其对于零线和接地线要用颜色科学、明确的加以区分。

第三,按规范正确施工。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正确施工,避免马虎大意,敷衍了事,绝对不能为了省事省时间而忽略必要的步骤。电缆填充率按要求控制在40%以下,在垂直敷设电缆的过程中,每隔1米就要对电缆加以固定,水平敷设每个5米加以固定。

第四,区分铜芯线截面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所要连接的设备和要采取的连接方式选择合适的铜芯线截面积。

(五)二次配线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打比方说从主电源到个人家的配线是一次配线,个人家内部的配线就是二次配线。二次配线的安装质量通病主要体现在:相关配电的导线不符合法律的规定,以及导线的火线、零线等的混同;在二次配线的接线、连接处,对于绝缘的处理不够得当,此外,接地端也没有有效的标号;导线有很大的面积是在外面的,只要有人不小心,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同电压等级的导线混淆在一起,而且在线管内还有很多的接头等。

因此,建筑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将导线等的颜色标示清楚,此外,

在居民住宅的电气配电过程中,要严格要求施工人员,相关施工人员必须拥有一定的电气常识, 绝对不允许最基本的错误的出现。

(六)电气照明器具安装的质量通病和预控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为关注的就是照明工作,没有人喜欢呆在一个黑暗的世界,也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世界黯淡无光。 当下,电气照明器具安装的质量通病主要有:

首先,灯具、开关等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在安装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器具不全的现象,这使得工作不能按时展开;其次,器具安装时相序接反或一个回路串入的器具过多,这是因为施工人员的技术得不到有效运用;再次,在器具安装的过程中,会出现坐标偏移过大或者过小的现象,最终导致器具的接触不良;最后,在安装之后所做的相关的防范工作也不够到位, 对于水滴的溅落等, 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安装灯具之前,应先按照《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灯具的型号、规格进行详细检查;接线时注意做好安全措施,严格检查灯具、开关等是否可用以及掌握可用的时间,避免危害的产生。

结语

综上,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又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使用功能。电气工程质量问题是建筑施工中的通病,这也对电气安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电气工程建设质量,抓好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朱井孝,武才.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36)

[2]王文斌.浅析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硅谷. 2010(22)

上一篇: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调试 下一篇:建筑设计中人文理念的应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