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峰窑酱釉瓷与紫定

时间:2022-08-27 06:28:00

在四川的古玩市场上,有时能见到一些酱釉瓷标本,因其特征与定窑酱色釉瓷器颇为接近,多数人都将其视为宋代“紫定”产品,而其真实面目却长期以来不被人们所识。通过长期的研究,笔者发现这类酱色釉瓷实际上并非定窑产品,而是产自四川本地的磁峰窑。

这类酱色釉产品的器型主要是碗、蝶、杯和器盖,所见器物多为残器或瓷片,完整者极少(图1、图2)。釉色多数均为纯正的酱色,釉表的酱色层很薄,在釉表与胎之间均有一层乌黑的基础釉层。釉面光素无装饰,有的器物内外都施酱釉,有的在器外施酱釉而在器内施白釉(图3―1、图3―2)。因保存环境的原因,酱釉的釉光有的澄亮如新,有的柔和晦暗。器物底足均不施釉,有的杯为芒口,有的碗内心留有砂粒支烧痕。胎质多为较精细的灰白胎,也有少数器物的胎质较粗呈黄白色。通过仔细对比,此类酱色釉器物,在胎质、造型和装烧工艺上几乎与四川磁峰窑白瓷如出一辙(图4―1、图4―2),因而可以确定为磁峰窑产品。

磁峰窑,位于今四川省彭州市(原彭县)磁峰镇,以烧仿定白瓷为主,主要装饰有印花和刻、划花,产品在造型、纹饰、釉色、胎质等方面都与定窑有相似处,所以一般将其归入定窑系(图5、图6、图7)。磁峰窑的酱釉产品,应是受到定窑影响而烧制的仿紫定产品。这类酱釉产品,虽然数量较少,但在窑址中也有发现。1976年,四川省博物馆魏达议先生就曾在窑址中采集到此类酱釉器物,他在《四川彭县金城窑白瓷》一文中说:“釉色为灰白色或乳白色,也有器内为灰白釉,器外为赭色釉,这是极少数。”(注:金城窑,即磁峰窑,见《四川古陶瓷研究》第一辑。)魏达议先生所说的器内为灰白釉器外为赭色釉的器物,即笔者本文所说的器外施酱釉而在器内施白釉的器物。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有关文物考古部门在1977年的试掘、1978年的调查以及2000年的正式发掘中,都未发现这类酱色釉瓷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这类酱釉产品的生产数量极少,在窑址中不易发现。

酱色釉,又名紫金釉(也有的称赭色釉),是一种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的高温釉,其釉色介于柿色和枣红之间。酱色釉瓷最早创烧于宋代北方窑口,目前已知在宋代烧制酱色釉瓷器的窑口有定窑(图8―1 、图8―2,定窑酱色釉碗)、当阳峪窑(图9-1、9-2,当阳峪窑酱釉碗标本)、耀州窑(图10,耀州窑酱釉盏)、介休窑、磁州窑、吉州窑、建窑以及四川的磁峰窑、金凤窑、西坝窑和重庆涂山窑等。其中以定窑、当阳峪窑和耀州窑的酱色釉瓷质量最好,而其它窑口的酱色釉瓷多产自以烧黑瓷为主的瓷窑,器物胎质较粗,质量远逊色于前者。宋代酱色釉瓷器的普遍出现,与当时的社会风尚有关,是有意仿酱色漆器而烧制的产品。

明人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说:“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具白,其价高于白定。” 关于紫定问题,虽然目前争论较多,尚无统一意见,但多数人都习惯将定窑酱色釉称为紫定。这种酱色釉的色调有多种,有的成酱红色,因而也有人认为定窑酱色釉即文献所载之红定。据宋代邵伯温所著《邵氏闻见录》载:“(宋)仁宗一日尝幸张贵妃阁,见定州红瓷器,帝坚问曰:安得此物?妃以王拱宸所献为对。帝怒曰:尝戒汝勿听臣僚馈遗,不听何也?因以所持柱斧碎之。妃愧谢久之乃已。”此外,在宋代周辉所著的《清波杂志》中也曾提到“定州红瓷”。定窑酱色釉瓷除在窑址中发现实物标本外,在各地墓葬和窖藏中也有出土。目前所见的定窑酱色釉瓷器的主要器型有碗、盘、盖缸、瓶、罐、壶等,胎质洁白细腻,釉层表面为酱色,釉表与胎之间为黑色的基础釉层,器表多为素面,仅少数器物有印花装饰,有的器物内施白釉外施酱色釉。

不过,也有不少学者对定窑酱色釉即紫定的说法提出置疑,认为紫定的特征应像明人项子京在《历代名瓷图谱》中所描述的那样:“烂紫晶澈,如熟葡萄”。以前的观点认为,宋代不可能烧出紫色,项氏所说的釉色如熟葡萄的紫定,未能发现实物证据。其理由是,紫釉的主要着色剂是锰,釉料中的铁、钴等成分主要起调色作用;从传世及考古资料来看,我国的紫釉始烧于明代弘治时期,而利用锰烧制成功的紫釉制品要晚到16世纪后期。事实上,这种釉色如熟葡萄紫色的定窑器物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上世纪80年代在黑龙江奈曼旗辽代大康元年(1075年)萧德温墓内,就曾出土一件“紫定”碗,釉色近似紫葡萄,莹澈夺目,艳丽无比,与通常所称的“紫定”(酱色釉)迥然不同,而与项子京的描述一致。

笔者认为,诚然项子京所说的釉色如熟葡萄紫色的定窑器属于紫定无疑,但也不能由此将定窑酱色釉排除在紫定之外。紫定作为古瓷名品之一,在宋代深受人们的喜爱,历代文献对其记载和赞誉颇多,可见紫定器不仅质地优良,并且还有相当的数量流传于世。而釉色如熟葡萄紫色的定窑器,存世十分稀少,至今仅在墓葬中出土过一件碗,显然不能代表人们通常所说的紫定。因此,人们通常所称的紫定,应是指定窑酱色釉瓷器;而釉色如熟葡萄紫色的定窑瓷器,虽然也称为紫定,但它却是紫定中的稀有品种。

上一篇:白地黑花坡地窑 下一篇:从出土陶瓷器物看蜀都酒文化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