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经济指标分析

时间:2022-08-27 05:22:25

国内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经济指标分析

【摘要】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医院为了保持其公益性质,稳定、快速的发展,不断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提高医院内部工作效率。本文将分析国内外对医院绩效评价的研究状况,了解各国医院绩效评价的考核指标。

【关键词】 医院;绩效管理;经济指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102-01

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在医院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说绩效管理是实现医院战略目标的手段与工具。在过去十多年的医疗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公立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公益性日益缺失。医院内部,落后的体制和机制也导致诸多管理问题。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新的医改政策,强调公立医院要回归公益性,以人为本,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性而忽略医院公益性的本质。但其经济指标的评价和测量对于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与效率、增进公民健康水平、促进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在国外普遍使用的绩效管理系统被逐步引入医院管理领域,且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医院绩效管理系统有着重大的意义。

1 国内绩效管理考核关于经济指标地位分析

1992年起,我国确立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之后,中国公立医院的工资制度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1]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加快工资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与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具体来说,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医院工资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有:第一,通过医院外部工资改革,建立起“市场决定工资,医院自主分配,国家监督调控”的工资机制;第二,通过医院内部工资改革和绩效管理赋予医院内部管理与考核等方面更多的自;第三,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和宏观经济政策对奖金分配实行宏观调控[2-3]。目前在医院绩效管理中普遍采用目标管理法,360度绩效反馈计划,平衡计分卡三种做法。[1-4]

1.1 目标管理考核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绩效目标设定;②分解绩效目标;③绩效实施的控制;④评价绩效;⑤医院管理者和临床科室共同制定下一绩效考核周期的工作目标和绩效目标。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直接反应临床科室和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结果易于观测。但缺点是目标的实现是医护人员共同合作的成果,这种合作中很难确定你已做多少,他应做多少,因此经济可度量的目标确定也就十分困难。只能定性地描述,定量是困难的。

1.2 360度绩效反馈计划在绩效考核中辅的应用,用来考核工作的质量。大部分的360度反馈系统由几个通常的栏目组成,包含了临床科室的属地化管理,医疗辅助科室工作满意度,门诊患者满意度,科主任临床管理满意度和急诊观察患者收入院情况。这个计划的主要步骤有:①发起阶段:一般由医务部、护理部、病案科和歌临床科室提出考核的指标和权重,然后适用于其他的临床科室;②落实考核评价的人员及部门:一般由医务部、护理部和临床科室一起完成,需要将表格发放给考核人员,每月进行考核;③进行评估考核:考核人员根据评估标准填写评估表,并将评估表交到负责考核的部门-经管办或改革办。经管办收集并总结这些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能够为医院的管理则提供有效管理员工的依据;④评估总结,制定行动计划:了解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并存入员工考核档案。这个方法在经济指标方面的考核较少,已经逐渐被大综合性医院改良,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增加经济方面的考核,以良好的促进医院的发展。

1.3 平衡计分卡的出现是由于凸显医院“公益性”,仅仅将传统的经济指标作为单一的绩效指标评价医院和临床科室的绩效结果会影响到医院的进步和公益性的体现,现有的财务评级体系已经难以适应新医改形势中医疗技术快速变化、医疗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日益增加的医疗服务环境。在传统的经济指标的基础上,兼顾了四个重要方面,即财务方面、患者角度、内部流程角度、学习与发展角度。要满足群众和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就必须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医院内部运营效率。在医院引入平衡计分卡是非常慎重的工作,需要将医院的长期战略目标与短期行为和上述四个方面的权重分配问题联系起来才能发挥作用。现有的绩效考核管理系统都重视临床科室和医护人员是否达到财务指标,而当采用平衡计分卡时,医院就可以从另外三个指标(患者、内部流程优化和学习创新)来监督短期结果,并根据最近的业绩指标进行评价绩效。在中国医院绩效管理的发展过程中,部分大型医院较早的参考了患者满意度、内部流程优化和高新技术应用和推广的绩效管理策略,使用的时间是早于平衡计分卡的确定时间的。

2 国外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关于经济指标地位分析

2.1 美国医疗机构联合绩效评审委员会 1917年,美国率先开展医院绩效评审工作,并成立了一个独立的、专门促进和发展医院质量的鉴定机构。美国的绩效评审机构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更侧重于医疗机构的管理要素而非技术和设备要素的评估。JIC(美国医疗机构联合绩效评审委员会国际部)制定的国际医院绩效评审标准充分体现了美国医疗机构绩效评审委员会的宗旨,即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医疗机构的绩效的提高,促进全球卫生保健质量与病人安全的改进。JIC医院绩效评审标准主要有两部分:①以患者为中心的相关标准;②以医疗机构管理的相关标准。在美国衡量医院管理绩效主要采用的指标包括经济指标、运作指标和临床指标。经济指标主要包括人均病人住院费用(即总医疗费用/出院病人总数)、流动资金利润率(即净收入+折旧+利息支出+病人净收入+其他所有收入)和总资产与产出比(即病人净收入/总资产)。

2.2 英国星级医院绩效评审制度 在20世纪80年以代,英国国家卫生服务制度下的卫生服务是卫生部通过地区和地方卫生主管部门所实施的直线管理。英国国家为了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效率,在卫生单位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制定21项指标,开展星级医院绩效评审,其中有九项关键指标,包括预约等待住院病人的数量、门诊等待的时间、未预约等待住院18个月以上的病人、被急诊全科医生怀疑为乳腺癌等待门诊治疗大于2周的病人、满意的财政情况、在推车上等待12小时以上的病人、当天取消的手术比例、改善员工生活条件的承诺、医院清洁状况。其中21项指标中与经济指标相关的有7项,其中满意的财政情况,改善员工生活条件的承诺进入核心考核指标。星级医院绩效评审不考虑医院规模大小与技术高低,主要看服务水平。这项绩效评审制度在英国对改进医院服务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3 澳大利亚的国家卫生系统绩效委员会 澳大利亚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卫生系统进行绩效管理的实践和探讨,在1990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为进一步改进卫生系统的绩效评价办法与评价指标体系采取新的措施。成立了“国家卫生系统绩效委员会”,负责发展和完善国家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框架,以及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澳大利亚卫生系统绩效框架体现和强调的是整个国家的卫生系统的绩效,包含澳大利亚医疗卫生领域中为重要的4个方面,主要内容有:人口健康条目、初级卫生保健、医疗服务和保健的连续。该框架针对这4个方面,结合国家的重点项目和领域制定了一系列评价卫生服务的投入、产出和结果的经济指标并详细划分其权重。为了保证适用性,该指标体系并不直接具体到一系列的定量或定性指标,而是保留了很大的弹性空间,目的是在全国和各州均能参照选择符合自己特点的经济指标体系。

公立医院是维护和增进公民健康而设立的具有一定福利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但同时现阶段的公立医院同样有着一定的经济性,对其经济指标的评价和测量对于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与效率、增进公民健康水平、促进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正的看待绩效管理中的经济指标各项问题,才能有利于我们更好更全面的运用绩效管理这一特殊的工具,协调医院和医护人员之间的行为关系,医院高效率安全的运行,使医院回归公益性的本质,也使医护人员的努力工作得到相应的回报,能共享绩效考核管理的发展成果。

在医疗卫生改革的进程中,虽然中国与国外面临不同的政治体制、文化、背景和相异的经济发展阶段,无论医疗卫生改革在初衷意义上的改革理想和现实意义上的改革进程,都对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具有直接的启示。正由于差异性,才让西方先进的改革能够更清晰地成为中国的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

[1] 孟建民.中国企业绩效评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3-15.

[2] 刘运国,张亮,姚岚,等.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绩效评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 冯文,周子军,没过医院评审的最新进展[N].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1-A.

[4] 张华宇.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8,24(3):21-22.

上一篇:超声诊断甲状腺滤泡状癌伴颈内静脉癌栓的临床... 下一篇: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壁间血肿的影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