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语的中西文化对比研究

时间:2022-08-27 03:43:05

委婉语的中西文化对比研究

摘 要:委婉语的使用在不同的语言中都是一种普遍现象。委婉语的产生和使用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使用委婉语,人们可以委婉的表达粗俗的、不便直说的、或者令人不悦的说法。英语和汉语中同样不乏委婉语的使用,但在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英汉委婉语的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正确理解英汉两种语言表达的深层内涵,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关键词:委婉语;中西文化;对比研究

一、委婉语及其与文化的关系

委婉语的产生有其社会原因。在人们的语言交际过程中,经常存在难以直言的场合,或是因为有难言之隐,或是因为直截了当的说出会引起尴尬。此时,人们经常会选择用比较委婉的表达间接的说出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样既不会引起尴尬,又可以恰如其分的把意思表达出来,于是委婉语就应运而生。

委婉语的使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委婉语的产生也与文化密不可分。委婉语的使用在人类社会早起就开始了,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缺乏科学和文化知识,因而普遍存在一种迷信的思想,认为直接说出“神”或者“鬼魂”的名字会带来厄运,这些“神”或者“鬼魂”的名字也就成了语言禁忌,人们找到了许多间接的替代词,这些替代词也就成了当时的委婉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语言中的委婉语都获得了发展,但委婉语的发展依托的始终是文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社会形态、社会意识、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也都不尽相同,因此反应在语言中的表达,包括委婉语的使用也存在着差别。

二、中西文化共性与差异性在英汉委婉语中的体现

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存在着共性与差异性,因此文化上也存在着共性与差异性,这在英汉委婉语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1、委婉语所体现的文化共性

委婉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使用的功能相似,这些功能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共性,即文化中存在的语言的禁忌和语言的美化,语言要避免冒犯和伤害他人等。

(1)避讳功能。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存在着一些“不可直言”的词,比如说在基督教盛行的西方社会,上帝的名字Jehovah(耶和华)是最大的禁忌,于是产生了许多委婉词语,如the Almighty(万能者)、the Supreme Being(至高无上者)、Holy one(至圣者)、the Eternal(永生者)等。在中国古代,君主、帝王的名字也是要忌讳的,如秦始皇嬴政为了避免“政”字的读音,改“正月”为“端月”。

(2)礼貌功能。在交流中为了避免伤害他人的面子,应该选择委婉的表达避免伤害他人的面子,这就是委婉语的礼貌功能。如在英语中,对于肥胖的人,人们常用plump, stout, out-size, over-weight来表述,而不直接说fat; 对于比较底层的职业,人们也常用委婉的说法来代替,比如说用pipe engineer来代替plumber(管道工),用sanitary engineer来代替garbage collector或dustman(清洁工)。同样的,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委婉表达,如厨子婉称为“大厨”、“大师傅”;服务员婉称为“跟班”“听差”或“跑堂”;保姆或女佣被婉称为“阿姨”。

2、委婉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性

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反应到语言层面为语言差异。英汉民族的委婉语都是在特定的社会自然环境和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因此两种存在着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命名和称谓方面。中国人很少直接称呼自己长辈或祖先的名字,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向来尊祖敬宗,命名和称谓禁忌深深扎根在社会文化之中,因此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取名字时也要避开先辈曾用过的字和谐音等,否则会被视为不敬。晚辈称呼长辈时,以辈分称谓代替名字的称谓,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既表明辈分,也表现出尊敬之意。而英美国家则没有这方面的禁忌,辈分低的人可以直呼辈分高的人的名字,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也可以直呼其名。人们不会觉得这是不尊重的表现,反而会觉得这样更加亲昵,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2)对待老龄的态度方面。中国文化认为年长的人为智者,年老代表着智慧,因此老年人普遍受到尊重和照顾,人们也喜欢用“老”字代表尊敬,如“老同志”、“老干部”、“老师傅”等,“老”字加在姓氏后面更表示对人的尊敬,如“张老”,“叶老”。而英美人崇尚年轻,认为年老象征着“衰败”“落寞”“孤独”和“死亡”,因此对于“old”一词十分的忌讳。老人不能说成是“old people”而是“senior citizen”。在英语里表达“上了年纪”的委婉语也比汉语中要多,如 “be getting on”, “feeling one’s age”, “far advanced in age”等。

三、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通信的发展,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国各民族的交往日益频繁,文化交流不断加深。语言是文化的一面的镜子,通过委婉语的中西文化对比研究,我们能够了解到中西国家和民族人们的社会习俗和心理,帮助我们了解中西方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共性和差异性。因此,通过对比中西文化中的委婉语使用,不仅能提高我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也有利于提高我们自身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上一篇:“功能对等理论”在商务英语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下一篇:微时代下电视传媒的发展之路探析